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生产率效应的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12-08-27 09:11徐映梅瞿凌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省际劳动生产率生产率

徐映梅 瞿凌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省际经济发展并没有呈现增长理论推论上的收敛倾向。有学者指出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出以20世纪90年代初为拐点的“U”型特征[1]。显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应伴随区域协调发展。未来中国必然要在经济高速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两个方面形成更优的均衡,才能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涉及考察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有研究指出市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民间资本向东部地区的持续流入、东部地区长期享受优惠政策、人力资本存量差距以及东西部地区间发展程度的差异,使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2]。也有学者从地区比较优势、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劳动力市场扭曲等制度因素入手,解释地区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3]。以上研究主要总结了影响地区发展差距的各种因素,并没有分析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的影响因素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

现有文献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还较少进行分解性研究。少数学者通过对人均GDP进行分解,找出影响其增长的因素,结论表明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4]。然而人均GDP并不能从本质上体现经济发展水平,根据Solow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在理论上具有一致性。劳动生产率体现了劳动投入的产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收敛对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分解劳动生产率,计算劳动生产率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找出拉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在区域间的差异程度,以期找到经济高速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的更优均衡途径。

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及区域差距分析

本文首先考察1978~2009年全国劳动生产率的时序变化趋势,分析劳动生产率所呈现的阶段性特点,进而分析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程度。全文统一采用调整后的GDP数据,即将名义GDP按GDP指数缩减为1978年的不变价GDP。根据不变价GDP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称为实际劳动生产率,其计算公式为:A=Y/L,其中Y表示总产出水平,以GDP来衡量;L表示劳动力投入,以年均从业人数来衡量,全国和各省的年均从业人数为年初与年末人数的均值。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各省统计年鉴。

(一)全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由图1可知1978~2009年我国实际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年均增长速度为7.54%(低于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8.74%),说明我国生产率水平平均每年提高7.54%。观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趋势,并结合图2省际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将1990年和2003年作为分段点,将整个样本期分为三个时段来分析。其中1978~1989年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5.96%;1990~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8.31%;2003~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26%。劳动生产率在三个阶段的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

图1 1978~2009年全国劳动生产率(单位:元/人)

图2 1978~2009年省际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

(二)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距分析

泰尔指数(Theil index)可用于测度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该指数绝对值越大,说明各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越大,反之越小。本文采用泰尔指数来说明地区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距大小。

省际间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见图2。1978~2009年省际泰尔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省际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分阶段来看,1978~1989年省际间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变化趋势较平缓,说明省际间发展差距较小、分布较稳定。1990~2002年省际间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省际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在这12年形成的,由此说明对外开放及相关政策的倾斜确实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而2003~2009年省际间劳动生产率泰尔指数呈弱下降趋势,说明省际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缩小趋势。

三、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分析

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是在技术和制度创新条件下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不仅体现劳动投入的产出效果,还决定着劳动报酬,从而对国内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对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作用。而各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低及分散程度又直接影响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因此下文通过分解劳动生产率,寻找影响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解

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是由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化、地区劳动力结构变化以及这两种变化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且地区间人口流动性也较大,所以地区劳动力结构变化,将和地区劳动生产率提升一起对全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起作用。这种思路曾被用于分析地区内部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及行业间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5]。本文将基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地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对全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进行因素分解,过程如下:

用Yt表示t期的总产出,Lt表示t期的劳动投入,则t期劳动生产率为At=Yt/Lt。考虑各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加权可以得到全国劳动生产率At=∑31i=1Aitωit,其中ωit表示i地区劳动投入所占比重,即ωij=Lit/Lt。i=1,2…,31表示我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则:

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At-1,即可得到t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g(At)。

由于在相邻年份GDP和劳动投入的省际结构变化较小,因此将其变化忽略不计(此近似虽会产生误差,但仍能反映各影响因素的整体趋势),可以假设:(Lit/Lt)(Lt-1/Lit-1)≈1、Yit-1/Yt-1≈Yit/Yt。

则有:ωit(Ait-1/At-1)=(Lit/Lt)(Yit-1/Yt-1)(Lt-1/Lit-1)≈Yit/Yi。

将其代入式(2)得:

令Kit=Yit/Yt表示i地区GDP所占比重,Mit=Ait/At表示i地区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劳动生产率的相对量,下标0表示基期。则式(3)可以转化为:

式(4)将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地区劳动生产率与地区劳动力投入占比的加权结果,也称为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三个因素。其中第一项(∑iKi0g(Ait))表示以基期产出为权重计算的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平均值,主要描述固定期初产出份额不变时,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平均值,被称为纯生产率效应(pure productivity effect);第二项(∑i(Kit-Ki0)g(Ait))表示在报告期间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动和地区产出比重变动的交互影响对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作用程度,它阐述了产出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如果各期劳动力投入比重不变,产出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正相关。这一项被称为鲍默效应(Baumol effect);第三项(∑iMit-1Δωit)表示劳动力投入比重差异所引起的全国劳动生产率变动,也就是说即使各地区劳动生产率不变,但劳动力从低生产率地区向高生产率地区流动也会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被称为丹尼森效应(Denison effect)。

