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对策

2012-12-05 02:59蒋志光李姿容黄立成汪世斌钟泽洲
作物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早稻气象灾害

蒋志光,王 辉,李姿容,黄立成,汪世斌,钟泽洲

(1湘阴县气象局,湖南湘阴414600;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410205)

湖南湘阴县位于南洞庭湖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典型的双季稻作区,地处向北开口马蹄形特殊地形的湘北,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如倒春寒、阴雨寡照、5月低温、高温热害、干热风、干旱、洪涝、寒露风等,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常造成水稻减产或绝收[1]。温、光、水因素的显著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2]。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水稻生产气候条件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笔者利用湘阴国家基本气象站近40 a气象资料,通过对近10 a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和强度统计并与前30 a气象灾害对比分析,试图为气象分析预报并指导水稻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1 主要气象灾害的统计标准及危害

表1 水稻生产主要气象灾害的统计标准[3]及危害[1]

2 主要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2 湘阴县水稻生产倒春寒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3 湘阴县水稻生产5月低温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4 湘阴县水稻生产寒露风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5 湘阴县水稻生产高温热害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6 湘阴县水稻生产干热风天气发生时间统计

表7 湘阴县水稻生产洪涝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8 湘阴县水稻生产干旱性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9 湘阴县水稻生产大风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表10 湘阴县水稻生产阴雨寡照天气发生时间及强度统计

3 灾害发生态势分析及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3.1 发生趋于严重的灾害

(1)倒春寒。从表2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40%,比前30 a增加频率10%,其中接近或达到重度倒春寒天气的发生频率为10%,比前30 a增加频率3%;且以4月份居多,在近10 a中占总发生次数的80%,比前30 a中占总发生次数的58%提高了22%。频繁的倒春寒天气对水稻秧田特别是直播田影响较大,如2010年洞庭湖区早稻直播出现大面积烂种死苗,补种时间推迟至4月22日以后,早稻成熟期推迟10 d左右,单产普遍降低。

(2)高温热害。从表5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90%,比前30 a增加频率33%,其中中度和重度高温热害天气的发生频率为70%,比前30 a增加频率47%。对迟熟早稻和中稻抽穗扬花结实影响较大,常造成结实率降低和高温逼熟。如2009年出现的高温热害天气就是造成环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高空秕率的气象成因[4]。

(3)干旱。从表8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80%,比前30 a增加频率40%,其中特大干旱天气的发生频率为20%,比前30 a增加频率10%。特别是三峡截流后,湘江水位急剧下降,2009年洞庭湖平原稻区出现了历史上未见的春、夏、秋旱同年发生,给水稻生产安全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3.2 发生较重且趋于平稳的灾害

(1)5月低温。从表3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50%,仅比前30 a减少频率3%,其中重度5月低温天气的发生频率为20%,比前30 a增加频率10%。由此可见,5月低温发生频率较高,常造成早稻分蘖减少,甚至僵苗不发。

(2)干热风。从表6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70%,仅比前30 a增加频率3%,且比前30 a更集中发生在7月上中旬,频率高达60%,比前30 a7月上中旬的发生频率增加30%,对早稻灌浆结实影响加剧。

(3)洪涝。从表7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40%,比前30 a增加频率10%,其中重度洪涝灾害天气发生频率为10%,与前30 a发生频率相同。但由于三峡截流,科学治水力度加大,对水稻生产的灾害性影响反而逐年下降。

3.3 发生趋弱的灾害

(1)寒露风。从表4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20%,比前30 a减少发生频率20%,其中重度寒露风灾害天气发生频率为0,比前30 a减少发生频率3.3%。由此可见,9月发生的寒露风弱化趋势明显,有利于晚稻安全齐穗。

(2)阴雨寡照。从表10可知,近10 a发生频率为年平0.4次,比前30 a年平1.03次减少0.63次,且多集中于3至4月,集中度75%,比前30 a的同期集中度提高20%。由此可见,此灾害主要影响早稻秧苗生长,对其它时段水稻生长影响不大。

(3)大风。从表9可知,近10 a年平均发生1.1次,比前30 a的年平均4.6次减少3.6次,其中每年5次及以上大风天气的年数频率为0,而前30 a每年5次及以上大风天气的年数频率达43%。由此可见,大风灾害性天气发生频次明显减弱,对防止水稻倒伏,推广机械化收割十分有利。

4 水稻生产防灾减灾对策

4.1 认真搞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

亟待加强农业气象监测设施设备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精细化预报服务,实行短期与中长期预报相结合,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提供适时的或滚动的天气预报服务;亟待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机制,确保气象灾害信息及时传递到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和农户手中,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及时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和发挥农经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和一支人性化服务的农村(乡、村、组)气象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将防灾、避灾、减灾预警信息和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到田间地头。

4.2 积极应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变化

大力推广地膜保护和设施育秧,严格控制早稻直播,确保早稻秧苗正常生长;早稻选用早、中熟良种,严格控制中稻种植面积,避免高温热害天气危害;加强提水设备设施建设,搞好塘坝扩容蓄水、畅通沟渠,推广节水灌溉和节水栽培技术;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适时留住空中的云水资源,提高稻田抗旱能力和抗旱技术水平;适当加大早稻用种量,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提前预防5月低温危害;加强早稻后期管理,保持田间排灌通畅,努力减轻干热风危害。

4.3 不断强化预防气象灾害的宣传和认识

通过会议、媒体、标语、培训等多形式宣传预防气象灾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干部和农民充分认识气象灾害的严重危害,树立超前应对气象灾害发生的思想,自觉学习防灾减灾技术,提高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4.4 努力增强农业灾害保险的覆盖面和力度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水稻生产常常遭遇不可抗拒的农业气象灾害损失,只有积极做好农业灾害保险,才能更有效地减轻灾区农民损失,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承蒙湘阴县农业局研究员李概明提出宝贵修改意见,谨致谢意!

[1]吕爱钦,戴清明,谢年保,等.湖区水稻主要气象灾害与生产补救对策 [J].作物研究,2004,18(1):11-14.

[2]刘建军,沈俊峰,王小玲.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J].作物研究,2010,24(1):73-75.

[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T234-2004.气象灾害:术语和等级 [S].2004.

[4]钟荣华,杨乐清,刘电英,等,2009年环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高空秕率的气象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S1):94-96.

猜你喜欢
早稻气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早稻迎丰收
气象树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