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分析与防护对策

2012-08-21 02:56江爱英阎丽陈卫平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5期
关键词:锐器登记表利器

江爱英 阎丽 陈卫平

医疗护理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职业伤害可引起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且护士和医师的概率较高,据WHO报道,医院工作人员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而锐器伤及污染的针头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笔者所在医院自2006-2009年开始对医务人员锐器伤后要登记“医疗锐器伤登记表”上报。现对上报的54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09年共上报登记表54份,女49例,男5例,其中工龄≤5年47例(87.1%),工龄>5年7例(12.9%)。病房33例(61.1%),急诊科、治疗室各6例(11.1%),损伤人员还分布在手术室4例、门诊3例、注射室1例、医疗废物储存室1例。

1.2 方法 受伤者经过紧急的局部处理后,填写两份《医务人员锐器伤个案登记表》上报医院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对54例个案登记资料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锐器伤在医务人员中的分布见表1。

表1 锐器伤在医务人员中的分布

2.2 导致锐器伤种类构成见表2。

表2 导致锐器伤种类构成

2.3 操作环节导致锐器伤分析见表3。

表3 操作环节导致锐器伤

表4 锐器伤发生原因

2.5 锐器伤后处理情况见表5。

表5 锐器伤后处理情况

3 讨论

3.1 锐器伤最常发生于临床护士和低年资的医护人员 表1显示,54例锐器伤中护士的锐器伤占总受伤例数的72.2%,护生14.8%。因此护理人员是锐器伤高危人群,是职业暴露教育重点对象。工龄≤5年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占87.1%,由于低年资医护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短,职业安全教育知识掌握不牢固,防护意识淡薄,技术操作不娴熟,不规范操作等原因,导致这两类人群的锐器伤发生率高。

3.2 锐器伤主要由操作者自己造成 造成受伤的器具以输液头皮针和注射器针头为主。表4显示,54例锐器伤中51.8%是由操作者操作中不小心刺伤自己,最常发生的是护理人员在给输液患者从血管内拔针放入利器盒前未固定好针头而刺伤自己,与报道的护士中最常见的锐器伤原因为针头回套,其次为用完尖锐物未收回收集盒[1]有差异。主要是通过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和操作流程规定处理注射针头时强调不回套针头,不直接用手分离针头,直接把针头放入利器盒及医院重视职业防护,投入资金购入利器盒有关。但如何避免拔头皮针时针刺伤,还值得探讨,提示管理者在预防锐器伤时不单只考虑配备利器盒(箱),要深入临床仔细观察哪一步操作易造成针刺伤,如去病房拔输液,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推治疗车,随身带利器盒,如何带,头皮针拔出后如何固定再投入利器盒等,是在制订操作流程时要考虑的。

3.3 操作环节中拔针及拔针后锐器伤发生率高 住院患者输液量大,输液时间集中,拔针时间相对集中,频繁接触输液针,容易机械化,大脑易疲劳,思想易麻痹,导致拔针时刺伤。其次,拔针后针头虽回插在输液瓶胶塞,插入位置较浅,徒手提起输液瓶时,针头从瓶塞脱落,刺伤小腿、脚背。

3.4 锐器伤的防护对策

3.4.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是预防锐器伤的关键。实施标准预防可防止>30%的针刺伤发生[2]。因此,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重视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医护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意识,提高有效处理锐器伤的能力。防护措施不应停留在对刺伤后伤口处理上,而应强化“标准预防”的理念,要加强培训和考核,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从根本上减少职业感染血源传播疾病的机会。

3.4.2 规范操作行为是确保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 有研究资料显示,不良的操作习惯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3]。因此,要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戴手套;禁止双手回套针帽;不应直接用手传递锐器物;折安瓿时要用纱布包裹;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操作时应带锐器盒到床旁,操作完毕时立即把锐器直接放到锐器盒,不应将锐器存放在治疗碗内再清理到锐器盒,增加锐器伤的机会;避免拔针后把针头插在输液瓶塞中,导致在行走中针头脱落扎中小腿或脚背;盛装锐器的盒不能过满;给躁动患者操作时应有助手和配备必要的约束措施。

3.4.3 建立预防锐器伤的管理和监控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锐器伤管理组织,落实职业防护监控制度,制定职业防护制度及规范化操作流程,严格执行登记报告制度,发生锐器伤后,立即按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和上报流程处理。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2)若有伤口,在伤口旁轻轻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15 min以上,禁止进行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4)填写“医院锐器伤登记表”,报告保健科、感染管理科,保健科对锐器伤者进行备案、跟踪;属于职业暴露的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防治。

[1]赵华,黄根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45-46.

[2]徐明,何长新.临床实习人员普遍预防知晓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3,13(7):662-663.

[3]徐文珍.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分析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8,18(7):1004-1006.

猜你喜欢
锐器登记表利器
强化实训室管理及多元化职业防护教育对降低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试奖励照顾考生登记表
山西省成人高校招生录取照顾对象登记表
用好审计利器,促进管理提升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试奖励照顾考生登记表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获奖考生照顾加分登记表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讴歌新利器
光绘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