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调研与思考

2013-01-30 23:17祝秀权
淄博师专论丛 2013年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讲授调研

祝秀权,杨 颖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2013年3月,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启动了教学改革立项工程,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在王泽强主任组织带领下开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验。为此,我们对文学院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和大三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调研。调研对象涉及8个班360名同学,共收到有效调研问卷345份。我们通过对调研问卷的细致整理、统计、分析,获得了大量有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的数据,为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古代文学教研室参加教学改革的老师们统一认识,开始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试验。本文结合笔者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把这次调研的结果与思考做一次总结。

一、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调研与思考

在教学模式方面,这次调研的345份有效问卷中,选择“完全使用传统讲授模式”的同学仅有11人。这说明,即使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这种传统的基础性的学科,随着当今知识大量并飞速更新的时代背景下,纯粹的单调的传统讲授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但对于另一方面,“完全更新为多媒体授课”也没有受到想象中的追捧,只有5名同学选择。“以传统讲授模式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最受欢迎,有203位同学选择此项。“以多媒体授课形式为基础,适当结合传统讲授形式”也相当受欢迎,有126人选择。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同学们对传统的讲授授课方式还是认同的,愿意接受的;但是,多样化的试听授课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潮流。这对我们那些年龄较大、习惯于讲授的教师是一个挑战,也对年轻教师是一个提醒和启发。

另外,也有不少同学对“学生自学、老师点拨答疑”,和“老师课前出议题、学生准备、课堂讨论”之类的教学方式感兴趣,这也反映出同学们希望提升学习自主性的愿望。

根据这次调研,我们对古代文学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根据自身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适当合理的话,一堂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比一堂不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依靠传统板书的课,授课的内容和知识量可以增加一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不仅增加了授课知识量,也有利于改变学生不喜欢的授课拖沓散漫的缺点。

二、关于教学内容改革的调研与思考

在教学内容方面,“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优势,对教材重新取舍,并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一项最受追捧,345份有效问卷有209位同学肯定了此项。与之相对比,“客观严谨地遵循教材体系,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一项,只有不到30%的同学认可。但老师太过随意地发挥也不太受欢迎,只有15%的同学对“老师自由随兴地调整教学计划”这一项表示赞赏。与此相关联,调研表中设计了“你心目中优秀的古代文学老师是什么样的”这一自由陈述环节。虽然同学们的陈述五花八门,但通过综合与分析不难看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同学们最渴望的。同学们在描述老师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知识渊博”和“与时俱进”。与这两个词相比,“幽默风趣”“和蔼可亲”等出现的频率仅居其次。

这一调研结果对老师们大有裨益。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也印证了:此次调研所得出的结论都是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和愿望。例如,关于司马迁的生平,几乎所有的文学史和有关资料都认为司马迁的一生大致与汉武帝相始终。但郭沫若先生早就此提出过异议,认为司马迁有可能是被杀害的结局,但郭老的观点没有得到《史记》研究界的肯定和重视。笔者对此话题有所关注和研究,并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认为郭老的结论是有据可循的。于是在课堂上,我向同学们讲授了自己关于司马迁之死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凝神静气地聆听,生怕漏掉一句话,课堂教学效果极佳,也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史记》的兴趣。

高校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因为大学生已经是成人,知识量和知识欲的需求都有所增加。所以高校教师不能满足于只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不能只停留于赏析的层次。这就需要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深度,且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比如《诗经·关雎》的主题,传统的说法是《毛诗序》的“后妃之德”,虽然今人已不大相信此说,但让学生了解这一说法却是必要的;至于其是否正确,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陆游教子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功夫是在教学方法之外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很强的责任感。除了教师自己的学术研究要不断进步之外,还需不断关注自己教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把它们及时补充到教案中,教授给学生。笔者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十余年来,自己的古代文学教案年年都有新的补充和修改,每一次教案的更新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使自己对课堂教学更有信心。记得在讲授陶渊明时,所有教材和有关资料一致认为陶渊明是个超然世外、悠然自得的人。如果我按部就班地照此观点讲授,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有学者2012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认为:“陶渊明的一生,尤其在归隐后,心中始终有着强烈的矛盾与痛苦:他对白首无成的焦虑,对声名的渴求,对死亡的忧惧,始终纠缠在他的内心。所以他不得不借酒消愁,从先贤那里寻求精神上的安慰。陶渊明并非那样的超然世外,悠然自得。”[1]我在课堂上把关于陶渊明的这一最新观点和结论传授给学生,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肯定,收到了很好的反应。又如,关于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大鹏虽然能高飞于九万里的高空,但它也需要借助风才能做到,所以大鹏最终也是庄子否定的对象。但学者对此最新的研究结论是:“庄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逍遥境界,大鹏就是向这个理想境界勇敢进发的追求者的形象。”[2]我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授了这一最新观点,同学们非常兴奋并给予肯定,教学效果极佳。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关心学术前沿动态,把自己和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自己的教学跟上时代,富有新鲜的魅力。这样做固然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大为受益,老师也会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尊敬和人生乐趣。

