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2-08-22 05:04顾晔斌张静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回归方程肝胆证型

顾晔斌,余 奎,张静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胆道外科,上海 200032)

胆石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顾晔斌,余 奎,张静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胆道外科,上海 200032)

目的:探讨胆结石病主要证型与发病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回归性分析既往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探索性地研究胆石病主要证型与胆石病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饮食不规律对肝胆湿热证型有影响,嗜烟对气阴不足证型有影响,规律饮食患者不易表现为肝阴亏虚证,有运动习惯患者不易表现为热毒炽盛证等其他证型。结论:胆石病的证型表现与饮食规律与否、早晚餐习惯、运动习惯、烟酒嗜好等有相关性,不同类别胆石病的主要证型有差异。

胆石病;流行病学;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及静脉营养的推广,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1]。中医认为,胆附于肝,经脉相互络属,肝胆互为表里,肝和胆疏泄功能失常是胆结石的基本病机。中医药在防治胆石病中的作用已引起愈来愈多的重视。本研究拟通过回归性分析既往的调查资料,探讨胆结石病的主要证型与胆石病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胆石病辨证治疗及疾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2010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胆外科门诊、病房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肝胆管结石、胆固醇结晶、急慢性胆管炎等胆石病患者共1042例。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以《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为标准[2]。

2 方法

2.1 设计方案

采用回顾性分析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索性研究从胆石病危险因素中筛选出对胆石病常见证型有影响的因素。

2.2 观察内容

患者信息主要有一般情况、既往史、生活饮食习惯(包括饮食习惯、早餐、晚餐、睡眠、嗜好、运动情况),中医症状、舌质、苔质、脉象。

2.3 辨证分型标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实用中医胆病学》为标准,分为肝胆湿热证、肝气郁结证、气阴不足证、肝阴亏虚证和其他证型(包括热毒炽盛证、血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等)。

2.4 统计方法

各证型间一般情况比较属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且组间方差齐者采用卡方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非参数检验;胆石病各证型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方法为似然比LR(Backward LR),选入变量的标准设为 0.10,剔除标准设为0.15。所有分析均采用 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收集患者资料共1042例,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684例,肝胆管结石151例,胆囊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51例,其他类型胆石病46例。

证型方面,肝胆湿热证313例,肝气郁结证228例,气阴不足证56例,肝阴亏虚证381例,其他证型64例。男性397例,女性645例;最高年龄89岁,最低年龄20岁,中位年龄59岁,平均年龄59.3岁 ±11.9岁。各组证型间年龄分布无差异(P>0.05)。

3.2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说明

统计方法为似然比 LR(Backward LR),选入变量的标准设为0.10,剔除标准设为0.15。自变量定义为:性别 X1(男 =1,女 =2)、年龄 X2(“<40”=1,“40~”=2,“50~”=3、“60 ~”=4)、疾病种类χ3(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2,肝胆管结石=3,胆囊结石合并肝胆管结石=4,其他类型=5)、饮食规律 X4(饮食规律 =1,饮食不规律=2)、早餐规律 X5(吃早餐 =1,不吃早餐=2,不一定吃早餐 =3)、晚餐规律 X6(饱食 =1,中等 =2,少食 =3,不食 =4)、饮食嗜好 X7(酸 =1,甜=2,苦 =3,咸 =4,淡 =5,辛辣 =6,高脂 =7,2 种以上=8)、烟酒嗜好 X8(嗜烟 =1,嗜酒 =2,两者皆有=3,两者皆无 =4)、运动习惯 X9(大于1h/d=1,不足1h/d=2)、应变量为各证型 Y(是 =1,否 =0)。

3.3 肝胆湿热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

表1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x4”、“x5”,卡方值为 40.7,P=0.000,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2个相关因素,分别是饮食规律x4、早餐规律x5,提示饮食不规律对肝胆湿热证型的表现有影响(P=0.000),Exp(B)=2.235;吃早餐患者不易表现为该证型(P=0.038),Exp(B)=1.969。

表1 肝胆湿热证型与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变量

3.4肝气郁结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

自变量“x4”、“x6”进入回归方程,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3.5 气阴不足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

表2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x1”、“x4”、“x6”、“x8”,卡方值为 23.474,P=0.003,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4个相关因素,分别是性别x1、饮食规律 x4、晚餐规律 x6、烟酒嗜好x8,其中,嗜烟因素对该证型的表现有影响(P=0.019),Exp(B)=0.571,其他几个因素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气阴不足证型与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变量

