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3-01-23 07:36啜东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7期
关键词:分化腺癌贝伐卡培

啜东宇

贝伐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能够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作用,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靶向治疗药物[1]。笔者分析了在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中应用贝伐单抗的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治疗于我院的6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可一期切除,且无肝外转移患者,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8~75岁,平均(59.8±7.6)岁,4例为黏液腺癌,8例为中分化腺癌,10例为高分化腺癌,9例为低分化腺癌,15例为直肠癌,16例为结肠癌。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0~74岁,平均(60.9±6.6)岁,3例为黏液腺癌,7例为中分化腺癌,11例为高分化腺癌,11例为低分化腺癌,17例为直肠癌,15例为结肠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癌肿部位上的差异不明显。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前均常规检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肝功、肾功等指标。用药量依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对照组化疗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静脉滴注,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85 mg,滴注时间为2 h;第1天至第14天给予卡培他滨2次/d口服,每天用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0 mg;每3个星期重复上述化疗方案1次,至少保证4个治疗周期。观察组化疗第1天给予贝伐单抗静脉滴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7.5 mg,于90 min内滴完;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的用量及用法与对照组相同。4个治疗周期后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肝脏病灶变化。

1.3 评价标准CR(完全缓解)标准 化疗4个周期后目标病灶消失;PR(部分缓解)标准:化疗4个周期后基线病灶长径总和较化疗前缩小超过30%;PD(病情进展)标准:化疗4个周期后基线病灶长径总和较化疗前增加超过20%,或者有新的病灶出现;SD(病情稳定)标准:化疗4个周期后基线病灶长径总和较化疗前增加不超过20%或者缩小不超过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比较化疗效果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用药4个周期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CR者2例,构成比为6.5%;达到PR者14例,构成比为45.2%;达到SD者11例,构成比为35.5%;为PD者4例,构成比为12.8%;有效率(PR+CR)为51.6%;病情控制率(SD+PR+CR)为87.1%。对照组达到CR者0例,构成比为0%;达到PR者8例,构成比为25.0%;达到SD者11例,构成比为34.4%;为PD者9例,构成比为28.1%;有效率(PR+CR)为25.0%;病情控制率(SD+PR+CR)为59.4%。两组有效率及病情控制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化疗药物方案有多种,很多化疗方案由于严重不良反应导致用药依从性低,影响了治疗效果。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癌症是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化疗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临床上有多种治疗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贝伐单抗的疗效较为确切。贝伐单抗的应用是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贝伐单抗能够将癌肿血管破坏,同时使癌肿的生长延缓,还能够促进化疗药物向癌肿组织中扩散,因而提高化疗药物杀伤癌肿细胞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化疗药物对胃肠道及骨髓的毒性并不会因为联用贝伐单抗而增加,也不会抑制免疫功能,所以具有很好的用药依从性[2]。本实验结果显示,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率及病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因此贝伐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方案可能会成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化疗方案。

[1]林莉,徐建明,王岩,等.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评价.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0):786-790.

[2]崔斐,陈锦章,万骋,等.贝伐单抗联合IFL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12(4):374-377.

猜你喜欢
分化腺癌贝伐卡培
结直肠癌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吡咯替尼对SNU-1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不同类型胃癌组织中钙黏蛋白S100A10表达的影响
80例胃癌患者腹水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
贝伐单抗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2018年第3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卡培他滨单药与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贝伐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研究进展*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