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感化、熏陶和启迪。高校教师面对已经是成人的学生,要善于围绕优秀文学作品,与学生达到一种心灵的沟通、审美的愉悦,分享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探索、研究所可能有的喜悦、困惑与焦虑,交流对人生、事业、情感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等等。教学活动的最佳境界,或者说最高境界,应该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知音境界。笔者在这方面曾做过一些尝试,围绕着诸如“屈原是否可以离开楚国而出走”“庄子的逍遥人生境界是否有现实性”等话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这些话题的讨论是否有最终结论,或者最终结论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讨论,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次人生观及世界观的交流、沟通与思考。这对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都大有裨益。

三、对古代文学课外阅读的调研与思考

文学的学习,除了课程教学之外,阅读和拓展是反映教学的延展性和深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总量占整个文学阅读的比例”这一问题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在同学们的阅读活动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在345位同学中,回答这个问题的有284人。根据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没有填写具体答案的同学中,有很大比例是极少进行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活动的。结合具体数据来看,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占课外阅读总量的比例小于10%的在345位参与调查者中有70人,而高于50%的也是少数,只有17人。绝大部分同学都在10%-50%之间。其中,占10%的有50人,占20%的有67人,占30%有72人,占40%的有26人,占50%的有24人,这些是比较集中的。从这一结果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是比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但在这看似可喜的结果背后,当我们进一步调查古代文学阅读的内容时,也发现半数以上同学所进行的古代文学阅读基本限于课堂涉及的作品,有20%的同学能够在课堂讲授之外阅读作品选中其它的大部分作品,而真正能够在教材之外认真开展古代文学阅读的学生,仅有73人。可见对古代文学作品延展阅读的引导还需要加强。

在当前古代文学的拓展课程方面,关于诗词和古代文化的主题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也是文学院当前比较重视发展的环节。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朗诵和背诵活动的态度”大部分是积极的,愿意积极参与的有245位,但其中有大量的同学选择了“愿意参与,但担心做不好”,可见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对于古典诗词写作或古典戏曲改编等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同学们也很有兴趣,普遍觉得能提高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不过在成立古代文学兴趣社、创办古代文学内部刊物的问题上,持赞同态度、愿意参与的只有大约40%的同学,群众基础还不是很坚实。

四、选择古代文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调研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指定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愿意选择古代文学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同学有139人,占有效问卷数的41%;不愿意的有111人,占32%;还有持无所谓态度的93位。看得出来,古代文学对学生还是有不小的吸引力。而在不愿意选择的理由中,古代文学太难是比较主流的意见。考研是本科同学走向研究的重要途径,在341份有效回答中,有187位同学保留了考研的选项,其中愿意选择古代文学方向的有51人,而选择其它方向的有136人。在考研方向的选择中,仍然以传统的唐代文学为大宗,其次是明清、先秦和宋代文学。显然,在传统的唐宋热点之外,随着明清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地方文化发展的推动,同学们对近古文化和文学的了解更加深入,兴趣不断增强。

总体看来,本次调查是一次比较深入的教学信息的互动,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则可以通过调查更加了解学生的心态和需求。同学们认真的态度从调查表上的留言可以体现出来。“这样的调查很好,期待能带来真正的变化。”“希望调查的结果能有实际的体现。”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思路并加以操作,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落到实处。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确定的基本改革思路和目标是:(1)运用尽可能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2)更新教学观念,切实落实多媒体教学和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中“满堂灌”的传统,努力使古代文学教学注入更多生动活泼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因素。(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案,去除陈旧的观点,代之以最新的研究成果。(4)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指导,加强背诵、模仿与借鉴的训练,加强研究性论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多写多练,学有所用,在模仿与实践中巩固知识,在模仿与实践中锻炼摸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由此培养学生逐步向研究型人才过渡。

参考文献:

[1]邵明珍.重读陶渊明[J].文艺理论研究,2012,(3).

[2]尹荣方.鲲鹏形象与《逍遥游》题旨[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讲授调研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调研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