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之群体体系研究

2012-09-25 02:35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学友大学校园任课教师

任 涛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探讨,多从文化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层面来解读和分析。以文化学的视角,表征大学校园文化含量的高低与多寡,所谓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个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的文化有机结构[1]。在社会学的视角中,大学校园文化被界定为:存在于大学这个特定社会内,以校园群体为主体,通过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作用,在群体的校园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亚文化形态[2]。在教育学的视角中,校园文化氛围等同于校园文化,认为校园文化氛围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3]。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群体关系的一种重要属性[4]。

在大学校园里,全体师生员工有共同的生活空间,面临相同的客观环境。这个相对稳定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就会逐步形成某些相似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信仰、作风、规矩、习惯。因此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是由组织、群体、行为、制度和环境五大体系密切联系、相辅相成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所谓组织体系,包括校、系 (院)、班级、宿舍及各级社团组织等机构要素。群体体系是指大学校园里的各种人群,包括校长、系主任系书记、辅导员 (班主任)、任课教师、学友(学长、同学、舍友)等五类成员。行为体系亦可细化为各类学术及文化讲座、各类社团活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校园活动、师生课外交往活动以及图书馆利用行为等五大行为要素。制度体系是由学校的制度条文等法律形态和组织管理形态构成的显性文化与校训校歌等构成的隐性文化的相结合,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二是充分体现办学思想的校训系列;三是学校的管理部门职责、具体的管理制度,如学生管理制度、奖学金制度等。环境体系属于物质文化,包括学校外在物质环境的设计、建造以及包含的人文思想等要素。由于人创造和享受着文化,对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群体体系是维持五大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元素,其所发挥的主体作用使得校园文化氛围的构成如组织、行为、制度以及环境等体系的建设得以实现。本研究试图对群体体系的社会功能及影响力进行分析,揭示群体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阐明对策,为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借鉴。

本研究采取了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的研究样本为在福州市的部分党政机关、高校、研究机构、部队、医院、银行、外企及其他事业、企业单位工作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的毕业生400人。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收回395份,其中无效卷4份,有效问卷为391份。访谈对象为在福州市工作的重点高校 (2005年综合排名在前37名的研究型高校或确定为第一、二批 “985工程”的高校,含个别其他高校毕业且担任一定职务的)毕业生26人。回收问卷和访谈结束后,利用 (SPSS13.0)对数据和内容进行汇总分析。

一 大学群体体系概述

所谓大学群体体系,是指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各种人群的总和。通常是指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并且可以将这两大群体细分为校长、系主任系书记、任课教师、辅导员 (班主任)、学友 (学长、同学、舍友)等。群体体系是确保五大体系正常运行的支撑体系。例如,组织体系任何一要素发生作用都离不开群体体系,组织体系必须通过组织成员产生行为、发挥作用;任何一种行为体系的发生都离不开行为主体,也就是群体体系;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都需要群体体系实现;任何一种外在的物质环境的建设以及外部环境所蕴含的大学文化的传承和精神诉求更是离不开群体体系。群体体系的构成要素对文化氛围的影响是深刻的,其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校长是大学的符号、象征,能够通过创新的办学理念,影响学校的发展并进而间接地影响学生。

(2)一些专业知识渊博而又富有人格魅力的任课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学术思想、理论以及为人处事风格对学生在理论知识、思维模式以及为人处事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3)系主任、系书记以及辅导员、班主任能够通过自己在学术和人格方面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4)学友关系形成的校友纽带对个人事业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 大学群体体系的社会功能

理论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文化系统”提供了共享的有意义的符号,从而使社会行动者能够相互沟通。文化系统定义了一个社会角色及其期望的模式化或制度化体系,并借助这些价值与规范来引导社会中个体的行动。当文化提供了塑造社会角色行动的价值与规范时,它在社会学意义上就是至关重要的[5]。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的文化符号体系,犹如群体体系塑造了大学生行动的价值与规范,而大学校园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通过一定的文化创造活动,使生活在校园的学生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心理、行为方式乃至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主导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学生心灵、性格的塑造,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完成[6]。群体体系对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教师的学术思想以及他们的为人处事风格对学生的影响。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最喜欢的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影响 (见图1)从大到小依次为治学、为人、做事、个性、其他。其中,治学被选253次;为人被选179次;个性被选117次;做事被选114次,其他被选17次。也就是说被调查者认为任课教师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治学和为人两个方面。

