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2012-08-18 09:38黄少先李卓毅陈立强陈滚新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肺叶存活率胸腔镜

黄少先 李卓毅 陈立强 陈滚新

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广东台山 529200

电视胸腔镜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胸腔镜外科手术是使用现代电视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1]。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为常见的肿瘤,一般恶性程度不高,病程进展缓慢,可循淋巴管和血管进行转移,所以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关键[2]。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其临床应用中受到了很多的质疑。笔者通过分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性肺叶切除术,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客观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诊治的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且经过病检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开胸组(传统开胸性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3±6.8)岁;病理分类:腺癌21例,鳞状细胞癌15例,腺鳞癌10例;部位分布:左肺上叶15例,左肺下叶6例,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下叶者10例;TNM分期情况:Ⅰ期患者37例,Ⅱ期患者9例,肿瘤直径(3.56±0.47)cm。开胸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3±7.2)岁;肺癌分类:腺癌17例,鳞状细胞癌6例,腺鳞癌11例;部位分布:左肺上叶10例,左肺下叶2例,右肺上叶12例,右肺下叶10例;TNM分期情况:Ⅰ期患者30例,Ⅱ期患者4例,肿瘤直径(3.93±0.45)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肺癌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胸腔镜组患者在胸腔镜下行肺癌切除术和纵膈淋巴结清扫术,采用的仪器主要是Olympus胸腔镜系统OTV-S7,Olympus光源CLV-S40。手术在第6或第7肋间腋中线,切开长约1.5 cm术口,置胸腔镜系统,于腋下第4或第5肋间作一孔。切开长约5 cm术口,为操作口[3]。胸腔镜器械用于胸内操作,按传统操作方法,分离肺血管和支气管,使用闭合器将肺血管和支气管钉合,以及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开胸组患者行开胸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采用侧卧位,全身复合麻醉,双腔管气管内插管,行后外侧切口,第5和第6肋间进胸,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或常规手术方法处理不全叶裂。分离肺血管,丝线结扎、缝扎或切断。支气管采用闭合器进行钉合[4],再行系统淋巴结清扫[5]。术后给予镇痛泵和抗生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Excel数据库分析,计数资量以(± s)表示,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用率表示的计数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情况分析显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0例患者平均随访(1.8±0.2)年,胸腔镜组和开胸组的1年期存活率分别为95.65%和94.12%,1年期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由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变范围较小,胸内重要器官未见病变侵扰和远处转移,术后预后较佳。有文献报道称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后1年期存活率高达90%以上,本研究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年期存活率在94%以上,与文献基本一致[6],而单纯的放化疗治疗,存活率较低[7]。因此笔者认为及早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表1 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手术情况和1年期存活情况(± s)

表1 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手术情况和1年期存活情况(± s)

分组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h) 引流时间(d) 镇痛时间(d) 术后住院时间(d) 1年期存活率(%)胸腔镜组 168±13 110±30 2.5±1.5 1.6±2.3 7.6±3.0 95.65开胸组 280±54 107±23 4.8±1.4 4.5±3.2 16.4±5.6 94.12

目前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两种主要方式,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创伤大、耗时长、出血量大、术后疼痛强、并发症多、康复慢、肩关节活动受限等损伤,给患者心理带来很大负担。微创手术已经逐渐成为胸部外科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7]。胸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重要方式,它已经成为胸部外科肿瘤手术治疗的首要方法[2]。该手术方式因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外观美观、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减轻了胸部组织器官的损伤,而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开胸器使用所引起[4]。本研究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镇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而两组术后1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效果佳,较传统开胸手术优势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胸腔镜手术适应范围较小,而且受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对早期Ⅰ期、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或者部分Ⅲ期患者可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医生必须提高自身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效果。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应积极推广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应用。

[1]于裕,陈亮,潘世扬,等.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影响的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6):810-813.

[2]范盛浩,葛明建,谢廷洪,等.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6(6):449-453.[3]吴天机,伍莳佐,陈厚赏.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30-31.

[4]杨帆,王俊,刘军,等.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与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4):344-347.

[5]魏益平,王一明,喻东亮,等.全胸腔镜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85-2487.

[6]郭刚,侯文俊,李高峰,等.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4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9):24-227.

[7]刘宗亮.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6):107-108.

猜你喜欢
肺叶存活率胸腔镜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Alice台风对东海鲐鱼鱼卵仔鱼的输运和存活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