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2012-08-27 09: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变动产业结构

周 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体制转轨时期,城市化与工业化加速发展,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国内的消费结构长期与产业结构、经济总量不协调,使得产业发展模式过于依赖外需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制造业,因而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一般认为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研究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市为例,依据1980~2008年有关数据,利用VAR模型和VEC模型,计量分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优化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文献简述

库兹涅茨认为,人均产出的高增长带动消费水平提高,引起消费需求结构变化,进而促使产业结构变迁,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1](P50)。国内学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张辉和王晓霞以北京为例,研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与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距有关,也与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2]。王发明和垄荣华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充分重视结构效应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在不同行业的配置是促进经济增长、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3]。曾光以长三角地区为考察对象,探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4]。吴薇和房树维认为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经济增长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5]。从已有的研究领域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对产业结构转换、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较少有文献把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本文尝试对上海市1980~2008年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

1.指标选择。本文运用VAR模型对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选择的指标有:

(1)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反映了居民消费的现状和未来的变动趋势,能够评价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率并反映居民需求的满足程度。我国将居民的消费支出划分为食品支出、衣着支出、住房支出、交通通讯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其他设备及服务支出等8项,各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为分析上海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用恩格尔系数(EC)作为居民消费结构的代表变量,恩格尔系数分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EC1)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EC2)。

(2)经济增长。已有的实证研究中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来衡量经济增长。本文选用人均GDP指标。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的GDP指数对经济增长指标进行调整。为消除序列的异方差,取对数,记为LNAGDP。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通常用三次产业的比重表示,本文只选取第二产业比重(SIS)、第三产业比重(TIS)作为产业结构的代表变量。

2.数据说明。所选变量数据均来自历年的《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时间跨度为1980~2008年。其中恩格尔系数根据《上海统计年鉴》中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计算得到。统计分析使用的软件是Eviews 6.0。

三、实证分析

1.滞后阶数选择。建立VAR模型需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滞后阶数的确定。如果滞后期太短,误差项可能产生自相关,导致参数估计的非一致性,如过长则导致自由度减小,直接影响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6](P72—73)。通常依据赤池(AIC)和施瓦茨(SC)取值最小准则来确定滞后期,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同时使用了LR、FPE、AIC、SC及HQ等5种方法来确定滞后阶数,结果如表1。

表1 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

从表1可以看出,5种方法中*号最多的检验为最优阶数,即最优阶数为2,建立VAR(2)模型。

2.稳定性检验。本文采用单位根ADF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该检验是通过以下3个模型来完成的:

零假设都是H0:∂=0,即存在单位根。实际检验的顺序依次从模型3开始,然后是模型2、模型1,当检验到拒绝零假设时检验停止,即不存在单位根,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对样本数据及其差分项在Eviews 6.0下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城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ADF检验表

由表2可知,LNAGDP、EC1、EC2、SIS、TIS一阶差分后,均在10%及以上水平下平稳,表明以上序列一阶单整。然后,在序列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对建立的VAR(2)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如图1。图1显示,建立的VAR(2)模型,所有根的模的倒数均在单位圆内,表示模型稳定。

3.Granger因果检验。一般认为消费结构的变化,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因此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来验证城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图1 稳定性检验

表3 城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检验表

从检验结果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这表明与一般认为消费结构演变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观点有出入。

(2)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在5%的置信水平下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说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机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又进一步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在5%的置信水平下呈现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

4.方差分解。在VAR模型中,使用方差分解用以说明对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的相对重要性。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如表4所示。

表4 经济增长(LNAGDP)的方差分解表

从表4中可以看出1~6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方差分解值。在LNAGDP变动中,0~11.5%的波动可以由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来解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解释经济增长的能力不强;8.6%~15.2%的波动可以由第二产业的变动来解释;5%~22%的波动可以由第三产业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大于消费结构的变动,冲击基本稳定。消费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持续增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能忽视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协整检验及VEC模型。VAR模型的序列经过平稳性检验,存在一阶单位根,说明原始序列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应采用Johansen系统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Johansen检验表

由检验结果可知,EC1、EC2、SIS、TIS、LNAGDP在5%的显著水平下,至多存在1个协整关系。取标准化的协整向量,可以得到如下的正规化的协整方程(或称误差修正项)。

因此,进一步可得到如下VEC模型:

其中:带△的变量表示一阶差分,变量后括号中的数值表示滞后量。

由VEC模型可得到以下结论:经济增长存在“黏滞”效应,滞后1期的经济增长与本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很强。产业结构变化与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滞后1期的产业结构、城乡消费结构、经济增长的系数分别为2.92、3.01、0.06、0.34、-6.76。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滞后1期的产业结构、城乡消费结构、经济增长的系数分别为2.64、-2.72、0.06、-0.35、6.4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滞后1期的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1.86、17.53,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显著。

四、简要结论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由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次减弱,其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但是在VEC模型中,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滞后1期的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较大。

第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与已有研究认为消费结构演变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结论不一致,但这并不一定说明上海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没有关联。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可能用于出口或者国内贸易,而本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并不一定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发挥积极影响,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为消费结构转型带来障碍。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的环境,是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模式转变为“三二一”模式,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呈现双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为上海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提供了战略机遇。我国GDP规模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已经具备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硬件条件,但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软环境还非常薄弱,改善软环境是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的重心之一。

在新形势下,上海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只有正确认识城乡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张辉,王晓霞.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9,(4):53—61.

[3]王发明,垄荣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基于浙江欠发达地区的实证[J].华东经济管理,2009,(1):21—24.

[4]曾光.产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J].湖北社会科学,2008,(3):83—86.

[5]吴薇,房树维.吉林省农村居民与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09,(10):55—58.

[6]张世英.金融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变动产业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北上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南向资金持仓、持股变动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变动的是心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