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0例诊治分析

2013-01-22 18:53秦逸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6期
关键词:肠梗阻胃肠道腹痛

秦逸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因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炎症而引发肠壁水肿或渗出,以形成动力性和机械性共存的粘连性肠梗阻,临床处理不当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1,2]。本研究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EPISBO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EPISBO患者共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均在18~68岁,平均(45.99±4.10)岁,其发病至手术时间均在3~25岁,平均(8.92±1.04)d,患者均有胃肠道手术史,包括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5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4例,外伤性胃肠破裂修补术或切除术4例,胃癌根治术2例,肠粘连松懈术2例,结肠癌根治术1例,胃十二指肠吻合术2例。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有近期胃肠道手术史,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且有排便,进食后2-3d再次出现梗阻症状;患者肠梗阻出现时间多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并伴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体检发现腹部膨隆,触诊有柔韧感,听诊肠鸣音消失或减弱;X线胸片可见大小不等的多个液气平面及不同程度的肠胀气;部份病例CT检查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边界不清,肠管积气积液,且存在不同程度扩张等。患者排除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内疝等)及继发与腹腔内或腹膜外感染等造成的麻痹性肠梗阻等。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具体为:患者禁食、禁水,并进行持续胃肠道减压;补液、能量和电解质,维持机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全胃营养支持,加强患者营养;早期使用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分泌;酌情使用广谱抗生素,给予抗感染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时,则可经胃管给予中药汤剂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等。

1.4 疗效判定 患者治疗后疗效判定标准为[3]:痊愈: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排气、排便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排气、排便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排气、排便无明显好转。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由临床结果可知,所有患者中痊愈12例,有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肠梗阻缓解时间均在2~15 d,平均为(8.99±1.08)d,1例无效患者转手术治疗后治愈。本组患者均无肠坏死、肠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胃肠道手术创伤导致患者肠壁水肿和渗出,致使肠管间出现广泛粘连,肠蠕动功能等受到影响,致使术后早期出现炎性肠梗阻,常发生于手术后2周以内,临床发病率较高[4]。EPISBO多发生于术后2周内,因此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免延误患者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诊断需依据患者近期胃肠道手术、肠梗阻临床表现,并经体检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排除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或腹腔感染等病变[5]。本研究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愈率高,可有效缓解其肠道梗阻症状,因此,临床可尽量避免手术治疗,以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再次手术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值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1] 刘仁胜,肖俊.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附18例报道).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1):762.

[2] 吴擢友.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3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41.

[3] 辛学永.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6):686-689.

[4] 叶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9例诊治体会.实用临床医学,2009,10(5):17-18.

[5] 任旭光.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诊治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99.

猜你喜欢
肠梗阻胃肠道腹痛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