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治疗80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3-01-22 18:53隋雪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复查

隋雪冬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在临床上应用于该类疾病的抗生素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其耐药性的菌株也明显增多[1-3],为了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临床疗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进行回顾性分析的资料来自于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入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范围为7~15岁,平均年龄为(12.35±3.11)岁,所有患例入院前按照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有患例无其他内科疾病。患例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者48例,白细胞升高者52例,20例合并症状。按照统计学随机数表原则,对进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由于分组方法为随机分组,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类似,疗效结果可比。

1.2 用药方法 所有患例均选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进行静脉点滴注射(药物溶于0.9%的生理盐水中),剂量为根据患者病情1.8~2.5 g,2次/d(早晚各一),连续治疗,治疗5 d后复查,复查内容包括体温、病原菌检查以及是否有其他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规定,复查时体温正常,病原菌检查正常且无其他副反应者视为痊愈;复查病情明显好转者视为有效;无明显好转者视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6.0数据处理软件处理数据,t检验两组患例治疗有效率的显著性差异,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计算细菌清除率,同时检验两组细菌清除率的差异性。

2 结果

根据国家规定的治疗有效的标准,计算患例10 d后回院复查的结果,根据患例恢复情况计算的治疗有效率如表1。

由以上治疗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例治疗有效率均>80%,两组患例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稳定,良好的临床疗效。

两组患例复查时均经过细菌培养检查,去患儿痰液检查,检查结果为治疗1组的平均清除率为92.18%,患例2组的平均清除率为93.36%,二者不具有显著差异性,也进一步说了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稳定,良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本研究所涉及药物头孢哌酮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细菌壁合成[1,2]。而舒巴坦是一种不可逆竞争的的内酰胺酶抑制药,二者联合应用后,可增加头孢哌酮抗的杀菌能力,防止耐药菌对其的耐药作用,从而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另外,对于治疗组失败案例的分析:治疗失败的患儿可能演变为反复性呼吸道感染,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尤其是那些对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一般是由于过敏所致(过敏可以增加呼吸道粘膜的分泌,过多的分泌物很容易使细菌附着于呼吸道,增加感染的机会)。

过敏原因引起的小儿呼吸道的感染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无效,而对于该类患儿的治疗,应该注意对过敏原的回避,如果回避过敏原后仍未好转,尚需应用某些抗过敏药物,对上述治疗效果都欠佳的顽固性过敏的孩子,则应进行脱敏治疗。

[1] 陈崇芝.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液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疗效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23):46-47.

[2] 杨保.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33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322-1323.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勘 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