图1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访谈时,许多被访人认为任课教师的影响力最大,并且认为任课教师的治学方面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和实际应用价值。如媒体工作者W先生认为任课教师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对他的实际工作影响很大,一位高校副教授Q先生认为导师对他教学理念的形成影响颇大。

第二是学友关系形成的校友纽带对毕业生自身的发展影响比较大,也就是在做事方面影响较大。例如,某金融系统的部门负责人H先生提到,他目前将近25万年薪职位的获得得益于母校校友的力荐;省某行政管理单位办公室秘书L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强调说自己工作调动的来之不易,完全得益于高中乃至大学校友的鼎立帮助;某通信行业的部门负责人L先生认为学校牌子对毕业生工作有一定影响,在同等条件下,领导对自己的校友会给予更多的机会(如图2所示)。学友在为人和做事两方面影响较大,其中为人被选206次,做事被选184次。

校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作为中国教育产业唯一一个在美国挂牌上市的公司,最初就是由几个北大校友创立起来的。曾任该校副校长的包凡一即是该集团总裁俞敏宏的同班同学和宿舍舍友。他在一次新东方学校的讲座中认真地总结道:“……所以,同学们,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你们现在一定要好好珍惜和roommate 以及classmate的关系……年轻时候尤其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同学朋友们,将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人生资源,会影响甚至决定我们一生的奋斗——瞧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成功例。”[7]新东方创业的元老们正是依靠那种深深的北大情结和学友网络以及共同为理想和事业奋斗的精神走到一起来,开辟了一个教育新天地。

图2 大学时代学友的影响

三 大学群体体系各要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

在目前群体体系诸要素中,对中国大学生思想及其他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友群体,而非教师群体。诸要素中,按照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学友、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系主任和系书记、校长。学友群体影响力最大的原因:第一是学生中独生子女的个性化特质形成了他们打破个人崇拜、不屑权威的特征;第二是资讯技术发达,打破了学校教育及教师在传授中的垄断地位;第三是大学扩招之后,教育竞争日益激烈,高校任课教师的压力较大,责任心因人而异,教师群体作用有一定缺失。

《细读美国大学》中,美国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时代对大学生思想及其他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同学。”我们认为产生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在于西方人普遍尊重自我,强调个性,不崇拜权威,这时交往频繁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就甚为显现。特别是美国多元化的办学理念使得美国高校生源丰富多彩,从而形成特有的 “同学影响力”。访谈中,有观点认为国外大学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同学之间的影响并非只是为人处世,还反映在平日的治学。也就是说,西方人除了不崇拜权威和生活丰富多彩以外,西方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进而导致同学的影响力最大。下面将从两个变量加以分析。

表1显示:对于大学生而言,从校长、系主任系书记、班主任辅导员到他们的学友,其影响力是趋强的。校长一栏的均值为2.06,属于 “没什么影响”;系主任系书记的均值为2.62,影响力趋向“一般”;班主任辅导员均值为3.01,影响力为 “一般”;而学友的均值最大,为3.62,趋向 “较有影响”。考察群体各要素影响力的离散程度,发现学友一栏的标准差值最小为0.998,表明其离散程度最小,选项更为集中。

表1 群体影响力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借鉴问卷中 “您认为大学时代对您的思想及其他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谁?”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选择学友的占58.06%,选择任课教师的占14.58%,选择班主任辅导员的占14.32%,选择系主任系书记的占3.32%,选择校长的占1.28%,选择其他项的占8.44%。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即大学时代对学生思想及其他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友 (学长、同学、舍友)。

图3 大学时代对学生思想及其他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人

但是,我们在做访谈时,却得到另外一点重要的启示,治学严谨、知识渊博的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从访谈情况来看,认为大学时代任课教师对其影响最大的有三种人:一种基本上都是当年学校里的精英分子,学习成绩很好,本科生就跟着导师做课题,显然受到老师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的影响最大。一种是研究生,与导师接触比较密切,受到导师个别指导的机会比较多。一名年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Q先生和一位刚从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L女士都认为影响最大的还是老师。

