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监控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临床效果分析

2012-08-18 09:38黄雪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抗菌监控用药

黄雪莲 余 峻

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博罗 516100

滥用抗菌药物直接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大范围出现及细菌谱的快速变迁,导致较多抗菌药物治疗作用下降,易使医院感染发生暴发及流行[1]。抗菌药物在医院临床使用药物占比重大,是一种涉及科室多、应用患者群体广的药物。为了更好指导、监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住院患者行前瞻性监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住院患者共1 512例,男806例,女706例,男女之比为1.15∶1;年龄3个月~88岁,平均(56.9±5.3)岁。住院时间:1~75 d,平均(13.8±8.9)d。

1.2 监控方法

由笔者科室专人负责临床查房每周3次,监控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感染疾病诊断、感染时间、原因、相关支持辅助检查数据、抗菌药物使用时长、种类、患者治疗疗效,每周行资料汇总,每月统计分析当月情况,监控信息制表汇报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月会议通过后通报科室负责人及全院通告;并根据每月监控指标变化情况制定下个月工作目标值。

1.3 平均指标

对笔者所在医院监控指标分别在2010年3月~2010年12月及2011年1月~2011年9月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联合用药例数;给药途径、选药依据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联合用药比较

2010年3 月~2010年12月(2010年)及2011年1月~2011年9月(2011年)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联合用药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0~2011年在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用药、联合用药方面的比较[n(%)]

2.2 临床用药途径、用药依据比较

2010年及2011年临床用药途径、用药依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药物有效率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疗程、配伍药物、药物剂量、途径、不良反应行综合判断,评判等级为合适、欠合适、不合适。汇总结果提示,合适率为55.05%;欠合适率为38.95%;不合理率为6.00%。对患者辅助检查提示明确感染灶、致病菌者,药物有效率为87.06%;不能明确感染灶、致病菌者有效率为33.12%。

表2 2010年及2011年临床用药途径、用药依据比较

3 讨论

结合本组研究,经指标监控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后,抗菌药物使用率2010年63.20%,2011年55.13%,下降8.07%;合理用药率2010年52.91%,2011年59.42%,上升6.51%;联合用药率,2010年46.66%,2011年40.13%,下降6.53%。各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标均向有利化趋势发展。

在行指标监控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方面。

3.1 在全院多形式、多次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基本知识、细菌耐药性成因、药代动力学等相关课题讲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行考试考核,促进医务人员更新知识、更替技术,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综合能力。

3.2 对全院抗菌药物行分级管理及指标监控药物使用合理性

充分发挥药事管理、院感管理委员会职能并及时行临床用药技术指导。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疾病诊断等基本病情,在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指导下,制定疗效稳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管理方案; 制定合理用药评估指标,在综合监控下将抗菌药物评估指标纳入医疗质量目标管理之中[2]。每周定期行临床查房,在临床一线监控用药合理性情况,并于奖罚挂钩,通过全院通报、评比等方式使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透明化,以便提高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自觉度。

3.3 提高对患者入院后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的重视度

注重检验标本采集阳性率, 提高检查标本正确采集程序训练及指导,减少送检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假阳性率; 临床用药过程中需减少依靠经验总结性用药,降低用药盲目性,提倡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性高抗菌药物;每季度持续通告医院耐药菌株动态、细菌谱及院感情况。督查医务人员是否据细菌药敏结果及时更换及停用相关药物[3]。

3.4 监控治疗过程中预防性用药

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中使用三代头孢及更高档次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建立分线用药制度,普通、常见感染以价廉高效一线抗菌药物为主,降低用药压力、节约医药资源同时可延缓耐药菌发生。

3.5 对常用性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查

在医务科、院感科、药剂科不定期抽查就诊患者涉及抗菌药物处方,对处方中抗菌药物数量、等级、疗程进行记录及点评,发现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处予备案处方号、开具医师、错误点并及时与督查所涉及医师改进。

3.6 保护特殊类别抗菌药物

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等级别高、剂型新抗菌药物列为临床重点监控药物,对该类型药物使用时必须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需要科室治疗小组负责任同意,在临床资料显示该药敏感并急需使用情况下予应用,在疗效稳定,病情恢复后及时停药,避免滥用。

结合本组研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利于医院收入结构化转变。医院实施特殊药品专项管理,督促临床医师在药敏结果中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对患者辅助检查提示明确感染灶、 致病菌者,药物有效率为87.06%;不能明确感染灶、致病菌者有效率为33.12%。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尽早、及时行病原学检查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占关键地位。

抗菌药物过度联用,一方面易导致细菌耐药,另一方面使药物不良反应倍增,更易并发二重感染,给患者带来更深层次的危害及临床治疗造成困难[4]。笔者所在医院在对抗菌药物积极实施指标监控及限制性使用后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并提高合理用药率,控制耐药菌株出现及院感发生率。

[1]彭蕾.2009年某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2):399-400.

[2]张秀勤.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56-857.

[3]张常然.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8):2836-2837.

[4]Gikas A.Prevalence study of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in14Greek hospitals:planningfrom the local to the national surveillance level[J].J Hosp In-fect,2002,50(4):269-275.

猜你喜欢
抗菌监控用药
什么是抗菌药物?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你被监控了吗?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