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水化站地下水温资料的简单统计分析

2012-11-27 08:25刘保华魏汝庆陈其锋李月强冯恩国连凯旋
华北地震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聊城水温水化

刘保华,魏汝庆,陈其锋,李月强,冯恩国,连凯旋

(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精度数字化水温仪在地震台站的普及观测与应用,使我国地震井水温动态观测取得了很大进展,是地下流体学科的重要观测项目之一。水温前兆方法是通过研究地壳浅层的热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来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一种科学手段。地震水温前兆异常具有显著的短临前兆特征和较强的映震能力[1]。我国目前已积累了一大批可信度较高的水温前兆异常震例,如:1988年11月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1993年青海共 和6.0 级 地 震、1996年 云 南 丽 江7.0 级 地 震、1989年和1991年山西大同2次5.8级地震、1998年河北张北-尚义6.2级地震等[2-5,16-17]。

聊城水化站于1998年9月开始数字化水温试运行观测,2000年1月1日正式观测,但1998—2002年的观测系统不正常,没有积累到可靠的连续观测资料,从2003年1月至今,观测系统运行正常,观测数据连续可靠,动态背景较稳定,已积累了9年多的宝贵资料。面对文献报道的大量可信度较高的水温异常震例,聊城水化站的水温资料是什么情况呢?它的动态特征怎样?有没有可靠的异常震例?有没有同震效应?目前尚无人研究这些问题。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拟对聊城水化站的水温资料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

1 井区地质条件与水温观测系统简介

聊城地震水化站海拔34m,位于冀鲁豫3省交界区著名的聊(聊城)—考(兰考)深大断裂带的北段(图1)。该断裂带走向NNE,倾向SW ,倾角30°~60°,总长360km;断裂带为张性正断层,早期具有左旋扭动性质,新生代以来转化为右旋扭动性质,兼为垂直运动。该断裂带新生代以来活动相当强烈,断裂之西强烈下沉,发育有下第三系到第四系,厚6 000~7 000m;断裂之东下沉幅度较小,只发育有上第三系到第四系,厚仅1 000~2 000m;断裂带宽5~6km,其内发育有多条平行断裂,呈阶梯状构造。该断裂带现今仍在活动,特别是以南段活动较为强烈,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其中最大地震是1937年8月1日菏泽MS7.0地震,其次是1983年11月7日菏泽MS5.9地震;近期中小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多次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地震危险区或值得注意地区。

聊城地震水化站水温观测井位于水化站院内,该井于1985年5月成井,完井深度为416.40 m。该井揭露的主要是第四系(Q)与上第三系(N)地层,岩性为未胶结到半胶结的细砂、粉砂与粘土、亚粘土互层(图2)。井区水文地质特征之一是含水层与隔水层互层,含水层的数量多达10层以上,其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该井为深井摆测震观测井,全井下设套管,套管长409.10m,套管为无缝钢管,螺接,外径146mm(内径137mm)。成井之后,在套管外围井口以下10.0m 至408.5m 之间填充石灰石粉硝,10.0m 以上及408.5m 以下使用水泥砂浆固井。

图1 聊城水化站区域构造及地震分布图

图2 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井柱状图

该井于1998年8月开始高精度水温动态观测,观测仪器为SZW-1A 型石英温度计。水温探头放置在井口以下258 m(水面下约234 m),通过信号线把探头输出的频率信号传至井口平房观测室内,2005年11月3日改为传至新建监测楼内。2006年12月26—31日,因对测震深井摆进行数字化改造,将水温探头取出,然后再次下入井内,这时探头距井口186m。2010年4—5月因仪器故障,该时段资料做缺数处理。水温观测之初到2002年,仪器与信号线故障较多,观测数据不连续、不可靠,没有积累到有用的资料。经过多次维修、改造与更换仪器后,2003年1月开始,观测系统工作正常,产出的数据连续可靠,可用于震情分析与研究。