还有一种就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毕业生,普遍对任课教师的影响感受深刻。一位通信行业部门负责人L先生谈到其父亲 (清华大学50年代建筑学专业毕业生)时常提到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当时的蒋南翔校长和体育老师马约翰。一位大学副教授Z先生认为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上山下乡到基层锻炼过,吃过苦,特别珍惜大学校园生活,对知识非常崇拜,而教师就是知识的象征,自然对教师就非常崇拜。

但同时,他们对普遍选择学友表示理解。谈话中,还有人认为大学里的影响更多地来自于多元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被访人提到了异文化的影响,我们认为他实际上要表达的就是多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在大学里,多元文化的来源正是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学友。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校长查尔斯·爱瑞特指出对于求学时期的年轻人来说,大学的经历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在于课堂和教授,而是有机会离开家庭和父母独立生活,并通过大学得以广泛地接触各种人以及他们的信念、态度和背景。国外做过的一些调查也显示:学会在多元化环境里生存是人们在大学时代获得的最大收益。1986年,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莱特组织了代表美国25所大学的一支65人的研究队伍,评估哈佛及其他各类学校对本科生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莱特的研究表明,大学时代广泛接触来自各种宗教和种族背景的同学,并学会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里生存,是大学生们在大学时代所有经验中感到最吃力同时又是收益最大的体验[8]。

这种研究成果带来的结果是:美国大学倍加推崇的多元化的招生制度。多元化的招生制度形成了多元化的生源,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想、知识构架、宽阔的眼界和多维的处事之道等等,这些为毕业生走上多元化的社会做好了铺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时代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人被说成是他们的同学一点都不为过。

哈佛大学教授里斯曼关于塑造性格的导向问题的论点是:最能影响他人导向者的是同龄群体[9]。也就是说,里斯曼的观点说明了学友这一同龄群体最能影响学生的仅仅是性格问题。而本调查中 “对学生的思想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所以聚焦于 “学友”,我们并非是象美国研究者认为的 “学会在多元化的环境里生存,是大学生们在大学时代所有经验中感到最吃力同时又是收益最大的体验”,主要理由有三个:第一,本调查对象较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代独生子女,崇尚个性,打破崇拜,不屑权威;第二,本调查对象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年代,来自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冲击使得大学生们不再以课堂授课为知识获得的唯一渠道,学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并学习到各种知识、规范和生活方式,打破了学校教育及教师在传授中的垄断地位;第三,大学扩招之后,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力,高校任课教师的压力较大,责任心因人而异。多数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学历、职称的提高上,对学生的付出相对减少,也就是说没有将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知识储备和人格塑造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之间的朝夕相处就为大学生离开父母、家庭而形成的孤寂带来了生活上的依靠和精神上的填充,同学之间的认同感加强了,这时,“同学影响力”就凸显了。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中外大学生们在 “大学时代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并无本质差别,尽管缘由不相一致,但结果 “殊途同归”。

四 当前校园群体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群体体系的共同作用。其中,教师群体的影响力应当是较强的。而本文的调查结果则是被调查者认为在大学时代对自己思想及其他方面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学友,而不是教师。调查还显示,校长几乎没有影响,系主任、系书记以及班主任辅导员的影响力趋向一般。因此,当前在群体体系中,教师群体的影响力缺失得较为严重。

首先是校长影响力的缺失。米尔伯和利伯曼指出,人们所希望的校长角色与现实中的校长角色有所不同。他们认为,“期望中的校长能关照组织中的个人,而现实中的校长一般只关照组织”[10]。访谈中,很多人都说没见过校长,自然谈不上什么影响。他们认为学生本该以自己的校长为荣。校长应该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而现在校长多半是官员,连专才都很难达到,由此造成大学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现在似乎很难找到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出类拔萃的校长。多数人认为校长要有创新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对学校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学生。

其次是辅导员、班主任影响力的缺失。一位高校副教授Z先生认为,当前大学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辅导员。在信息时代,尽管大学生领略知识和接受信息非常快,但普遍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力。这时候,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辅导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大学扩招以后,很多管理制度没有跟进。辅导员大都为应届毕业生,年纪轻,经验少,在学术和人格方面还不能够形成魅力,管不了学生也影响不了学生。

