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炎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2012-08-18 09:38吴爱萍杨世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生药盆腔炎黏度

魏 云 吴爱萍 杨世平

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14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低热、易疲乏、下腹坠痛、腰骶疼痛、白带增多、盆腔包块等症,是造成慢性盆腔疼痛、异位妊娠和不孕的重要原因,其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妇炎康是由金刚藤、大血藤、丹参、地锦草、莪术、当归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清热解毒、活血利湿、祛瘀散结,用于湿热瘀结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癥瘕等症;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和附件炎等妇科炎症见上述症状者。为探讨妇炎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以下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所用药物

妇炎康由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提供,批号:090802。给药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12 g生药/mL,0.24 g生药/mL,0.48 g生药/mL。妇科千金片(Z43020027)由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904007。给药前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72 g生药/mL。

1.2 所用动物

SD大鼠,60只,雌性,体重200~220 g;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湘)2009-0004。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湘)2010-0002。

1.3 所用菌种

混合细菌悬液(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以2∶1∶1的比例,浓度为3×109/mL的混合细菌悬液),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病原免疫学实验室提供。

1.4 仪器与试剂

SA-6000自动血流变测试仪,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B1345-S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产品。OLYMPUS光学显微镜。

1.5 实验方法

按文献[1-5]方法,SD大鼠,60只,雌性,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1)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2)损伤模型组(给予蒸馏水);(3)妇科千金片组(7.20 g生药/kg,相当于人用等效剂量的2倍);(4)~(6)妇炎康低、中、高剂量组(1.20、2.40、4.80 g生药 /kg,相当于人用等效剂量的 0.5、1、2倍)。大鼠腹腔注射10%乌拉坦10 mL/kg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将大鼠固定于操纵台上,用1 mL注射器套上10号针头,(2)~(6)组抽取0.2 mL混合细菌悬液(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以2∶1∶1的比例,浓度为3×109/mL的混合细菌悬液),从大鼠阴道口插入约2 cm,然后将菌液注入大鼠子宫左右两侧内各0.1 mL,在注入菌液之前用注射器机械损伤子宫内膜组织。(1)组空白对照组按上述步骤用1 mL注射器抽取0.2 mL蒸馏水,注入子宫双侧内,以上各组注毕后用明胶海棉填塞阴道口,防止菌液或液体溢出。造模后动物在温度22~25 ℃,湿度50%~60%条件下正常饲养,次日开始灌胃给药,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体重,连续20 d。各组大鼠于末次给药12 h后(禁食、不禁水),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和血浆黏度。计算各组平均值及标准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然后处死大鼠,取子宫置10%甲醛中固定,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制成4~5 μm的组织薄片,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按照炎症细胞的量及发生粘连的程度将炎症情况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 4 级,用 “- ”“+”“+ +”“++ +”来表示。其中,“-”基本无炎症细胞浸润;“+”出现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表示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并有少量粘连;“+ + +”表示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并有大量粘连。用秩和检验比较药物组与模型对照组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

2.1 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子宫内膜上皮排列正常,固有层内腺体及组织未见改变,仅见极少量炎细胞(图1)。损伤模型组:子宫内膜上皮排列紊乱,细胞呈空泡样变,固有层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子宫腔内有分泌物(图2)。妇科千金片组:子宫内膜上皮基本正常,少量细胞有空泡样变,固有层腺体正常,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图3)。妇炎康低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基本正常,固有层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腺体基本正常,子宫腔内有少量分泌物(图4)。妇炎康中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排列正常,固有层内腺体及组织正常,仅见少量炎性细胞(图5)。妇炎康高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基本正常,少部分细胞有空泡样变,固有层组织正常,仅见极少量炎性细胞(图6)。上述镜检结果显示,以混合细菌悬液给大鼠子宫接种所致慢性盆腔炎模型成功。妇科千金片组(7.20 g生药/kg)及妇炎康组(1.20~4.80 g生药/kg)与损伤模型组比较,病变程度明显减轻(P<0.01)。见表1。

