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与整合方法

2012-10-27 00:18薄平平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21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馆藏数据库

薄平平

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 334001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与整合方法

薄平平

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 334001

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等等。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考虑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数字资源进行评价与整合。结合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技术体系、应用平台及数字资源现状,根据高校读者的需求变化,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方法和整合方式。

数字资源;评价方法;整合方式

前言

对不断出现的种类繁多的数字资源,一方面图书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建设经费,通过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数字资源评价体系,从而在数字资源的构建中选购适合、利用率高、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数字资源;另一方面怎样对多种、异质、异构的数字资源进行集成与重组,采用何种方法将大量现有的异构系统及庞杂资源重组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统一提供和便于使用的整合环境,就成为所有正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的图书馆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校图书馆首要任务是系统而有效地组织各类信息资源,以满足教学和科研所需,在此背景下利用数字图书馆平台如何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效能和价值,提高数字资源的服务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开展数字资源评价和整合方式的研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1 数字资源评价的现状

互联网从发展到现在,其中充斥了大量的免费资源,它们来源各异图书馆和读者在利用这些资源时首先会考虑到它的真实性、权威性和科学性等。数字馆藏评价就是对数字馆藏的质量和价值进行分析,并依据某种标准对图书馆中数字资源服务体系的功能及其发挥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检测和评估。

1.1 国外数字资源评价研究现状

国外对数字资源评价研究起步较早,代表性研究成果有: ISO2789 附录A 电子服务使用评价指标体系; EQU NOX数字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及ARL E-Metrics电子资源使用评价体系。

1.2 国内的情况

就目前看来,国内图书馆界对于数字资源的评估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资源进行具体的比较,另一种评估的方式是在《电子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一文中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给出了电子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使用情况、价值与成本核算、出版商/数据商服务、存档六个方面的评估内容和指标。

2 数字资源整合的现状

伴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以网络数据库、数字期刊及电子图书为代表的数字资源数量越来越多,但不同的数字资源往往都有独立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和发布系统,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给读者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造成了困难。

2.1 国外数字资源整合现状

国外数字资源整合起步较早,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在OPAC、网络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等资源的导航及整合检索等方面。目前数字资源整合的研究热点是利用本体进行语义层的整合。

2.2 国内数字资源整合现状

国内数字资源整合最近两年才刚刚开始,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图书馆对馆藏资源进行整合方法主要以建立独立数字资源整合平台为主。国内一些公司已经开发了一些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如清华CNKI公司的整合系统,TRS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整合门户等。

3 高校信息需求变化及对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要求

3.1 高校信息需求变化

高校读者对信息需求在信息的查询过程中并不是静态存在、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要形成与高校读者的动态交互[图1]。

图1 图书馆与高校读者的动态交互

3.2 现实数字资源的选择

对图书馆来说,在引进数据库时首先要让各种层次的读者,特别是相关学科的读者参加试用,在试用期间对数据库进行评价,在对数字资源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选购。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馆藏数字资源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及数字资源存储与利用条件三个方面:

3.3 虚拟数字资源的选择

根据网络信息资源产生、组织、传递与使用的独特性,在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时主要应从权威性、可靠性、时效性、独特性、稳定性、费用合理性、格式通用性七个方面考虑。

4 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评价方法与整合方式

4.1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价方法

在对数字资源进行评价时主要涉及数字资源内容、检索系统及功能、数字资源利用情况、提供商服务、数字资源价值与成本核算五个方面。

4.2 数字资源整合方式

目前数字资源整合方式主要有:基于OPAC资源系统的整合、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基于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的整合、基于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整合。

5 我校数字图书馆现状

图2 数字图书馆技术体系结构

我校图书馆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实现了部分特色馆藏有效介质文献数字化、外购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搭建图书馆网站,为我校人员提供多途径、快捷的数字化文献信息的检索与服务。我校图书馆在建设专业数字图书馆上从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层面是技术的层面,即在一个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之上建设资源与服务集成的数字化业务管理系统;其次是数字化资源系统,也就是将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数字化和外购专业数据库进行科学配置,便于联机检索和文献传输利用;第三个层面是服务,先进的技术为完善与创新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三个层面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以读者为中心,为促进我校的知识创新提供服务。

