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98例临床分析

2012-08-18 09:38赵明志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血钠钠盐低钠血症

赵明志

河南省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河南鹤壁 458000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发生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血钠最为常见,治疗非常棘手,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本研究对9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积极进行补充钠盐治疗,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32~72岁,平均(53.35±14.28)岁。肝硬化病程6个月~10年,其中乙肝肝硬化80例,丙型肝硬化18例。低钠程度分级:轻度48例,中度30例,重度2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低钠血症的诊断标准以入院后血钠<135 mmol/L为标准,低钠程度分级标准:轻度130~135 mmol/L,中度120~129 mmol/L,重度<120~129 mmol/L[2]。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同时给予保肝、白蛋白、血浆、促肝细胞生长素、利尿等内科治疗措施,并根据低钠的程度补充钠盐。补充钠盐计算公式:(血钠正常值-血钠测得值)×体重(kg)×0.6(女性为0.5);按氯化钠计算需补充的量当天补给总量的一半,配制成3%氯化钠溶液缓慢静脉输入,其余一半可分2~3 d补充,结束后测血清钠的水平如血钠仍低于正常可继续补钠。

1.3 低钠血症疗效评价

综合治疗10 d后,重度低钠血症值恢复正常为显效,达到轻、中度者为好转,无变化者为无效;中度低钠血症值恢复正常为显效,达到轻度者为好转,无变化者为无效;轻度低钠血症值达到正常为显效,否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钠对比(表1)

表1 不同低钠程度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对比(± s,mmol/L)

表1 不同低钠程度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对比(± s,mmol/L)

注:与治疗前血钠比较,*P<0.01

组别 n 治疗前血钠 治疗后血钠低钠轻度组低钠中度组低钠重度组48 30 20 127±1.322 117±1.901 103±2.335 142±3.226*132±9.422*115±4.128*

2.2 补充钠盐后不同低钠程度的变化情况(表2)

表2 补充钠盐后不同低钠程度的患者效果比较 [n(%)]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有:(1)钠摄入减少:患者食欲不好,治疗主张低盐饮食,限水限钠。导致医源性的钠摄入减少;(2)钠排泄增多:过度使用利尿剂、反复放腹水,长期呕吐、腹泻导致钠缺乏;(3)Na+- K+-ATP酶功能障碍,导致Na+从细胞内释出减少;(4)其他激素如醛固酮、C-型利钠肽等代谢紊乱[3]。传统治疗方案采取液量限制,主张限制钠盐摄入,在临床中常常会导致严重的低钠血症,不利于腹水的消退,且低渗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4]。

本研究显示,经积极补充钠盐治疗后,各程度组血钠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轻度组有效率最高,中度组次之,中度组最差,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由此可见,轻度低钠血症容易纠正,而中重度不易纠正。

因此在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钠血症时,在积极去除诱因外,要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不可盲目限钠,及时采取补充钠盐治疗,补钠时要计算准确,并积极配合内科综合治疗,提高血钠水平,避免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向前发展。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及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J].中华肝脏杂志,2000,8(6):324-326.

[2]徐玉敏,谢青.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2):135-137.

[3]王宇明,陈文.肝硬化低钠血症研究进展[J].肝脏,2011,16(2):141.

[4]李先慧 ,赵波.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0,22(6):658-659.

猜你喜欢
血钠钠盐低钠血症
钠盐添加剂对制备碳化硅的影响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2015-2019年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病因分析
“低钠盐”和“无碘盐”选吃有学问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低钠血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低钠盐=送命盐?
低钠血症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