图1 空白对照组:子宫内膜上皮排列正常,固有层内腺体及组织未见改变,仅见极少量炎性细胞。(HE染色,250×)

图2 损伤模型组:子宫内膜上皮排列紊乱,细胞呈空泡样变,固有层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子宫腔内有分泌物。(HE染色,250×)

图3 妇科千金片组:子宫内膜上皮基本正常,少量细胞有空泡样变,固有层腺体正常,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HE染色,250×)

图4 妇炎康低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基本正常,固有层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腺体基本正常,子宫腔内有少量分泌物。(HE染色,250×)

图5 妇炎康中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排列正常,固有层内腺体及组织正常,仅见少量炎性细胞。(HE染色,250×)

图6 妇炎康高剂量组:子宫内膜上皮基本正常,少部分细胞有空泡样变,固有层组织正常,仅见极少量炎性细胞。(HE染色,250×)

表1 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病变程度的影响(n=10,± s)

表1 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病变程度的影响(n=10,± s)

注:与损伤模型组比较,a:P<0.01;与妇科千金片组比较,b:P>0.05

组别 剂量 子宫病变程度- + ++ +++ P值空白对照组 10 mL/kg 10 0 0 0 a损伤模型组 10 mL/kg 0 2 6 2妇科千金片 7.20 g生药/kg 1 6 3 0 a妇炎康 1.20 g生药/kg 0 6 4 0 ab妇炎康 2.40 g生药/kg 1 6 3 0 ab妇炎康 4.80 g生药/kg 2 6 2 0 ab

2.2 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损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升高,提示动物血液黏度增加。妇炎康(1.20 g生药/kg)与损伤模型组比较,全血黏度降低(P<0.05),妇炎康(2.40~4.80 g生药/kg)与损伤模型组比较,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或P<0.01),妇科千金片(7.20 g生药/kg)与损伤模型组比较,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降低(P<0.05),提示妇炎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见表2。

表2 对大鼠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n=10,± s)

表2 对大鼠慢性盆腔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n=10,± s)

注:与损伤模型组比较,a:P>0.05,b:P<0.05,c:P<0.01;与妇科千金片组比较,d:P>0.05

组别 剂量 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低切 中切 高切空白对照组 10 mL/kg 14.94±1.14c 7.00±0.39b 6.51±0.48b 2.30±0.30a损伤模型组 10 mL/kg 16.62±0.98 7.66±0.79 7.15±0.71 2.52±0.24妇科千金片 7.20 g生药/kg 15.07±1.66b 6.81±0.85b 6.42±0.82b 2.28±0.25b妇炎康 1.20 g生药/kg 15.58±1.16bd 6.76±0.54bd 6.37±0.50bd 2.48±0.30ad妇炎康 2.40 g生药/kg 14.57±1.95cd 6.39±0.69cd 6.00±0.66cd 2.25±0.22bd妇炎康 4.80 g生药/kg 14.54±2.11cd 6.37±1.25bd 5.79±1.05cd 2.24±0.23bd

3 结论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炎症,为妇科较常见的疑难病,病情较复杂,致病的病原体不一。中医学认为,血瘀是盆腔炎的主要病机,属于“热入血室”“带下病”“妇科瘤痕”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此症为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所以笔者选择了3种临床常见致病菌作为致炎剂制作盆腔炎模型。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指标考察了本组方对大鼠子宫内膜病变的影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混合细菌悬液致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制作成功。对此模型动物给予妇炎康,能明显减轻子宫内膜组织病变程度,并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且妇炎康各剂量组与妇科千金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李仪奎,王钦茂.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62.

[2]陈明.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效学实验研究概述[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202-204.

[3]刘志为,李晋芳. 妇炎康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J].海峡药学,2008,20(3):40-4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S].2011:110-197.

[5]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3-741.

猜你喜欢
生药盆腔炎黏度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补骨脂水提药渣灌胃给药4 周的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性状鉴别在生药学实验中开设的必要性
血黏度高怎么办
当归四逆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