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录只想吸引眼球,必定失去观众

2012-12-22 12:52湖北省红安县广播电视局张剑虹
中国记者 2012年2期
关键词:电视频道眼球电视节目

⊙ 湖北省红安县广播电视局 张剑虹

从几里地外买来的两斤瓜子,老婆不仅自己吃得快还大把送人,男嘉宾因此觉得自己的辛苦没人在乎,哭哭啼啼闹上电视;南北名校毕业的年轻夫妇,妻子不顾丈夫挽留坚持出国,女嘉宾对外场评审一句“没上过大学,你不配说我”,导致评审团与嘉宾对骂。每天晚上,一些情感类电视节目中“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上演的苦命夫妻比“琼瑶剧”煽情,嘉宾讲述“捉奸”比谍战剧劲爆。

“幸福魔方”“人间”“人生”“8090”等情感类电视节目,像电视剧类型片一样,形成一套特定模式,占据不少频道晚间黄金时间。“幸福魔方”2010年1月开播至今,已经3次名列全国自办栏目全天排名第一。不过,情感类电视节目“100%真实”的标榜也遭遇质疑。有观众说:“想哭就哭,想拥抱就拥抱,转得那么快,表演得挺专业”;学者则分析,有的电视就是一个秀,镜头前没有“100%真实”,根本没必要标榜绝对真实。 “忽如一夜春风来,情感节目遍地开”,如今只要一打开荧屏,不是这个电视频道夫妻在争吵,就是那个电视频道情侣在较劲;不是这个电视频道的恋人在互揭隐私,就是那个电视频道的三角关系在互相指责。不管哪一级的电视台,不管观众怎样说,不管舆论怎样评,都把情感类节目当成法宝;不管哪个地方的电视台都把“真人秀”当成妙方。

而且,有些所谓的情感节目完全没有底线,“婚外恋”“三角恋”“多角恋”、初夜、私生子,甚至乱伦都毫无顾忌地走进了荧屏。那些所谓的主人公,无视社会公德,不顾基本道德,不讲起码伦理,怎样能够调动观众情绪就怎样说,怎样可以吸引公众眼球,就怎样编。以暴露隐私为卖点,以迎合低俗为时尚,在欲遮欲盖之间行挑逗之事,在若隐若现之间行吸引眼球之实。

前些时候,我到一家电视台参加了一期所谓情感讲述节目。演播厅内,一个一夜暴富的“大款”,面对主持人和场上嘉宾,大讲特讲他是如何调和原配和情人之间的关系,让她们和谐相处,自己安享“齐人之福”;大吹特吹他是如何兼顾感情和事业的发展,做到外遇与钱财兼得,一跃成为富翁的事。

他的原配和“二奶”,也双双亮相荧屏,争相讲述自己对老公、情人的一片“真情”。讲到伤心处,两人竟当场对骂,污言秽语让人不堪入耳,二人甚至还动起了拳脚。讲到激动处,又哭又笑,好像表演活剧。笔者当时就想:这哪里是做节目?完全是展示丑恶!这哪里是展示情感?完全污染精神!

我始终认为:情感应该是很私人化的,很隐秘的,除了对至亲的人倾诉,对至爱的友述说之外,是难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倾诉的,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中述说的。一个人的情感一旦可以面对公众述说,那么,这样的情感还会有几分真诚在里面?这样的述说还能有几分的真实可相信?这样的节目除了污染社会风气,消解社会崇高,制造思想混乱,颠覆价值观念之外还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只讲吸引眼球、不讲职业理性的电视台又怎么可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没有了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一个电视台又能够走多远?

猜你喜欢
电视频道眼球电视节目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服务与节目的深度融合——少儿电视频道的一点思考
少儿电视频道现状与融合发展途径
电视频道形象宣传片探析
融媒体时代地面电视频道推广新路径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