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2012-09-05 10:12覃业语黄春新林慧
海南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抗癫痫血药浓度类药物

覃业语,黄春新,林慧

(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海南海口570311)

抗癫痫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覃业语,黄春新,林慧

(海南省人民医院药学部,海南海口570311)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用药参考,探讨如何开展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后的药学服务。方法采用酶扩增均相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抗癫痫类药物丙戊酸钠(VPA)、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2009-2011年945例次VPA、278例次PHT、157例次CBZ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其中55.3%的患者VPA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以内,31.7%的患者PHT监测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以内,79.0%的患者CBZ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临床药师于血药浓度监测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抗癫痫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丙戊酸钠(VPA);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

传统抗癫痫类药物因疗效确切,相对安全,为临床一线用药,但治疗范围窄、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个体差异大,影响其血药浓度的因素很多。抗癫痫类药物治疗药物监测是促进临床药物高效、低毒、个体化用药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临床用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2009-2011年945例次丙戊酸钠、278例次苯妥英钠、157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记录结果,以期与广大临床药师一起探讨如何开展监测后药学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2009-2011年我院使用抗癫痫类药物VPA 945例次、PHT 278例次、CBZ 157例次患者进行了治疗药物监测,共1 380例次,其中男女比例为893:487,年龄为5个月~89岁。

1.2 方法早晨服药前半小时内我们抽取患者上肢静脉血,于血清管内,并详细询问患者生理、病理、治疗经过、联合用药等情况;采用Viva-E分析仪监测VPA、PHT和CBZ血药谷浓度。回顾性统计分析监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VPA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结果按照VPA 50~100 mg/L为有效参考治疗范围[1],55.3%(523/945)监测结果处于有效治疗范围;有44.7%(422/945)的监测结果异常,其中,血药浓度高于治疗范围为11.7%(111/945),低于治疗范围为32.9%(311/945),见表1。

表1 VPA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结果分布(n=945)

2.2 PHT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结果按照PHT 10~20 mg/L为有效参考治疗范围[1],31.7%(88/278)监测结果处于有效治疗范围;有68.3%(190/278)的监测结果异常,其中,血药浓度高于治疗范围为22.3%(62/278),低于治疗范围为46.0%(128/278),见表2。

表2 PHT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结果分布(n=278)

2.3 CBZ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结果按照CBZ 4~12 mg/L为有效参考治疗范围[1],79.0%(124/157)监测结果处于有效治疗范围;21.0%(33/157)的监测结果异常,其中,血药浓度高于治疗范围为0(0/157),低于治疗范围为21.0%(33/157),见表3。

表3 CBZ药物监测血药浓度结果分布(n=157)

3 讨论

3.1 监测结果分析以上结果显示,本院监测的VPA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仅占55.3%,PHT在治疗窗范围内的仅占31.7%,监测的157例次CBZ中,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占79.0%。而VPA血药浓度高于治疗窗和低于治疗窗的分别占11.7%和32.9%,PHT分别占22.3%和46.0%,CBZ分别占0和21.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医师在应用抗癫痫类药物的时候,非常谨慎,在单药或联合用药时优先采用了低剂量治疗,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患者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另外,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是肝药酶诱导剂,合用时均能引起相互间的血药浓度降低[2];还有患者的依从性差,尤其是患儿,服药时间及剂量没有遵从医嘱或者采血时间不够合理等。

3.2 血药浓度参考范围有报道不同的癫痫患者VPA有效血药浓度参考范围并不是很一致[3],也有教科书上标明VPA治疗浓度为60~100 mg/L,但临床改善症状的VPA血药浓度多在40~100 mg/L之间[4]。我们在监测过程中发现VPA血药浓度在40~50 mg/L之间的大部分患者也能有效的控制症状,有待进一步观察。

3.3 个体化给药应结合临床血药浓度是优化抗癫痫类药物给药方案,提高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基础[5]。本文对3种传统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中国药典委员会编著的《用药须知》推荐的有效浓度参考范围为基准,有效血药浓度参考范围是根据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经统计分析得到的统计学结论。由于个体差异,有效血药浓度不在此范围内而临床有效。如苯妥英钠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为10~20 μg/ml,但低于血药浓度的患者,某些情况下,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此,临床应用抗癫痫类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分析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如年龄、身高、体重、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等,不能局限于上述血药浓度参考范围,而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血药浓度范围,真正实现个体化给药。

3.4 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癫痫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长期用药[6],绝大多数只需门诊就诊。由于我们的工作流程,以及患者只信任医生的心理,目前临床药师并不被广大患者群体所认识和接受,造成对临床药师工作的不信任,患者不配合药师收集信息,不听取监测结果的解释和建议。临床药师未能与部分患者直接面对面进行交谈收集资料,收集患者的信息欠全面,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以及用药后有效、无效、中毒未能全面了解,造成只能给患者一个数据,未能给出很好的个体化用药指导性建议,监测数据的利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

[2]李娅娟,孙伟.丙戊酸钠与其他抗癫痫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J].首都医药,2002,9(6):52.

[3]曾苏.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6.

[4]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128.

[5]陈玫芬,郑璇,陈敦诚.4种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138例分析[J].海峡药学,2000,12(1):57-58.

[6]练启辉.妥泰治疗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 2011,22(11):44-46.

Serum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of antiepileptic drugs.

QIN Ye-yu,HUANG Chun-xin,LIN Hui.Department of Pharmacy,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311,Hainan,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he antiepileptic drugs(AEDs),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MethodsEMI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valproic acid(VPA),phenytoin(PHT),carbamazepine(CBZ).The serum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records of VPA(945 cases),PHT(278 cases),CBZ(157 cases)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The proportions of VPA,PHT,CBZ in effective serum concentration range were 55.3%,31.7%,79.0%,respectively.ConclusionSerum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of antiepileptic drug is the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tiepileptic drugs;Serum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Valproic acid(VPA);Phenytoin(PHT); Carbamazepine(CBZ)

R971+.6

B

1003—6350(2012)21—10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21.046

2012-07-03)

覃业语(1984—),女,海南省琼海市人,药师,学士。

猜你喜欢
抗癫痫血药浓度类药物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浓度
抗癫痫Ⅰ类新药派恩加滨获准临床研究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自制甲氨蝶吟质控血清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