第三是任课教师影响力的缺失。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早年说得好: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位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大学毕业生Q先生认为大学时代应该是任课老师最为关键。大学时代三两个要好的同学经常在一起,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只是增长了人际交往的才能,这种影响的方式不仅在大学,就是在工厂、农村一样会有。如果认为同学的影响力大于任课教师则是舍本求末的。但现在教师中浮躁、功利等行为的蔓延,责任心的缺失,给一代大学生的教育和成才笼罩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这样的教师是无法起到引导作用的。

五 启发和建议

针对当前校园文化氛围群体体系构建的缺失,应强化教师群体的主导作用。教师群体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的动力源和风向标,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的主要依托和载体。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需要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每一所大学形成特色的办学过程,是每一个大学人积极作用的结果。

首先突出校长的核心作用。校长是大学的符号、象征,校长应该是学术权威、教育家、政治家。而目前的干部制度、用人制度并不利于教育家的产生。假如没有蔡元培校长倡导的 “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北大也许就没有今天学术自由的氛围。如果没有竺可桢校长长时间在浙江大学富有成效的工作,“浙大”之 “求是”精神亦不能形成。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塑造,既需要学术权威,也需要管理权威,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在访谈中,Q先生等人认为校长应该要很有激情,很有鼓动力,很有创新思维,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人格力量,很好地引导师生。波·达林在其所著的 《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中指出,校长在以下四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目标取向;二是人本取向;三是自我认识;四是战略眼光。巴黎综合理工学校的校长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对外工作,例如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接待来访者以及拜访别的学校、工业企业和研究中心。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处理内部事物,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关心老师、学生和研究人员,他甚至能记住一部分学生的名字[11]。作为法国精英教育体制的代表,巴黎综合理工学校校长的所作所为应当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其次发挥教师的磁性作用。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中,尽管教师和学生都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者,但在这些人际交往及活动中,教师仍然发挥着磁性作用。教师群体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培育者和传播者,其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实际上是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具体体现。任课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特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几年如一日的老教案,上完课就了事,没有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师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戴尔电脑的首席执行官麦克·戴尔是学生物出身的,自称大学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选过的一门宏观经济课。他说:“那门课教授讲的有一点至今难忘,那就是,你永远不能以常规思维来认识世界。这个世界常规思维的人太多。”[12]

调查结果显示: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任课教师主要是 “专业知识渊博的”和 “教学经验丰富的”(如图4所示);在学生心目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互动的”和 “平等民主的”(如图5所示)。

图4 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任课老师类型

图5 给学生印象深刻的师生关系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能主动接受新事物,在竞争中不断开拓创新来丰富、提高、完善自己。学生期待与教师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他们的内心是渴望与老师进行平等交往的。教师相对学生而言是稳定的、非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他们的治学精神、态度、方法及做人原则等在实际意义上代表了校园文化氛围的主流。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特有的导向作用,以身为范,以德带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首先,教师要独善其身,潜心教学科研,力戒浮躁功利,树立 “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成为 “专业知识渊博”和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权威;其次,师生必须平等民主地进行交往,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平等、有效的方式加以教导,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也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再次,在教育管理上要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尊重教师的各方面需求,使他们有较高的社会荣誉感和较好的工作心态,从而焕发出教师的人格感召力;最后,要加强教师的角色修养,促进教师的社会化。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师生之间的交往既要遵循 “以事为本”,又要强调 “以人为本”,既承担“工具角色”,又发挥 “情感角色”的作用,使教师根据复杂的角色要求和社会期望值去积极调整角色,自觉进行社会化。只有建设一支富于创造性的教师队伍,才能把握住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的主流和方向。

[1]龙 鸣.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J].教育论丛(湖北社会科学版),2005,(7).

[2][6]王 军.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3]张 勤.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剖析[J].科技资讯,2006,(6).

[4]王恒久,李正军.论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结构与功能[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5.

[7]新东方逸闻一则[EB/0L].http://fuzhou.neworiental.org/Default.aspx TabID=3878&InfoID=112955&Setting ModuleID=21093,2006-06-05.

[8][12]程星著.细读美国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169.

[9]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23.

[10][挪]波·达林.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5.

[11]林 一.走进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169.

[13]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14]李树芳,张宏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15]席丽敏.校园文化的现状与提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2).

[16]周武君.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缺失与重构的价值指归[J].辽宁教育研究,2004,(8).

猜你喜欢
学友大学校园任课教师
科学故事 学友动漫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張学友『我醒着做梦』
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