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初探——基于苏教版化学2教学的思考

2012-09-05 12:36
化学教与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原电池电池化学

沈 刚

(江苏省丰县中学 江苏 丰县 221700)

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含有:“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1]那么,何谓科学素养?高中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贡献?高中化学应该留给学生什么?

笔者认为,化学素养应该是指能用化学的观念解释和接受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现象。中学化学教学的意义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应用的学习,化学知识留给学生的印象不应该是枯燥的符号、为了应付考试强行记忆的化学方程式、与生活毫无联系的高高在上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是充满了乐趣和实用性的科学知识,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中有着化学知识广阔的用武之地。

一、化学2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现状的分析

化学2在实际的教学中被许多老师甚至部分学校所忽略。对于非选修化学的同学只需要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而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所涉及到的化学2的内容少且简单;对于选修化学的同学而言,化学2中的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三个专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三本选修教材,相关内容在三本选修教材中有更为详尽、深刻的描述和学习。鉴于以上原因,化学2在很多一线化学教师心目中的地位相对较低,有的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有的分科较早的学校甚至不学这本书,以便给其他的内容让出时间。

2.化学2中和生活相关的素材小结(见下表)

二、实施策略

专题一 臭氧层P19、红磷和白磷P20、金刚石、雪花、水晶、食盐晶体P22、液晶P24专题二生活中能量的转化P34、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P38、钢铁的电化学腐蚀P41、常见化学电源P42、铜的电解精炼P45、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P48、生物质能的利用P49、生活垃圾中生物质能的利用P50、贮氢材料P51专题三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P58、酒与酒精、酒精的检测P70、肥皂的去污作用P73、酶P78、聚乙烯、聚苯乙烯的合成P82、酚醛树脂的合成P84专题四阿司匹林与青霉素P97、燃煤烟气的脱硫P101、清除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P101、回收二氧化碳生成可降解塑料P102

情境教学的倡导者Brown、Collin和Duguid认为:“知识只有在它们产生及应用的情境中才能产生意义。知识绝不能从它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孤立出来,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情境中进行。”[2]知识融汇于情境时才有意义,才更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和应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更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熟悉感和学习的欲望。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情境的创设,基于化学2的素材做一下梳理。

1.注重素材的生活性

以原电池为例,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电池比比皆是:普通干电池、电动车的铅蓄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的锂电池、Ag-Zn纽扣电池,Ni-Cd蓄电池等。在展示各种电池的同时让学生分析电源的正负极、电解液、结合广告中的词语:“碱性电池”“无汞电池”介绍碱性电池的优点,电池对土壤水体的污染,通过计算让学生理解锂电池在质量电量上的优势,如此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联系到曾经在化学课上学习过的知识。

2.注重素材的实用性

酒驾、醉驾的新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对于酒驾、醉驾的处罚明显加重,从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升级为刑事犯罪行为,并且有了严格的标准,那么如何检验司机体内的酒精含量呢?在化学2的教材中给了比较常见的粗略的检测方法并配有图案,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在理解该反应实质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常见呼气式酒精检测仪的使用情况,如此,学生再看到酒精检测的时候就可以联想到原来这也是化学的应用之一。

3.注重素材的趣味性

美妙的音乐从音乐贺卡中缓缓流出,随着电池的取出,音乐戛然而止。换上桔子电池音乐又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样的趣味实验在教室里顿时掀起了学生的惊呼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原来桔子也可以做电池,换成其他的水果会怎么样呢?依着学生的兴趣换成了西瓜、西红柿、苹果等富含水分的食物,发现依然如此。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这些水果是怎样形成电流的呢”,学生在这样的思考中进入了原电池的学习,在分析过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电子离子的定向移动之后再重新回到水果电池中让学生分析原因,并且让学生课后可以作为兴趣自己根据生活中的物品自己设计原电池。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化学实验也可以在自家厨房里完成,并不只是实验室的专利。

4.注重素材与环保的衔接

减轻温室效应,消除白色污染,减少环境污染等,这样的环保题材正是化学教师应该注重的环节。在各种污染事件频发、信息发达的当下,学生理所当然的给化学贴上了负面标签,认为化学是污染之源。如何改变化学在学生心目的负面影响?例如使用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既可以减轻温室效应又可以减轻白色污染这样的事例告诉学生消除污染还是需要化学的力量。

希望通过我们教师的努力,可以让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即使遗忘了大量的具体的化学知识,不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依然可以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依然可以接受化学的解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杨玉琴,王祖浩.教学情境的本真意蕴—基于化学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1,(10):30-33

[3] 马宏佳,梁卉.从化学学科观念的公众调查中得到的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3):3-6

[4]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原电池电池化学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把电池穿身上
穿在身上的电池
例析原电池解题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原电池高三复习
原电池教学设计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