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部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与信息资源开发

2013-01-31 20:21张颖田杰杨兴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情报工作病防治情报

张颖 田杰 杨兴梅

试论西部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与信息资源开发

张颖 田杰 杨兴梅

本文着重论述了西部地区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建立与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措施。

西部地区;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信息资源开发;措施

地方病学是人类在同地方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发展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分布特点的一类疾病[1]。我国是地方病危害严重、分布广泛、地方病病种较多的国家之一。在深化改革的今天, 地方病防治和科研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开展疾病的预防、监测、控制、科研工作。而文献情报工作是地方病预防、科研的重要环节,更应该把文献情报协作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提高文献信息服务质量,实现资源共享。

1 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网

1.1 西部指的是 陕西、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 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第二,都属于少数民族区域, 存在同样的地方性疾病:①地球化学性疾病: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饮水型地砷病、地方性硒中毒、地方性钡中毒(痹病)等;②自然疫源性疾病:血吸虫病、鼠疫、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等;③地方性寄生虫病:疟疾、丝虫病、包虫病等;④与特定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燃煤型氟中毒、饮砖茶型氟中毒、燃煤型砷中毒、库鲁病(食死人脑所致)、烧热病、(食用棉籽油致棉酚中毒)、肉毒中毒(主要食用自制豆制品和其他发酵食物中毒);⑤原因未明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趴子病、乌脚病等。上述各类地方病中, 我们国家曾纳入重点地方病防治管理的有8 种, 分别是血吸虫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目前, 在这8种地方病中有3种已经不被纳入重点地方病防治管理范围, 包括血吸虫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上述重点地方病是我国主要的地方病, 其病情严重, 危害极大, 病区面积广泛, 各类患者数千万, 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还成为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地方病重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地方病成为拉大东西部差距, 阻碍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由于信息激增,需求多变,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在注重文献情报工作的协作协调。 我国在加强以中科院为首的文献情报系统整体化建设的同时,也注重区域间的文献情报协作建设[2]。 因此,就有必要加强西部地区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共建。协作应由西部地区各省卫生厅牵头,地方病防治单位联合组成并具体负责实施。 其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整体化观念,消除大而全、小而全的地方本位思想, 为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保障;并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交流, 加强地方病文献情报网络建设,发展横向联合,搞好协作协调,实现资源共享。

1.3 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成员应本着平等、互利互惠、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原则, 除了正常的文献情报交流,每年还应定期轮流在各省开展地方病文献情报协作活动, 互通有无, 保证共享文献的完整性、全面性。对地方病的预防、监测、控制等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发扬奉献精神,团结一致。 为西部地区地方病文献情报工作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经济建设等提出可行性建议。加强各地区专业研究部门的协调、避免重复订阅, 加强馆际互借, 实现资源共享,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Internet是实现馆际互借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 开发地方病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措施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文献信息资源为人类提供的知识和方法,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3]。因此,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文献信息资源的拥有量,而是对它的搜集、处理、控制、开发利用的能力和程度[4]。

2.1 围绕地方病的特殊性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西部地区广大群众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预防和减少地方病的危害, 项目实施单位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地方病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 通过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宣传标语、现场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电视、广播台播放预防地方病防治知识;制作预防、控制地方病的宣传电子课件放到网络上等手段和方法, 目的就是让西部地区早日摆脱贫病的落后局面。在振兴西部经济的同时,必须为各地地方病情报人员营造一种努力的、 积极向上的思想心态,并进行广泛性和专题性信息资源的基础性积累。 长期以来,人们对西部地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一提起西部,思想深处出现的就是遍地黄沙、严重缺水、沙尘暴肆掠人间的惨象 。因此,协作网内地方病情报部门应围绕深化改革,广泛搜集与西部地区地方病有关的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历史、社会发展、经济贸易、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生活习俗有关的一切地方病资料,对当前增长最快,最使人们关心的未来科技、 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科学性的预测和判断。编辑出版预防、控制地方病序列丛书,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地方病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 只有控制和战胜疾病, 才能让人民享有美好的生活和幸福。

2.2 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地方病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能力,调动人们利用文献信息的积极性。在西部地区,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例,普遍缺乏捕捉地方病文献信息的意识和接受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应该对他们提供对口帮教与特色服务。让他们知道信息就是知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泉。地方病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好, 就能改变贫病落后的面貌, 走上国强民富的道路。因此,各地方病文献情报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宣传地方病的防控知识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地方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要加强地方病文献情报职能,如果没有地方病信息搜集、加工、传播和提供使用,人类生命、健康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要重视加强地方病病区的人员培训,向他们介绍文献及文献检索知识,使他们能够汲取前人的知识和智慧,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实践中预防和控制地方病的能力, 保护自己及家人的生命和健康免受疾病的困扰和侵蚀。同时,要对各类型读者的地方病防治知识需求进行调研,掌握他们的需求特点,以便有的放矢, 做好开发工作。

2.3 加大区域性地方病情报协作网信息交流,便于加速地方病信息的横向流通,从而适应西部地区地方病所必须的开放式全方位的信息需求。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 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 展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 同样为世界所瞩目, 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但是,科学文化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地方病文献信息需求环境较差,要使西部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腾飞,就要有足够的信息资源作保证。目前西部地区亟待发展的项目很多,国家根本抽不出足够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地方病文献情报建设。因此,更应该加强区域性协作交流:一方面由于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地方病文献情报资源共享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既可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又可避免 “小而全”、“大而全”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建网,区域之间能够互相协作, 取长补短,从而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地方病防治机构通过吸引人才、引进先进的专业学科技术和投资解决改水、改灶、改厕等,既可分工, 又可协同完成。 还应统一编辑地方病期刊联合目录、图书联合目录、资料联合目录,实现跨地区信息资源互借。 另外,还可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以防病、治病为主题的科技情报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两省决策人和国内知名地方病专家参加。这样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宣传教育作用,又扩大了文献情报工作的影响;从而在促进西部地方病预防控制的同时,使西部地方病情报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2.4 加强地方病文献情报人员素质建设,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实现地方病文献情报工作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必须从政治上和业务上来衡量。 首先,要热爱祖国,对地方病文献情报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也具有为事业献身的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和开拓精神。其次,要牢固掌握有关地方病的相关业务和地方病的基础理论,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精深专业知识;具备必须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具备对文献情报的搜集、分析、加工和综合能力。总之,地方病医学信息工作和地方病防治科研工作休戚相关, 息息相通, 地方病医学信息工作者在工作中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 不断提供相关新成果、新方法和新进展, 为推动地方病学科的发展真正发挥其“耳目”和“参谋”作用, 为地方病防治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小结

西部地区在地方病的预防控制中要抓住文献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机遇,加强协作网信息资源建设,发展横向联合。并加大区域间开展各类地方病信息合作与交流力度,相互间进行信息互补,工作交流和学术活动。从而获取和掌握国内外地方病情报工作的最新信息和资料,为西部地区预防和控制疾病服务。文献情报工作网络化是文献情报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文献情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地方病文献情报事业为推动人类生命健康文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曹学义.地方病学导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7:1-3.

[2]白国应.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整体化建设的意见.图书情报工作, 1991(06).

[3]陈敬燮.西部开发与科学精神建设//周光召.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 年学术年会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7.

[4]符福恒.信息资源学.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7:67.

R599 G250

A

1674-9308(2013)03-006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3.03.039

671000 大理,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田杰 E-mail:jietian39@163.com

猜你喜欢
情报工作病防治情报
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第十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长沙召开
情报
情报
情报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曾希圣与人民军队情报工作
交接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