2 水温观测资料的动态特征分析

SZW-1A 型水温仪的采样率为1次/min,观测资料每日有1个分钟值文件和1个整点值文件,日均值由整点值计算得出。

图3a是聊城水化站2003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的水温日均值曲线,可以看出,曲线有2个缓升时段(2004年1月—2006年12月,2009年7月—2011年4月)和2 个缓降时段(2003年1—12月,2007年1月—2009年6月)。图3a反映了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资料的多年动态和年动态特征,分析认为,这种变化特征就是当地的实际地温变化特征,因为井孔是用套管封闭的,井中的水不与外界交流,井水温度与井壁外的地温是平衡的。

图3b 是水温日均值的一阶差分曲线,可以看出,曲线非常平稳(个别突跳是干扰引起的),说明观测资料变化平稳,没有突升或突降变化(干扰除外),同时也说明观测仪器和观测资料都较为可靠。

图3c是聊城水化站2011年1月的水温整点值曲线,它反映了水温的日动态特征,可以看出,它属于随机起伏型,其基本特征是测值在一定范围内无规律地高频振荡起伏。

图3 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曲线

3 水温异常与地震关系分析

在本文处理的资料范围内,共有2次水温异常与地震活动有关。表1列出了与聊城水化站水温异常有关的地震目录(据山东省地震局提供的华北地震目录),图1展示了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井与表1中的7次地震分布情况。

第1次水温异常是2005年10月6日出现的上升台阶,该次异常虽然幅度不是很大,只有0.006 0℃,但在日均值曲线上十分显著(图4a);第2 次水温异常是2006年4月19日出现的突跳,该异常在日均值曲线上幅度为0.011 9 ℃(图4c),在分钟值曲线上幅度为0.165 5 ℃,异常十分显著(图4d)。

上述2次异常出现后,观测人员就及时对观测系统和观测环境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没有找到确切的干扰因素,在当时及以后的若干年内,都认为可能是观测系统或观测环境的偶然干扰引起的[6]。现在分析认为,这种解释并非正确。作者分析认为,第1次异常与山东阳谷县七级镇小震群活动有关,第2次异常与河南范县濮城镇ML4.7级地震活动有关。这种解释的依据如下:首先,地震活动引起水温异常的机理是:地震的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影响井点所在区域的应力状况的变化,导致地热场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例如断层活动、裂隙发育或闭锁、岩石热物质性变化、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等),引起井区升温或降温,使水温动态基值变化[7-8,16-18]。其次,阳谷县七级镇小震群共有6个小震组成,发震时间集中在4天之内,震级范围在ML2.0~3.4级(表1)。该震群发生在聊考断裂带的边缘,距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井11~20km,这样的地震活动,其能量足以引起井区的应力状况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井区的地热场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引起井区升温或降温。又因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井全部用套管封闭,井中的水不与外界交流,所以地下深部的热量要传到探头就会滞后。从图4b的分钟值曲线也可以看出,水温是缓慢上升的。同样,2006年4月9日的濮城ML4.7地震虽然距聊城水化站较远,但它的震级较大,况且该次地震与水温观测井同处于聊考大断裂带上,所以此次地震活动也足以引起聊城水化站水温的异常变化;此外,该次地震前,聊城水化站的气氡资料也出现了异常[9]。

也有文献报道过震前水温没有异常,震后出现上升突跳异常的震例。如:云南会泽井在2004年出现的水温突跳异常,就发生在鲁甸5.6级地震(井震距86km)之后[10](图5),其异常形态与本文河南范县4.7级地震引起的水温异常十分相似。

表1 与聊城水化站水温异常有关的地震目录

图4 聊城水化站水温异常曲线

图5 云南会泽井水温整点值突跳异常[10]

4 水温观测资料的同震效应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地震地下流体高精度数字化地热仪的广泛应用,积累的数字化水温观测资料越来越多,同时关于远场大震引起水温同震异常的研究与报道也在逐渐增多[11-15]。那么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资料是否也有同震响应呢?

