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提取物中染料木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012-09-11 02:36杨学娟刘友彬张春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
关键词:木素异黄酮豆粕

杨学娟,陈 钧,陈 华,刘友彬,张春晓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镇江 212013

低温豆粕是大豆经低温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家禽饲养的主要蛋白来源。经发酵以后的豆粕,更易于消化,同时还含有许多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功能,如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癌等等[1-6]。

染料木素(Genistein)为异黄酮的一种,结构见图1。它具有弱雌激素活性、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真菌、抑制真菌活性及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功能[7]。染料木素和其他异黄酮成分主要存在于大豆中,在大豆中的含量约为0.1% ~0.5%[8]。对异黄酮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经典柱色谱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固相萃取、膜分离技术等[9]。其中,传统柱色谱法比起其他纯化技术,虽然存在不可逆吸附的问题,但其可操作性强,在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中广泛应用。

本文利用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粕,将豆粕中的异黄酮从糖苷形式转化成苷元形式,再使用硅胶柱色谱结合重结晶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纯度高达98%的染料木素。

图1 染料木素结构式Fig.1 Structure of genistein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纳豆芽孢杆菌js-1,江苏大学药学院分离鉴定并保存。

1.1.2 低温豆粕

安阳漫天雪制造有限公司

1.1.3 仪器

超净工作台(苏州亿达净化有限公司),高压蒸汽灭菌锅(北京金辉盛业科技有限公司),恒温恒湿摇床(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R-200,Switzerlan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102,上海尤尼柯仪器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SPD,日本岛津),质谱仪(Thermo LXQ,美国),核磁共振光谱仪(AVANCEⅡ400 MHz,瑞士Bruker),玻璃色谱柱(柱直径50 mm,有效长度450 mm)

1.1.4 试剂

乙醇,正丁醇,甲醇,二氯甲烷,乙酸,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一方面,若A∈∪i∈IcsOi,则存在i∈I使得A∈csOi,于是A∈csX且A∩Oi≠Ø,故A∩(∪i∈IOi)≠Ø,从而A∈cs(∪i∈IOi);另一方面,若A∈cs(∪i∈IOi),则A∈csX且A∩(∪i∈IOi)≠Ø,于是存在i∈I使得A∩Oi≠Ø,即存在i∈I使得A∈csOi,于是A∈∪i∈IcsOi,从而cs(∪i∈IOi)=∪i∈IcsOi。

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T-AOC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方法

1.2.1 发酵豆粕提取物的制备

将豆粕(100 g)以最佳条件进行纳豆芽孢杆菌发酵,60℃干燥,以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提取,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冻干粉40 g)。

1.2.2 提取物的预处理

将提取物冻干粉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水饱和的正丁醇进行萃取,萃余相浓缩,干燥后,再以甲醇提取,甲醇提取物浓缩,干燥即为过柱提取物(7.5 g)

1.2.3 硅胶柱层析

装柱:实验采用干法装柱。将硅胶直接填入柱之中,然后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

上样:先用少量的甲醇溶解样品再和硅胶混匀,然后将混有样品的硅胶干燥,粉碎成细粉,均匀地铺在色谱柱的顶部。

洗脱: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30∶1~0∶1),收集不同的流分,以薄层层析进行跟踪,合并薄层行为一致的流分,各流分分别浓缩,干燥,测定抗氧化活性强弱,得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流分Ⅱ(0.7 g),继续硅胶柱层析得薄层层析单点的淡黄色粉末(50 mg)。

1.2.4 重结晶

将此淡黄色粉末以甲醇溶解进行重结晶得淡黄色晶体(37 mg)。

1.2.5 抗氧化能力测定

按照总抗氧化能力(T-AOC)试剂盒进行操作。

1.2.6 结构鉴定

取一部分重结晶的淡黄色晶体,以甲醇溶解,测定UV最大吸收光谱及HPLC;一部分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1H NMR,13C NMR,以及 MS。

2 结果与讨论

2.1 UV 吸收光谱

从该物质的UV扫描光谱(见图2)可以确定该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0 nm,以此做为HPLC检测波长。

图2 染料木素的紫外吸收光谱Fig.2 UV absorption spectra of genistein obtained

2.2 HPLC 分析

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的条件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纯度达到98%以上。