5.1 我校数字图书馆技术体系

我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系统结构是基于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的信息产生及利用流程来设计的,应用系统总体结构[图2]。我校图书馆根据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和功能需求,资源的存储和管理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资源数据库服务器以大型数据库(如MS SQL)等为底层数据平台,主要管理数据的目录、索引、全文、图像、视频等。客户端安装资源制作模块,完成资源的数字化和上传任务。

数据资源的检索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Web服务器配置了Web发布系统和标准网络协议,服务器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来描述和组织信息,并传递到客户端的浏览器,实现了以我校园区网(Intranet)为操作背景的超文本/超媒体的数据存取。

5.2 我校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应用平台

我校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系统结构是基于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的信息产生及利用流程来设计的,应用系统总体结构[图3]。

5.3 我校数字资源状况

近年来,随着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和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我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馆藏资源建设中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5.3.1 我校购买的数字资源

2005年至2009年我校购买数据库种类有:万方数据、清华同方(知网)、人大资料、人民日报、博看期刊、台湾科学期刊、方正数图、超星图书、网上报告厅、银符考试平台、中宏教研、外文资源包括:Ebsco、Worldscinet、Springer、万方外文文献等。

我校图书馆作为综合性学校的图书馆,经过几年来在购买数据库资源的实践与探索,认识到资源建设中应以中文数字资源的采购为重点,要保持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对于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数字资源坚持连续订购,并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长期保存。

5.3.2 我校自建数据库资源情况

2005年,我馆开始建设“朱子研究”数据库,朱熹是南宋时期集理学之大成者,是中国文化史上继孔子之后最著名的思想家。朱熹祖籍上饶,我馆利用本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收集图片资料、图书资料、网络资料等形成我校独有的研究朱熹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包括朱熹生平、遗迹、著作以及海内外朱子学研究成果,以题录、文摘、全文、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在网站上发布。数据库建设标准采纳《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元数据标引格式规范、文献著录的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实现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2007年数据库建设完成,拥有数据量近千条。

5.4 注重对原有资源、新增资源及自建数据库进行整合

根据我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我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整合过程中我们要优先对本馆原有的数字资源加以整合。我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收集本着追求“小而精”的发展模式,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力争为广大师生提供更符合我院科研需要的各类数字资源,同时,又为以后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新增数字资源是图书馆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新资源为图书馆资源整合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新数据库的调整数字资源的结构,另一方面对重点科研领域或新增科研领域进行合理的配置。第三方面在整合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自建的特色馆藏数据库的整合。

总之,数字资源评价与整合是基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日益增多,为解决合理使用经费购买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孤岛”和“数字资源超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念和方法。通过对资源进行评价和整合,可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对我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对异构资源的利用率和访问速度。我校通过数字图书馆建设,盘活了各种类型、载体的馆藏资源,并将各自独立的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到了统一的数字图书馆门户上,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了“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图3 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总体架构

[1]范小华,谢德体,龙立霞.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8, 52(10):74~77

[2]刘晓娟.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图书馆理论与实,2007,(1):63~65

[3]杨邦伟.高校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整合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3):200~202

[4]徐革.电子资源评价之重要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77~96

[5]索传军.论数字资源评价/评估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9~82

[6]李亮先.数字资源的评估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1):24~27

[7]何朝晖.共建共享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2):13~19

[8]曹海峰.对集团采购数字资源费用的思考.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27~29

10.3969/j.issn.1001-8972.2012.21.065

薄平平,女,出生年月:1959,11,29,职称:副研究馆员,工作状况:从事阅览室服务工作,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和数字资源,工作单位:上饶师范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馆藏数据库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