图6是聊城水化站的水温分钟值曲线,可以看出,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8.0地震和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9.0地震时,没有出现同震响应变化。

在我国的水温观测台网中,没有出现同震效应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例如:据统计[1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时,甘肃数字化水温中段共有8套数据,其中出现同震响应的仅有4套;水温下段共有5 套数据,其中出现同震响应的有3 套。(水温中段指探头位于井下10~100m,水温下段指探头位于井下100~1 000m)。至于为什么有的井孔有同震效应,有的则没有,这可能既与井孔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也与地震发生的构造位置、震级、震中距和井孔自身的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图6 聊城水化站水温分钟值曲线

5 认识与讨论

(1)本文使用的水温观测资料非常可靠,主要依据有2个:①在2008年8月出现大幅下降异常后,曾做过为期2个月的对比观测,结果显示,2套观测系统产出的数据非常一致[6];②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资料在全国评比中曾连续6年(2003—2008)获得第3名的好成绩。

(2)聊城水化站水温观测资料的多年动态为缓升、缓降交替出现型,年动态为缓升型或缓降型,它实际观测到的是当地的地温变化。日动态为随机起伏型,既没有昼夜变化特征,亦没有潮汐变化特征,说明水温观测不受气温和潮汐的影响。

(3)在观测井附近地区(特别是聊城-兰考断裂带上)发生地震活动时,聊城水化站水温资料有一定的异常显示,但本文中的2次异常都出现在地震发生之后,这种现象对地震预报是不利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2个:一是与地震本身的活动特点有关,二是与井孔全部用套管封闭有关。如果有资料证实属于第2个原因,那么今后再选择水温测点时,应避开这类井。

(4)聊城水化站水温资料没有同震响应,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其原因可能既与井孔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也与地震发生的构造位置、震级、震中距和井孔自身的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

[1] 赵刚,马文娟,王军,等.我国地热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及对汶川地震的响应[J].地震研究,2009,32(3):248-252.

[2] 刘伟,胡久常,顾申宜,等.海口ZK26井水温动态特征[J].华南地震,2000,20(1):43-47.

[3]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地震地下流体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5.

[4] 姚宝树.三马坊水温重复性前兆异常的构造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03,21(4):23-29.

[5] 陈沅俊,姚宝树.张北6.2级地震水温短临异常特征[J].地震,1999,19(2):179-182.

[6] 王华,王伟,陈其锋,等.聊城地震水化站水温奇异变化原因的调查与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31(1):84-90.

[7] 鱼金子,车用太,朱清钟,等.北京太平庄井水的强震异常(远兆)研究[J].地震研究,1998,21(1):42-49.

[8] 毛德培,王树明,胡智文,等.大姚地热动态特征分析[J].地震研究,2002,25(1):42-47.

[9] 魏汝庆.一次4.6级地震前的气氡异常变化分析[J].东北地震研究,2007,23(3):52-56.

[10] 张立,赵洪声,刘耀炜,等.云南会泽井水位与水温相关关系及其变异的地震预测意义[J].地震研究,2009,32(3):228-230.

[11] 孙小龙,刘耀炜.苏门答腊8.5级地震引起的水温响应变化[J].华北地震科学,2008,26(1):35-40.

[12] 杨竹转,邓志辉,陶京玲,等.北京塔院井数字化观测水温的同震效应研究[J].地震学报,2007,29(2):203-213.

[13] 曹玲玲,高安泰.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甘肃数字化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地震学报,2010,32(3):290-299.

[14] 杨跃文,夏丽红,褚金学,等.云南丽江井水位与水温对印尼8.5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防灾减灾学报,2010,26(2):36-39.

[15] 陈大庆,刘耀炜,杨选辉,等.远场大震的水位、水温同震响应及其机理研究[J].地震地质,2007,29(1):122-130.

[16] 刘国俊,张文男,杨海祥,等.东郭井水位与水温成组异常及其映震特征[J].华北地震科学,2012,30(1):22-28.

[17] 邱鹏成,赵生生,王永刚,等.2008年大柴旦M6.3地震前井孔水温异常[J].华北地震科学,2010,28(3):39-42.

[18] 盛艳蕊,张子广,张素欣,等.黄骅井水位水温同步反向变化成因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0,28(4):37-40.

猜你喜欢
聊城水温水化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累托石层间水化膨胀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聊城,宛在水中央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新动能,新聊城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