3.6 肝阴亏虚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

表3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x1”、“x4”、“x5”,卡方检验卡方值为 28.210,P=0.000,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筛选出3个危险因素,分别是性别x1、饮食规律x4、早餐规律x5。提示男性胆石病患者易表现为肝阴亏虚证型(P=0.000),系数 Exp(B)=1.533;饮食规律对该证型的表现有保护作用,即规律饮食患者不易表现为肝阴亏虚证(P=0.003),系数 Exp(B)=0.561;早餐规律对该证型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0.122)。

3.7 其他证型与相关因素关系

表4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是“x9”,卡方值为 11.741,P=0.019,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运动习惯x9对其他证型有“保护”作用,每天运动量大于1h可以避免出现其他证型。

表3 肝阴亏虚与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变量

表4 其他证型与相关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变量

3.8 胆石病证型分布

不同类别胆石病与证型分布情况如下表,经检验,pearson卡方值为 141.42,自由度为 16,双侧检验显著性 P=0.000,按照 a=0.01水准,提示各类别胆石病证型分布有差别。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多表现为肝胆湿热证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肝阴亏虚证型。

4 讨论

中医学对胆道系统的生理、病理具有较系统的认识与较完备的理论。中医学认为,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说“(府)传化物而不藏”,同时胆作为“奇恒之府”又具有“亦藏”、“亦泻”的特点。中医学认为胆道的机能以“通降下行为顺”。

表5 各类别胆石病与证型分布

中医学认为胆石病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外邪侵袭,蕴结成毒,横犯肝胆,使肝失调达,胆失生发,瘀结于内,久而成石;二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渐损而致湿热内生,若湿热浸淫于肝胆,则煎熬胆汁而成结石;三是情志不舒或郁怒日久以致肝气郁结,胆汁瘀滞;四是痰浊、瘀血、蛔虫内结于肝胆致使胆汁排泄不畅,凝结而为石。总之,湿热煎熬和脏气郁滞是结石内生的基本病理。

胆石病发病时的证型表现各有不同,如急性胆囊炎以肝胆湿热证型多见,肝内胆管结石多以肝阴不足证型为主[3],之所以疾病发生时可以有不同证型,一方面与患者的体质因素有关,一方面也受外界条件干扰,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

在研究饮食规律与否与胆石病的关系中我们发现,饮食不规律的患者共202例占总数的19.39%,有较高的比例。回归分析提示,饮食不规律对肝胆湿热证型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吃早餐患者不易表现为该证型,而饮食规律患者较少表现肝阴亏虚证型。

本次烟酒嗜好与胆石病关系的调查中提示嗜烟患者胆石病病程中易表现为气阴不足证型。

在运动习惯与胆石病的关系的调查中,每日运动1h以上的病例为80例,仅占总数的7.68%,运动时间相对较少可能是胆石病的发病相关因素之一,而每天运动量大于1h的患者胆石病可以较少表现为其他证型(热毒炽盛证、血瘀阻络证、肝郁脾虚证等)。

本次分析并未筛选出对肝气郁结证型有影响的因素,这可能与该证型多为情志所致,本研究所选指标中未纳入该类因素有关。

虽然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证实,胆石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国内杨松等报道317个家族的胆石病遗传度为22%[4]。费健等报道上海地区93个汉族家系的总发病率为54%,是正常人群发病率(5.6%)的10倍[5]。因为本次调查中胆石病患者具有家族史的患者41例,仅占总数的3.93%,相对于大样本来说回归分析没有意义,故未纳入。

[1]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学组.我国胆石病十年来的变迁[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52.

[2]于德春,郑启云.临床疾病诊断标准与国家体检标准[S].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1.

[3]朱培庭,朱世敏.实用中医胆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5-42.

[4]杨 松,谈永飞,喻荣彬.胆石病家族聚集性及遗传方式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5):292-295.

[5]费 健,韩天权,蒋兆彦.胆囊结石病家系遗传特征的初步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1):4-6.

R576.6+2

A

1006-3250(2012)02-0137-02

顾晔斌(1975-),男,上海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中西医结合胆道疾病的诊治研究。

2011-06-26

猜你喜欢
回归方程肝胆证型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