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市场供求的计量经济分析

2012-08-24 03:16
科学之友 2012年15期
关键词:消费量石油

郭 莎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世界各国争相获取的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而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并且在很多地区产生了“油荒”现象,造成经济的倒退,除此之外,它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甚至引起总产出下降和价格上升的“滞胀”经济状况。如果按照当前的速度,地球上的石油资源还可供开采90年左右,甚至有专家认为仅够40年。石油的消费量和供给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研究石油的供求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计量经济

1.1 前提假设

(1)替代能源,如煤炭、新能源等对石油消费量无影响。

(2)不考虑政治等定性因素,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战争等因素。

(3)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石油消费量无影响。

表1

(4)国际石油价格对石油消费量无影响。

1.2 模型设定

其中:Yt为石油消费量(万t),Yt=α+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为石油供给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万t),X2t为石油价格同比指数(以1989年为基期),X3t为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X4t为国民总收入(亿元),X5t为工业收入(亿元),2 和 β1,β2,β3,β4,β5为参数。为了将它们的关系更恰当的表现出来,还需要在模型中引入一个随机误差项,即:

所以:Yt=α+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ε

1.3 用OLS进行参数估计并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见表1。

得到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1.4 最终得到的石油消费量计量经济模型

Yi=147.9 430+0.995 809X1i+0.072 771X4i+0.167 237X5i

t 检验值(0.217 693)(18.74 334)(2.291 183)(2.051 413)

R2=0.997,R2=0.997,F=2 100.024,DW=2.32

2 对回归统计结果的经济分析

(1)不同回归系数表明不同的自变量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不同,所以从多元回归拟合结果看,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我国石油供给量每增加1万t,将引起石油消费量增加0.996万t。同样,我国国民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将引起石油消费量增加0.073万t,工业产值每增加1亿元,将引起石油消费量增加0.167t,三者对石油消费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2)该模型的F检验值,t检验值都是显著的,DW=2.32,则也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3)调整后的拟合优度=0.997,说明各指标与石油消费量拟合的较好,所选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则认为该估计的计量经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也较好,结果基本符合预期的经济理论,因此不应再从回归模型中去掉任何变量。

(4)由定量分析得出的此计量模型还可以看出,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例如当年GDP的预测值,一些产业的相关预测值,利用此模型,对石油消费量进行预测(表3),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石油产业的规划。

表3 利用以上模型对石油需求的预测

表4 2012年中国石油需求预测

(5)由以上看到,两表数据相差不多,所以选取的模型较为准确,而表3中显示的2011年和2012年的石油需求预测值要稍高于表4中的数据,可能的原因是前提假设中的因素对石油消费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5

3 中国石油的供求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3.1 中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

我国是世界产油大国,石油产量在世界排名中较前。2000年时,中国石油产量为1.63亿t,而2008年达到了1.9亿t,实现了1999年以来连续9年增产。据统计,在2011年时已突破2亿t。截至2011年底,中国的炼油能力为5.4亿t/年,占世界总炼油能力的12.2%,仅次于美国。由表5显示,20年来中国石油产量虽然大致上是逐年增加,但其增长较缓慢,而且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也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石油消费量却迅猛增加,1993年时,中国石油产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3.2 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与消费量

中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消费总量高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上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中国石油产量满足不了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因此,中国石油不得不依赖于进口,由表5看到,1993年中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此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石油净进口/总需求)飞速提高,2007年时已超过50%。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对我国石油的供需状况和价格都有很大影响,然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我国的经济。因此,必须把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尽可能安全的范围之内,以确保经济的良性健康运行。

3.3 预测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经济也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所以石油市场的需求将会继续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见表3、表4),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口逐年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仅以国内的生产和加工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进出口量,特别是进口量也会持续上升,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越来越高。

4 针对我国石油巨大的进口量以及石油产量与消费量的极度不平衡提出的建议

(1)寻找并发展替代能源。石油也是一种商品,它与一般商品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的不可再生性,它无法被制造,石油是现代社会的首要能源,现代工业对其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因此,石油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要加快可再生替代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远低于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仅占总能源的3%,而且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大、成本高,所以政府应扩大对可再生资源的政策引导。除此之外,对电力和煤炭等其他能源的发展也可以缓解对石油的需求。

(2)加快石油产业结构调整。1973年和1979年接踵而至的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造成很大的打击和影响,但日本很快摆脱了困境,尤其是比较顺利地渡过了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不能不说与日本政府稳定宏观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应取其精华,进行石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满足内需为主导,以保持全行业平稳增长、增强行业竞争力为目标,以保障国内有效供给、推动节能减排为重心,以淘汰落后产能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从而生产高端石化产品。

(3)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力度,特别是海域石油资源的开发。2011年11月1日,国务院调整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的计征方法,由从量定额计征改为从价定率计征,税率为5%~10%,这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油气资源的开采挖潜,所以应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到全国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应要求石油大型企业加强对石油安全体系的建立,防止漏油事故的产生,如2011年时,中国第三大石油集团——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因海上漏油事故导致石油产量下降了6.6%,拖累了全国石油的增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共发生41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事故,其中,渤海19起,南海22起。

(4)限制或降低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发展,也可以对这些产业实行税收管理,或提高征收比例,改革征收方式,并将各类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计入企业成本,进而引导其提高节能技术,促进石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石油的替代能源。

(5)引入竞争机制,规范石油市场。我国石油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寡头市场竞争格局,所以要打破石油生产与供应的垄断状况,降低进入壁垒,比如说适当放松石油开采权的管制和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等,积极引导民营中小型石油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以增加石油产量。

(6)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当限制私家车的过快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人口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全面进入汽车社会。据统计,我国石油主要消费在工业部门,其次就是交通运输业、商业、农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其中,工业石油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交通运输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占25%左右,所以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优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石油的使用量,而且可以缓解一系列的诸如拥挤、污染等环境问题。

(7)加速推进石油价格体系的改革。由于国际局势和产油区局势的动荡,再加上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所以应尽快推进石油价格体系的改革,建立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发展要求的灵活的、开放的价格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而且还要发展和健全石油期货市场,从而有效的规避石油风险,建立安全、规范的国内石油市场,增强对石油危机的抵抗能力,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问题。

(8)加强国际多边合作,处理好国际关系,多渠道开发石油资源,建立多元化石油供应体系。伊朗是我国除了安哥拉、苏丹之外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11%,近年来的伊朗危机必然对我国石油的稳定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国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安哥拉、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购油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石油的供应风险。

总之,应对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既要能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又必须考虑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我国石油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消费量石油
基于微分方程模型的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测
中国2020葡萄酒消费量下降17%
奇妙的石油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通识少年“种”石油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石油PK太阳能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