(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贡献率分析

根据式(4),以1978~2009年各省数据为基础计算以上三种效应,计算结果见表1。从三类效应及其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贡献率来看,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但2002年以后丹尼森效应有增加趋势。具体来看,纯生产率效应在1978~2009年期间虽然有起伏波动,但是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各省份纯生产效率加权平均值从整体来看具有增长趋势。所以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本质是劳动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工作转换时间的节省、技术发明速度加快以及知识积累加速等。鲍默效应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较小。近几年来鲍默效应呈下降趋势,说明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动和地区产出比重变动的交互影响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呈现弱化效应。其中1989年、2000~2001年及2006~2009年的鲍默效应为负,说明在这些年份部分省份的产出份额变化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呈现负相关关系。具体分析数据发现,主要是由于中西部省份的劳动生产率虽呈增长趋势,但是报告期的产出占比相对基期占比却是下降的。而东部大部分省份的产出份额变化与劳动生产率变动保持正相关(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表现尤为突出)。丹尼森效应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也较小,2002年以前其效应基本表现为负值,说明地区间劳动力配置效率低下,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地区向生产率高的地区流动的意识不强,未能有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002年以后其效应表现为正值,且存在上升趋势,说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地区间劳动力流动从而优化了配置,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2009年又呈现负值,主要是因为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回流,即从高劳动生产率地区流回低劳动生产率地区,由此对全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负向影响。分析具体数据发现,存在较为明显的劳动力回流现象的劳务输出大省有河南、湖南、贵州、四川及河北省。

根据前文的分析,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阶段性特点。为比较三个阶段影响因素的差异,分别计算了1978~1989年、1990~2002年、2003~2009年三个阶段的效应平均值及贡献率,结果见表2。对比数据可以发现,纯生产率效应虽呈增长趋势,但其贡献率呈下降趋势。而丹尼森效应不论是均值还是贡献率都呈上升趋势,最显著的是2003~2009年,其效应值转变为正且对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加。鲍默效应的阶段性变化趋势不明显。

表1 1978~2009年三个影响效应及贡献率

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与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有关,即各地区纯生产率变化及各地区劳动力配置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

表2 分时段三种效应的均值及贡献率

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途径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纯生产率效应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丹尼森效应的快速增长趋势也不容忽视。所以本文主要从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两个方面解析地区发展差距。由于2003~2009年是两个效应影响较显著的时段,因此本文重点分析该时段两种效应的地区差距特征。表3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2009年纯生产率效应及丹尼森效应的均值排序,并按东、中、西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进行分组。

表3中省份排序显示,纯生产率效应及丹尼森效应排名前三的省份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纯生产率效应排名前三的省份是江苏、山东和上海,说明这三个地区的劳动力能力或纯生产力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分工演进、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丹尼森效应排名前三的省份是广东、北京、浙江,说明这三个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最高,从全国各地吸引各个层次的人才,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都比较高的是上海,上海既是高新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摇篮,又以其高速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流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成为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中部地区来说,最明显的特点是纯生产率效应比较高,但是丹尼森效应较低。由此说明在2003~2009年中部六省的劳动力能力及技术创新方面有显著提高,对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受地理位置、就业机会或工资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层次人才流失较严重。表现最明显的是湖北和河南两个省份,其纯生产率效应在全国排名靠前(第五位和第七位),但丹尼森效应排名却很靠后,还不及西部地区的云南和新疆。

表3 2003~2009年各省纯生产率效应及丹尼森效应排序

西部地区各省普遍表现为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都较低,不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在人才引进方面都需进一步改善,才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其中四川的纯生产率效应较高,而云南、新疆、重庆的丹尼森效应较高,这与国家支持西部开发的资金流向与人才吸引机制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纯生产率效应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其人才吸引能力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与中部六省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其中由于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辽宁省的纯生产率效应在全国排名靠前,其丹尼森效应也领先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五、结论与建议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呈显著增长趋势,省际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却呈扩大趋势,但2002年以后省际间的差距有弱收敛趋势。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全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可以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和丹尼森效应,我国表现为纯生产率效应主导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模式,但丹尼森效应的作用在2002年以后显著增强,说明人才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比全国31个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发现,总体而言,东部发达地区不论是在生产能力还是吸引人才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地区,这不仅与东部地区的分工演进、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有关,还与各层次人才流入东部地区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有紧密关系。中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纯生产率效应处于中等水平,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相对东部地区较低。显然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力资源流入,而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实施的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也吸引了一部分人才(比如新疆、云南及重庆),由此造成了中部地区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整体来看,西部地区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及丹尼森效应均落后东部和中部地区,所以不论是技术创新水平还是人力资源配置效率都有待提高。

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虽然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但是近年来丹尼森效应的作用逐渐增强,因此仍需要采取措施通过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包括区域内和区域间)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其次,区域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体现为东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具有领先的基数和速度,因此,未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生产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加强丹尼森效应的贡献度,出台相关人才吸引制度,减少人才流失,进而吸引更多人力资源流入,通过劳动力配置的不断优化促进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

[1]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1):3—39.

[2]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24—36.

[3]蔡昉,王德文,都阳.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2):34—42.

[4]彭薇.基于分解模型的人均 GDP地区间差异分析——从空间角度[J].管理科学,2010,(3):96—102.

[5]高帆,石磊.中国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1978—2006年[J].管理世界,2009,(1):49—60.

猜你喜欢
省际劳动生产率生产率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渤海湾省际滚装船舶零担货物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
基于偏序集的省际碳排放效率评价
湖北省推进沿边地区省际合作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跟踪导练(三)4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外资来源地与企业生产率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