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领导核心作用

2012-08-15 00:50杨桂春周欣
大连干部学刊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杨桂春,周欣

(中共大连市中山区委党校,辽宁 大连 116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新形势下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连市中山区围绕“科学发展,活力中山”的发展目标,深化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功能,把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优势,积极探索实践,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利益分配调整和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群众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难题,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观念没有重大转变,经济职能发挥得好,社会管理职能发挥得不够;有的认为社会管理难度大,做了又不显眼,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没有把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有的虽然认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往往“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遇到困难绕着走,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韧劲。

二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不够明确。街道和社区主要职能是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街道和社区的职能不够明晰,有的社区组织没有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不够积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考评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不足。有些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与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有较大差距,遇到群众反映的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少数干部宗旨观念不强,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严重脱离群众;有的法制观念淡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道,措施不到位。

四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渠道不够畅通。有些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切入点找的不准,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结合不紧密,对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思考得不够,缺乏工作思路和方法。

五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待遇低,影响工作积极性。社区工作者承担了大量事务性工作,常处于“工作忙、待遇低、负荷重”状态,难吸引优秀大学生进社区工作。有的社区工作者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专业化服务水平较差,难有作为。同时,基层党组织和社区组织活动阵地、经费投入还有不足,制约和影响社会管理。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体制上原因。长期以来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经济建设这条腿长,而社会建设这条腿短。二是思想观念上的原因。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缺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缺乏民本思想,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理论武装。三是机制上的原因。在社会管理中,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责任不够明确,过去只重视经济职能,淡化和忽视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同时缺乏明晰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激励保障措施,造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加强社会管理的动力不足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一)突出重点,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性工作

一抓组建。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在原有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基础上,立足广大党员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强各领域特色党组织建设。街道社区党建领域,要坚持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组织体系,着力突出“一街道一品味,一社区一特点,一支部一亮点”;机关党建领域,要坚持上级机关党委和基层党组织“两级互动”工作方式;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领域,要坚持商务大厦物业公司、产权单位、入驻企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采取以点带面、以大带小、以老带新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组建,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工作整体上水平。

二抓覆盖。要在继续做好各基层党组织工作基础上,高度重视离退休党员,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边缘化的问题,确保他们退休不忘党、待业不离党、流动不脱党。要加大对离退休党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教育,充实社会管理力量。要依托区人才服务中心,组建待业大中专毕业生党组织,探索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实行以就业和创业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管理。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建立以流出地管理为主,流入地协助管理为补充的双重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动党员“双找双管双服务两地问责”长效机制。

三抓载体。按照基层党建“活力年”建设总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党支部堡垒工程”和“党员先锋工程”等主题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开展社区党建和机关党建领域各党组织“民生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一批知民心、暖民心、凝民心的“民生党建”工作创新成果。要以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三位一体”向“多位一体”延伸的大厦党建模式,寻求大厦党建集约化管理、一体化服务及双融互动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针对不同党员群体,开展“家门口工程”、“以小见大工程”、“心桥工程”等特色载体活动,调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群众工作积极性。

四抓阵地。阵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载体,事关党的执政基础。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党建阵地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层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措并举,广泛搭建党员群众接受教育、开展活动、交流思想的场所,集中打造一批涵盖各领域各层面的党建阵地示范点,形成“社区党建领域四级联动有影响面、机关党建领域行业大党委牵头有主干线、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党建领域大厦优先有承接点”的党建活动阵地体系,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群众,让群众在参加活动、接受教育中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更大范围内将党员群众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二)强化职能,建立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大格局

要加快基层党组织职能转变。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要求,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方法新举措。以强化街道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全面提高街道社区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强化社区居委会组织自治职能,重点在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上下功夫,把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让群众知道有话跟谁说、有事找谁办。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服务上,根据不同管理对象特点,分类制定管理服务措施,配置管理服务资源。对新建小区,大力开展居民自治管理活动,着力提高居民参与程度;对传统小区,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加大救助帮困力度。

要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社会管理职责。要赋予机关事业单位参与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共驻共建和谐社会的职责。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街道党组织结对共建,对口帮扶长效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要探索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发挥作用的途径。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党组织“双重评议”机制,推行党内评先选优、提拔任用征求居住地党组织意见制度,进一步激发在职党员参与驻地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热情。

(三)找准着力点,以党组织工作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1.发挥好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创新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按照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进一步健全党代表联系群众、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继续推进“面对面、心贴心、凝共识”活动,构建党员干部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2.发挥好党领导群团组织的优势,创新利益协调机制。要探索建立由党组织统揽协调,政府劳动部门、工会、业主三方代表共同协商解决劳资矛盾的“三方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好劳资关系。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进一步完善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向“多位一体”延伸的管理机制,形成协调配合、职责分明、同创共建的社区民主管理新格局。

3.发挥好党的民主作风,以党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要探索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逐步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要改革候选人介绍方式,建立候选人竞选演说、承诺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内容和程序,扎实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全面推行街道社区“民主议事日”、“党员议事苑”等活动,健全完善区街民主决策新机制,提高党组织决策的科学性。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能力

加强教育培训。增加每年干部培训《社会管理学》课程,有计划、有针对性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社会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要创新社会管理教育方式,注重挖掘和总结街道社区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采取正面宣传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育针对性。

抓好队伍建设。在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人才队伍序列,大规模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培训,鼓励和支持从事社会工作的党员干部自学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要对机关事业单位涉及社会管理的工作岗位进行界定,推行持证上岗制度。要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建立面向社会的统一招录制度,逐步建立一支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健全考核机制。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效果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在年度考核工作中,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纳入基层各级领导干部考评体系,把社会管理责任量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岗位和工作人员,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发基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加强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北京:人民日报,2012-11-09.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