图3 染料木素的高效液相色谱Fig.3 HPLC of genistein obtained

2.3 质谱

由质谱可以确定活性物质的分子量为270。

图4 染料木素的质谱Fig.4 MS of genistein obtained

2.4 NMR

该提取物质的C谱、H谱见图5,图6,从图5可以看出该物质的核磁共振峰都处在较低场,说明化合物中的碳都以双键或芳环的形式存在。

13C NMR(MeOD)解析结果 δ:93.38(C-8),98.72(C-6),104.87(C-10),114.85(C-3’,5’),121.91(C-3),123.32(C-1’),129.97(C-2’,6’),153.36(C-2),157.41(C-9),158.30(C-4),162.44(C-5),164.56(C-7),180.83(C-4)。

1H NMR(MeOD)解析结果 δ:8.05(s,1H,C2-H),7.39-7.37(d,2H,C2’,6’-H),6.87-6.85(d,2 H,C3’,5’-H),6.34(s,1H,C8-H),6.23(s,1H,C6-H),由于使用溶剂是氘代甲醇,所以苯环上的C5,7,4’-OH 未显示。

通过综合分析该物质的紫外吸收图、氢谱、碳谱和质谱,以及参考文献[10-13]可以确定该化合物是染料木素。

3 结论

本文用常规的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技术,从发酵豆粕提取物中分离出染料木素,并经UV、MS、1H NMR、13C NMR等多种波谱学方法鉴定证实了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所提纯的染料木素纯度达到了98%以上。从理论上,为发酵豆粕开发成保健食品奠定了基础。

1 Qin WD(秦卫东),Chen XH(陈学红),Ma LH(马利华),et al.Preparation of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Soybean Meal by Aspergillus niger Fermentation.Food Science(食品科学),2010,31:289-293.

2 Zhou JX(周建新),Jia JR(贾继荣),Ju XR(鞠兴荣),et al.Thermal Stability of Antioxidation Activity of Isoflavone Separated from Fermented Soybean Meal.J Chin Cereals Oils Association(中国粮油学报),2009,24(10):33-35.

3 Yu SN(于胜男),Wu F(吴非).Screening of the best enzyme on the preparation of soybean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Sci Technol Food Ind(食品工业科技),2010,31:199-201.

4 Huang J(黄进),Luo Q(罗琼),Li XL(李晓莉),et al.Hyperglycemia Lowering Effect of Soybean Isoflavone(SI)o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Food Sci(食 品 科 学),2004,25:166-170.

5 Li GL(李国莉),Zhao WM(赵伟明),Yang JJ(杨建军),et al.Effects of Soy Isoflavones on Hyperlipidemia Rats.Food Sci(食品科学),2006,27:528-531.

6 Su PM(苏泼曼).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Soybean Saponin.Foreign Med Inf(国外医学情报),2000,21(7):30.

7 Xing J(邢军),Li YG(李友广),Xie LQ(谢丽琼).Study Development and Expectation of Isoflavones in Plants Compounds of Flavonoids.J Xinjiang Univ,Nat Sci Edition(新疆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23:207-210.

8 Watanabe S,Yamaguchi M,Sobue T,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in plasma,urine and feces of men after ingestion of 60 g baked soybean powder(Kinako)1、2.J Nutr,1998,128:1710.

9 Qu LP(曲丽萍),Mi HM(宓鹤鸣),Fan GR(范国荣).The Research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s.J Pharm Prac(药学实践杂志),2006,24(2):69-72.

10 Markham KR.Techniques of flavonoids identification(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技术).Beijing:Science Press,1990:44.

11 Xu RS(徐任生).Nat Prod Chem(天然产物化学).Beijing:Science Press,1997:593.

12 Wang JH(王景华),Wang YL(王亚琳),Lou FC(楼凤昌).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Seeds of Sophora japonica L.J Chin Pharm Univ(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1,32:471.

13 Huang SY(黄胜阳),Tu PF(屠鹏飞).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soflavones from Trifolium pratense.Acta Sci Nat Univ Pekinesis(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544-549.

猜你喜欢
木素异黄酮豆粕
豆粕:新疫情恐拖全球经济,国内豆粕需求或延迟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工业碱木素不同纯化方法的效果比较
LC-MS测定黑豆中异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天山岩黄芪中4 种异黄酮
乙醇木素的提纯研究
HPLC测定芪卫颗粒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
葛花异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