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法在外周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3李明光石胜驰李永帅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重庆400038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模式图腰丛绘图

李明光,陈 杰,石胜驰,杨 贞,李永帅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重庆 400038)

绘图法在外周神经阻滞教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graphics in the teaching of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李明光,陈 杰,石胜驰,杨 贞,李永帅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重庆 400038)

绘图法;神经阻滞;教学

外周神经阻滞是临床麻醉中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神经阻滞要求定位准确、快速。很多初学者在实际操作时,对所要阻滞的神经走行、分布及其所支配器官的情况认识不清,临床操作时不知进针的位置、方向及深度,从而导致速度慢、成功率低。绘图法是简单有效的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神经阻滞的方法。我科通过摸索和实践,自2008年以来,行神经阻滞6 000余例,利用绘图法引导70余名实习同学和50余名进修医生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传统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神经阻滞教学模式为:老师直接进行临床演示讲解,然后让学生多次进行实践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参与性差,理解困难,效率低,而且病人遭受的痛苦大,并发症多[1],教学效果不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阻滞部位相关神经解剖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这对临床神经阻滞的学习和运用非常不利。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加入绘图法的神经阻滞教学过程效果更佳。

2 将绘图法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

2.1 为何绘图

神经阻滞的空间定位以神经的形态分布为根据,而绘图是记录形态分布最直观的方式[2],所以绘图法对神经阻滞的学习非常有益。可以通过实物写生、插图描摹、插图着色等方式进行绘图记忆,临床工作中,以插图描摹着色为主的模式图的绘制更为实用。

2.2 如何绘图

手工绘图是用纸、笔通过线条、颜色、文字注释,用图形直观、形象地表现知识要素的形态特征、结构特征、趋势分布的方法,是形态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第二天进行临床神经阻滞操作前,先告知学生根据所要阻滞部位的神经解剖图谱绘出神经(干、丛、节)的来源、走行、分布及其支配器官情况结构模式图,与周围骨性解剖标志、血管、肌肉、韧带等的关系模式图,穿刺路径组织结构模式图等。在第二天临床操作前交作业,作业量不宜多,每次以一个部位的神经阻滞绘图为佳。

拿腰神经丛神经阻滞绘图为例。腰神经丛来源于脊髓的T12~L4神经的前支,其分支有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T12~L1),分布于腹股沟区的肌肉和皮肤,股外侧皮神经(L1~L3)支配大腿外侧,股神经(L2~L4)为腰丛的最大分支,分布于大腿前侧及小腿内侧,闭孔神经(L2~L4)支配大腿内侧。绘图时,可以先绘腰丛组成模式图:先用轻淡小点或轻线条画出脊柱、髂骨、腰丛各条神经走行的轮廓,再依照轮廓绘出与其走行相符的线条。然后再用相同方法绘出腰丛神经与腰方肌和腰大肌关系模式图,绘出腰骶神经皮节分布图,绘出下肢外周神经的皮节分布图,还可根据需要绘出经过腰丛神经的断层模式图等。所绘线条要清晰流畅,粗细相同,中间不要有断线或开叉痕迹,线条也不要涂抹。绘图时要有针对性,要重点凸显腰神经丛各条神经的空间走行和分布,而其他的次要部分则只画轮廓即可。为了使重点更加醒目,我们可以把所画之图中的神经涂成黄色,动脉涂成红色,静脉涂成蓝色,淋巴涂成绿色,骨头则保留原来的白色底即可[3]。

2.3 应用所绘之图

老师第二天进行临床操作演示,演示时,边操作,边讲解,告诉学生这样操作的知识背景,学生因为有了头一天的绘图和以前的基础知识,其在学习时会认真的听、仔细的看、深入地想。学生的思维此时通常是比较清晰活跃的。接下来,让学生亲自动手,结合绘图所学和带教老师的演示进行操作,老师放手不放眼,对学生的每一步操作进行观察,对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指导讲解,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学生操作完毕,拿出学生所绘之图,结合学生刚才的操作讲解该部位神经阻滞的解剖根据和理论依据以及将会产生的效果,让学生对自己所进行的操作和所理解的知识结合临床效果进行验证。通过绘图、操作、思考、临床验证的多次进行,学生对神经阻滞会有更深入、直观的理解。而老师拿学生所绘之图进行讲解,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肯定,是一个激励。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发现所绘之图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非常有益。

3 绘图法在神经阻滞教学中的效果

学生通过提前对阻滞部位神经解剖模式图的绘制学习,掌握了相关部位神经阻滞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以空间走行、分布定位为主的神经阻滞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临床操作时有了一种“透视”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神经阻滞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提高了神经阻滞的速度和成功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提前绘制阻滞部位神经解剖模式图 ,可对神经来源、走行、分布等基础知识产生鲜明、直观、形象的印象,不但能培养和引导学生掌握辨认、描述神经(干、丛、节)走行分布和空间定位的能力,理解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领会学以致用的意义,而且达到了巩固基础知识,让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基础为临床服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1]孙孝廉,张翼宏,胡丽君,等.2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4):534.

[2]吕正华,隋哲峰.绘图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文学教育,2011,(2):156.

[3]张宝山.绘图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41.

(编辑:侯晓宇)

R614.2

B

1672-5042(2012)05-0579-02

2012-04-13

2012-04-22

猜你喜欢
模式图腰丛绘图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来自河流的你
“禾下乘凉图”绘图人
“双勾模式图”的推广与应用
组织学模式图绘画视频的制作及其应用
垂涎三尺
模式图及模式图训练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Surfer和ArcView结合在气象绘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