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静脉溶栓疗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2013-01-31 20:21秦志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风溶栓脑出血

秦志红

采用静脉溶栓疗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秦志红

护理人员对超早期脑梗死采取静脉溶栓疗法的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因溶栓疗法导致的如脑出血、栓子脱落导致的栓塞等并发症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从而减少因此产生的对机体更大的不良后果,降低死亡率。并采取细致的护理措施, 促进疾病治疗。

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法;病情观察;护理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中风科自1993年成立, 收治了大量的脑血管疾病患者, 呈逐年递增趋势, 而脑梗死占80%。2010年起, 每年收治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患者达900~1000余人次。以往采用吸氧、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 辅以中药汤剂等中西医结合疗法。由于脑血管病是致残率极高的疾病,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虽生命无虞, 虽经后期的康复治疗, 但其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难以全面恢复, 其后遗症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 有的甚至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降低患者致残率, 自2010年开始本院对早期确诊的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患者采用了溶栓疗法, 虽开展例数不多, 仅十余例, 且部分出现了溶栓并发症——脑出血, 但对比其他患者该疗法预后较为理想。在临床上, 护士对于采用溶栓疗法的患者密切观察, 采取积极有效的专科护理, 对促进疾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2]。同时及早发现溶栓后并发症——脑出血, 协助医生及早诊断, 及早采取对症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溶栓并发症出现的严重后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3月~2013年8月共开展静脉溶栓疗法共10例。其中男8例, 女2例,年龄38~60岁。在超早期阶段发病 6 h内, 行CT检查明确脑梗死诊断, 排除既往有颅内出血, 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 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等禁忌证, 患者本人或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9例使用尿激酶100万IU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1例使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80 mg, 先予以8 mg静脉推注, 其余剂量在60 min内持续滴注。

2 结果

在溶栓过程中护士发现1名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增高、恶心呕吐, 立即停用溶栓药物, 紧急协助医生进行头颅 CT 检查, 发现患者出现脑出血。其他3名在24 h出现脑出血。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出现脑出血患者, 积极按照脑出血患者治疗原则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本院中风科一直辅以中药汤剂, 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使用五虫汤加减。出血性中风使用血肿消加减,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对于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好。出现脑出血并发症的患者由于积极治疗, 患者未出现生命危险。

2.1 病情观察

2.1.1 严密观察血压及生命体征变化。使用心电监护仪, 血压的监测并记录:溶栓的最初 2 h每15 min记录1次, 在随后的6 h内为每30 min 记录一次, 此后每1小时记录一次 , 直至24小时。如收缩压≥185 mmHg 或者舒张压≥ 105 mmHg , 应密切观察记录血压变化情况。同时以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率、节律和心电图的各种波幅变化。

2.1.2 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急性血压升高, 恶心或呕吐, 应考虑是否并发脑出血, 立即停止溶栓, 协助紧急头颅CT检查。定时呼唤患者或进行疼痛刺激, 以了解患者的意识状况;观察双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正常。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

2.1.3 观察有无栓子脱落引起的小栓塞, 如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起的腹痛, 下肢静脉栓塞出现的皮肤肿胀, 发红及肢体疼痛,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1.4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 口唇及四肢末端颜色。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观察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 如黑便、牙龈出血, 皮肤青紫瘀斑等。

2.2 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 防止患者着凉并发呼吸道感染;定时进行通风和紫外线空气消毒,防止病房内交叉感染。做好生活护理。

2.2.1 皮肤护理 将患者放置于气垫床上, 做到床单平整, 清洁, 无皱褶, 中单下放置橡皮布, 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对于偏瘫或昏迷患者骶尾部、双侧髂骨、外踝及枕骨等骨骼突出部位放置气枕或气圈。每1~2小时翻身1次, 对于受压部位的皮肤使用红花酒按摩, 防止压疮发生。

2.2.2 眼部护理 双眼或单眼闭合受限者用凡士林油纱覆盖, 防止异物落入;定时涂以0.5%金霉素眼膏, 防止角膜溃疡;双侧眼睑结膜水肿者, 定时用0.25%氯霉素眼液滴眼, 防止感染。

2.2.3 口腔护理 外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 每日3~4次。

2.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尽量采取侧卧位, 平卧位时头应偏向一侧, 以防止舌后坠和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应立即用吸引器吸干净,防止误吸和窒息。

2.2.5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尿失禁或尿潴留的患者应给予气囊式留置尿管, 每4小时开放1次;每日使用1∶5000呋喃西林液250 ml冲洗膀胱1~2次;每日冲洗会阴部1次。

2.2.6 对于昏迷患者, 早期溶栓患者不提倡及早予鼻饲。

2.3 心理护理 对于意识清楚的患者应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患者常出现焦虑及抑郁的心理, 做好解释安慰及鼓励等, 以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稳定情绪, 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早期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较为有效方法。但该疗法的主要并发症是溶栓后脑出血[3]。所以护士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显重要。由于医院开展溶栓疗法时间较短, 开展例数少,经验还不很丰富, 做为医院中风科专科护士, 要做好各项常规及专科护理, 使各项治疗方案顺利进行, 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 也要具备一定的神经内科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 以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协助医生治疗。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贾建平.神经病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R77

A

1674-9308(2013)03-004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3.03.029

133200 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中风溶栓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