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3-01-22 18:53赵明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坏疽气腹胆囊炎

赵明诚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中最重的类型,其发生率为2%[1]。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是目前最佳的方法,而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由于创伤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逐渐的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外二科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对收治的32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现将治疗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均为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32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8.4±8.2)岁,病程2~7 d,平均(4.2±2.8)d,基础疾病:高血压6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哮喘3例,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和发热、伴有寒颤8例、查体右上腹部压痛阳性、墨菲氏征阳性,血白细胞1.34×109/L~2.6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13例伴有肝功能改变。

1.2 方法 术前调整患者的心肺功能、肾功能、血糖及血压至符合手术标准水平。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去头高脚低左倾位,使用三孔操作法。经脐切口建立人工气腹。观察胆囊及周围结构,可用电凝钩仔细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游离胆囊,分清胆囊管和胆总管的组织结构,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近胆囊端钛夹夹闭,远端钛夹双重夹闭,切断胆囊管,游离胆囊浆膜层,完整切除胆囊,术中应保持术野清晰,避免盲目操作,术后局部可放置引流管。对组织结构不清,分离难度较大的患者应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抗炎治疗,同时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2 结果

32例患者中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9例,3例患者由于胆囊三角处粘连严重、解剖结构不清而中转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3~5 d,均无胆汁漏、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康复满意。

3 讨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是胆囊炎发展的终末阶段,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差以及合并多种疾病,常常因胆囊穿孔、腹腔感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诊手术切除胆囊是治疗的最佳方法。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和不断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已经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法。在腔镜手术开展早期,曾有报道[3]提出腹腔镜手术建立人工气腹可对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产生影响,而将腹腔镜作为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的禁忌。然而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3],气腹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在术后排出CO2后5 min、气管插管拔除后5~10 min即可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因此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是安全可靠的。因此,采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应当由具有多年熟练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医师进行,尽量缩短治疗和麻醉的时间;其次不能盲目野蛮的进行操作,正确的把握中转开腹的指征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关键[4]。对于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的患者,可在视野清晰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同时在剥离胆囊与肝脏及肠管的粘连时应靠近胆囊侧剥离,避免损伤肝脏和肠管。术后的综合性治疗可有效的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李元君,陈治.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4例报道.重庆医学2012,41(19)1938-1939.

[2] 李洪伟,刘璐庆,肖丹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6):557-558.

[3] Yacoub WN,Petrosyan M,Sehgal I,etal.Predi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requiring emergent cholecystectomy:a simple score.Gas-troenterol Res Pract,2010:901739.

[4] 张茂林,魏飞,高荣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的术前评估.安徽医学,2012,33(5):560-561.

猜你喜欢
坏疽气腹胆囊炎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