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例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2013-01-22 18:53孟庆山唐东方孔长保何建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央区乳头状患侧

孟庆山 唐东方 孔长保 何建鑫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肿瘤直径≤1.0 cm的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1]。MTC病灶小、无症状,容易漏诊,且近年来有发病率逐年增加的趋势,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现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7例MTC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87例,男13例,女74例,年龄16~71岁,平均43.5岁。87例患者均行术前B超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术中确诊79例,术后石蜡切片确诊8例。其中单纯性结节48例,合并甲状腺腺瘤10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9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乳头状癌82例,滤泡状腺癌5例,其中乳头状癌占全组的94.3%。

1.2 治疗方法 79例患者术中明确病理诊断,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其中有12例术前B超提示患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术中亦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加行患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前B超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术中亦未触及淋巴结肿大的患者67例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8例患者系术后石蜡切片确诊的TMC,由于当时是行腺叶切除,因此未再行二次手术,其中1例术后1年2个月出现患侧淋巴结肿大,针吸活检确诊为甲状腺癌转移后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按甲状腺机能亢进行围手术期处理。本组87例患者术后均服用甲状腺片或优甲乐,定期复查T3、T4、TSH,以T3、T4值接近正常值的上限,TSH接近正常值的下限为宜。

2 结果

术前B超诊断为可疑甲状腺癌的有57例,诊断率65.5%,术中冰冻切片诊断 TMC的有79例,诊断率为90.8%。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10年,1例术后确诊而未行二次手术的患者于术后1年2个月出现患侧淋巴结肿大,针吸活检确诊为甲状腺癌转移后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余患者均无复发,存活至今。

3 讨论

由于TMC发病隐匿,约占甲状腺癌的6% ~35%,男女比例1:6[2],本组男女比例为 1:5.69。组织学上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占65% ~99%,本组乳头状癌占94.3%,与报道基本吻合。近年由于高频彩超的普及以及临床医生对甲状腺小结节的重视,微小癌的发现明显增加,目前观点认为,高频彩超所提示的甲状腺结节中的微钙化(砂粒样钙化)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癌(乳头状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文献报道符合率为83% ~90%[3]。本组患者符合率65.5%,这跟超声医师的诊断水平及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彩超下出现2 mm的沙粒样微钙化则为TMC的特异性影像,应高度怀疑。笔者认为细针穿刺对TMC来说相当困难,漏诊率高,而且有风险,本组患者均未行针吸活检。

对TMC的治疗目前仍有争议。有人认为大多数TMC可能长期不进展,对无转移的微小癌不必进行任何治疗,对于甲状腺良性病中偶尔发现的微小癌也不需要再做任何治疗。目前欧美国家对甲状腺癌的切除范围呈扩大趋势,倾向于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这虽消除了潜在癌的可能性,但会使初次手术的并发症增加8~27倍。常规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理由是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率最高,距离切口近,手术操作相对容易,损伤程度低。我们的观点是癌灶局限于一侧者行患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常规行患侧喉返神经旁及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切除,双侧微小癌行甲状腺近全切除,常规行双侧喉返神经旁及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切除,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颈清扫术。这样,基本可以杜绝追加手术的问题,手术不会增加太多难度,即使复发,颈淋巴结转移,也不会为二次手术造成太多困难。但双侧喉返神经暴露易引起喉头水肿,需注意术后患者的呼吸情况。

[1] Baudin E,Travaqli JP,Ropers J,et al.Micro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gland:the Gustave-Roussy Institute experience.Cancer,1998,83(3):553-559.

[2] 叶学红,高力,谢磊.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2):734-735.

[3] 季正标,张晖,等.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血液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7):556-558.

猜你喜欢
中央区乳头状患侧
更 正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
单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单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联合BRAF V600E基因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