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1-31 20:21郭昆鹏赵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企事业职教医药

郭昆鹏 赵变

医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郭昆鹏 赵变

本文从医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从政府及利益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探索建立新型校企共赢的合作模式, 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提高校企合作的成效。

医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

医药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药学教育中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医药职业教育的新型组织形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目前的校企合作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这对医药高职院校的发展十分不利, 建立一种长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是眼下必须要解决的核心课题。

1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1 组织结构过于松散 目前省内多数医药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均属契约型组建模式:以学校某一部门或系部实习就业部门主管, 联合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院等医药企事业单位组建而成。通过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合同, 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 其人、财、物及原法人资格保持独立不变, 其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也不变。学校和企业需共同遵循签订的协议与合同, 在此框架内开展工作。国内大多医药职业院校均采用这种组建模式, 但在契约型组建模式中, 因为成员之间的关系过于松散, 在人、财、物等方面几乎没有相互融合的可能, 不利于医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1]。

1.2 功能过于完备 在医药职业院校的合作中, 校企合作被赋予的功能过于完备, 涉及到医药职业教育方方面面。包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基于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 培养“教学能手型、岗位技能型、行业专家型、企业兼职型”的师资队伍, 推动办学体制创新, 接受学生实习等。如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 优化整合医药职教资源, 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再培训等;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 探索医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本运作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 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在招生、就业、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 实施产学研结合, 与国内外医药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等。但是功能过于完备对于没有法人主体资格、组织结构比较松散的校企合作来说, 容易导致在管理与运行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切入点[2]。

1.3 企业作用过于弱化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培养高质量的医药人才, 为社会服务。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看, 企事业单位处于主导地位, 属于买方市场。如何培养出能满足企事业单位需求的医药人才是医药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但从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可见, 企事业单位的作用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目前建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多数仅停留在完成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

2 深化当前校企合作的对策及建议

2.1 政府层面

2.1.1 加强规划, 突出重点 校企合作若是在制度的框架下组建的, 这类型的校企合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半官方形式的教育资源共享, 政府的角色十分重要。企事业单位要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 必然会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它将会对是否与医药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进行抉择, 而政府享有医药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 可以直接参与校企合作中, 利用政策、制度及本身的权威地位, 规范校企合作过程和内容, 对企事业单位与医药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1.2 建立有效的政府引导机制 就某一类型的校企合作而言, 总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对长远和整体利益的把握, 会受到校企合作的目的、直接利益和自身地位的限制, 如果缺乏正确的导向, 企事业单位就会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企事业单位对多元化利益的追求, 并受场地、人员、资金、利益、安全等因素影响和制约, 不愿意与医药职业院校合作, 如果缺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将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运行、发展和成效。政府在职能转变后, 其社会管理职能更加突出, 可以参与协调校企合作的整体和局部利益, 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之间利益。为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是政府职能部门应尽的责任, 也是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3]。

2.1.3 加大扶持力度, 制定配套政策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应主动参与制定校企合作的宏观政策和发展规划, 研究职业教育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合方案, 研究校企合作的发展内涵和运作方式, 制定教育人才的引进流动政策和教育资源的配置法规, 制定企业参与发展职教的政策, 调动发挥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等。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应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倾斜, 在企事业单位建设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等方面提供较大力度的财政支持, 协助职业院校开辟或拓展校企合作的新渠道和新模式[2, 3]。

2.2 利益层面 在经济已经全面走向利益化的背景下,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需要建立在利益的背景之上。这是因为:第一, 社会的大环境是利益化程度很高的社会经济环境。校企合作是社会环境中各类经济活动的延伸, 活动的规则和形式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第二, 企事业单位本身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建立起来的, 企事业单位单位的各种活动均是用市场化的利益来维系的, 包括校企合作[4]。这样一来,校企合作的组织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行使一些必要的职责, 为企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 以提高企事业单位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可以用市场化的利益运作的方式来进行, 使之通过达到双方共赢的基础上, 得以持续发展。

3 讨论

医药职业院校只有立足医药行业, 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 建立一套行为规范和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以校企合作为载体, 实施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 促进资源共享, 疏通就业渠道, 拓展办学空间, 医药职业院校方能长期生存和发展。

[1]焦树国,张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中国商界(上), 2010(4):151-152.

[2]崔永华,张凯,聂瑞睿.职教集团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职业技术教育,2008,29(1):30-32.

[3]王东.“校企合作”困境的社会交换论解释.职教论坛, 2013(12):19-22.

[4]赵昕.职教集团发展的制度困境与对策.职教论坛, 2013(1):12-14.

G740

A

1674-9308(2013)03-005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3.03.037

4620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企事业职教医药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责任要素及功能分析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进探析
浅谈企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