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药哈宾蒿(白花臭牡丹根)生药学研究

2012-09-11 11:33卯明霞台海川姜明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白花西双版纳薄层

卯明霞 彭 霞 台海川 姜明辉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食品与药品检验所,云南 景洪 666100)

傣药哈宾蒿为白花臭牡丹(见图1)的根,为马鞭草科植物臭茉莉 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Schau.var.simplex C.Y.Wu et R.C.Fang的根,是西双版纳傣族常用药之一,又称为“宾蒿”,binjiao 、binhao[1],朋必[2],臭屎茉莉、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过墙风、子母丹、呸宾、兵叫[3]。生于海拔130~1100(~2000)m的山坡疏林、山谷灌丛或村旁路边较湿润处[3]。产于云南瑞丽、沪水、耿马、临沧、孟连、西双版纳、建水、金平、河口、文山、西畴、马关、麻栗坡。广西、广东和贵州南部有分布[3]。其性味苦、微甜,凉。入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通乳下乳,止咳化痰,行气消胀之功。用于食物中毒引起的心悸气短,恶心呕吐,周身乏力;产后水血不足引起的缺乳,体弱多病,脘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热风感冒咽痛,咳嗽痰多,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视物不清[4]。关于傣药白花臭牡丹根的生药研究,未见文献报道。为了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对傣药白花臭牡丹根的基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浸出物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试药

1.1 白花臭牡根:样品采自景洪市嘎洒镇、景洪市勐罕镇,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鉴定为马鞭草科植物臭茉莉 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Schau.var.simplex C.Y.Wu et R.C.Fang。白花臭牡丹根。

1.2 仪器与试药:数控超声波清洗器(LC-300B,济南市中区鲁超仪器厂)、数显恒温水浴锅(HH-4,江苏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电热风干燥箱(101-1EBS,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电子分分析天平(T-214,德国赛多利斯)、电子精密天平(Bl310,德国赛多利斯)、生物显微镜(LOYMPUS BX41,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薄层色谱成像仪(YOKO-ZS,武汉药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调速震荡器(HY-4,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箱式电阻炉(IX2-4-10,浙江永发电器)、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植物:灌木,高50~120cm,小枝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幼枝被柔毛。叶片宽卵形或近于心形,长9~22cm,宽8~21cm,顶端渐尖,基部截形,宽楔形或浅心形,植物体被毛较密,伞房状聚伞花序较密集,花较多,苞片较多,花单瓣,较大,花萼长1.5~.5cm,萼裂片披针形,长1~.6cm,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花冠管长2~3cm,裂片椭圆形,长约1cm。核果近球形,径8~10mm,成熟时蓝黑色。宿萼增大包果。花果期5~11月。见图1。

2.2 生药性状:本品主根呈圆柱形,常扭曲,上粗下渐细,长15~50cm,直径0.5~3cm。主根上端残留部分茎基,侧根多生于主根上部。外表面灰黄色至黄褐色,具纵皱纹,有多数须根及点状须根痕。质硬脆,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薄,黄褐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宽广,淡黄白色。气微,味淡微甘。

2.3 显微鉴别:根的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皮层狭窄。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群断续排列成环。韧皮射线明显。木质部宽广,导管单个或成群径向排列,木射线细胞1~3列。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见图2。

粉末棕黄色。导管为具缘纹孔,多破碎,直径40~177μm。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壁厚,孔沟明显,直径20~40μm。草酸钙方晶较多,大多呈正八面体形、双锥八面体形和不规则多面体,直径13~50μm。淀粉粒偶见,散在,较细小,多单粒,脐点点状或缝状,直径6~14μm。见图3。

2.4 理化鉴别

2.4.1 白花臭牡丹根的化学成分预实验 根化学成分尚未见文献报道;同属植物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根主要含有马蒂罗苷、单乙酰马蒂罗苷、赪桐苷、阿克苷等成分[5]。取本品参照文献[6]进行试管预试验,结果表明含有黄酮、萜类、香豆素和内酯等成分。

2.4.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乙醇提取液的制备:取样品5g,加乙醇50ml,水浴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水提取液制备:取样品2g,加水20ml,水浴加热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4.1.2 黄酮类成分的鉴别:取乙醇取提取液1ml,加入镁粉少量及浓盐酸数滴,于水浴上加热,溶液显樱红色。

2.4.1.3 还原糖、多糖苷的鉴别:取水提取液1ml,加5%α-萘酚试剂2~3滴,摇匀,沿壁缓缓滴加1ml浓硫酸,两液层接触面出现紫色环。

2.4.2 薄层色谱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显一个黄色、淡绿色、淡紫色的荧光斑点。见图4。

3 结论

通过对傣药白花臭牡丹基源、药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花臭牡丹根的显微特征为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化学成分预试表明含有黄酮、萜类、香豆和内酯等成分。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第一版).西双版纳高等植物名录[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344.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六十五卷[M].第一分册,第一版,1982.174.

[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77,471 -471.

[4]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云南分所.西双版纳药用植物名录[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344.

[5]田军,孙汉董.赪桐化学成分的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1):103 -108.

[6]高万山,刘松明.中药材理化鉴别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22.

[7]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白花西双版纳薄层
甘蓝型油菜白花基因InDel连锁标记开发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焦虑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YUNNAN
民族药白花丹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雪莲十味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芪参清幽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