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2013-02-14 17:45
天津护理 2013年6期
关键词:注意力中华新生儿

董 梅

(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 300211)

疼痛是人体受到各种损害性刺激时的感觉反应,常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较低部位的防御和逃避性的反射活动,使人产生不愉快,同时伴有情绪反应。1979年国际疼痛学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 Campbell提出正式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1]。2000年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制定了疼痛管理标准,该标准对促进和发展规范化疼痛管理体系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转变原有观念,变被动为主动,采用个性化、多模式等方案,提高疼痛效果。

1 疼痛刺激对机体的影响

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疼痛既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又是一种保护机制,同时可向医护人员提供疾病信息。术后的早期疼痛会引起患者体内的内源性递质和活性物质的释放,如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引起全身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2]。同时由于致痛和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既可加重原发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肿,又可引起体内激素和酶系统代谢异常,蛋白合成缓慢,组织分解代谢加强,对切口愈合极为不利;疼痛还可使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生活质量和术后康复[3]。

2 疼痛刺激对婴幼儿的影响

疼痛对婴幼儿有着明显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才普遍承认婴幼儿是能够完全感受到疼痛的。

生命初期未处理的疼痛会给新生儿造成生理和行为方面的近期不良影响,还会给发展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4]。疼痛带来的危害深远,甚至影响到脑的发育[5]。临床出现一系列反应主要伴有哭闹和扭曲的痛苦面容、四肢屈曲、内收,对疼痛刺激出现的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及掌心出汗,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颅内压升高。疼痛还可影响新生儿睡眠与觉醒状态、食欲、母婴交流等。反复的疼痛刺激可损害新生儿神经细胞的发育,并引起一系列行为改变。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6]。反复疼痛刺激会改变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降低疼痛阈值,并影响他们将来对疼痛的行为反应[7]。儿童时期对疼痛的不良经历对其今后健康心智的成长和对痛苦的应对能力都会有很大影响[8]。

3 疼痛刺激的早期评估

疼痛评估是疼痛处理关键的第一步,评估不仅可以识别疼痛的存在,还有助于疼痛治疗效果的评价。疼痛的全面评估包括疼痛的强度、性质、部位、开始发作和持续时间,使其加重或缓解因素的详细描述。疼痛的评估工具有很多种,因疼痛是患者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难以用客观指标来衡量,迄今尚无一种行之有效的客观疼痛评定方法[9]。语言描述即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从事先设计好的疼痛描述中选择,又称疼痛形容词表或称疼痛问卷[10]。目前还有多种量表可用于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其中“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可信度高,可用于新生儿的评估。

4 护理对策

4.1 心理疏导 人作为一个身心整体,心理舒适是其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对舒适的最佳感受,只有在心理上满足患者的舒适要求,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身整体护理[11]。尊重并接受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以自己的体验来评判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最喜欢的疼痛术语是全面评估的重要部分。了解患者的疼痛史,可供疼痛评估的行为表现,包括非语言暗示、行为发生、面部表情、行为改变等。对新生儿疼痛进行适时准确预测评估,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管理,不仅可促进好的结局,还将有效阻断疼痛产生的危害[5]。

4.2 音乐可有效的预防疼痛 目前认为术前镇静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慢性疼痛,有报道急性疼痛预示慢性疼痛,因此治疗急性疼痛可很好的预防慢性疼痛[12]。慢性躯体疼痛与失眠症状恶化,更多的日常不良后果以及更多的慢性失眠状态有关[13]。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止痛方法,它可通过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呔,儿茶酚胺等物质使疼痛缓解[9]。音乐能影响大脑内啡呔分泌,起到镇静,催眠作用,和谐悦耳的音乐旋律甚至能直接改变早产儿的精神状态,使其产生心理的快感和放松[9]。

4.3 分散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使患者的注意力从疼痛或伴有的恶劣情绪转移到其他刺激上[3]。研究表明,人们在某一时刻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如果把注意力从疼痛或伴有的恶劣情绪转移到某种感兴趣的任务,或从事能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时从疼痛上移开,就能阻断条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而使人感受不到疼痛,即疼痛仍存在[3]。人们是暂时将注意力集中到别的地方,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能减少对有害刺激的神经元反应。生活经验也表明,注意力越集中在疼痛上,疼痛越严重;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疼痛就会减轻,甚至会感觉不到[3]。

4.4 实施疼痛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药物止痛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小剂量、短时间内应用麻醉止痛剂可提高痛阈,改善疼痛反应,抑制不良的情绪和躯体反应,而且不会成瘾,有利健康[14]。疼痛具有个别性,主观资料来自患者的主诉。患者主诉是对疼痛的存在及其强度最准确的描述。有些患者对于应用麻醉镇静药缺乏认识,担心成瘾,刻意忍受疼痛而拒绝使用镇痛剂。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说明镇痛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易产生成瘾性,使其能主动配合正确使用药物,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4.5 触摸减轻疼痛 触摸护理作为一种普通的松弛类型疗法,使患者情绪更稳定,促进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和弹性[15]。对于婴儿抚触,吸吮(安慰奶嘴)也能减轻疼痛感[6]。临床对患者进行触摸护理改善了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使他们身心愉快舒适和放松。

综上所述,临床消除或减轻疼痛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疼痛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及时反馈信息,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1〕 沈曲,李峥.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49-1051.

〔2〕 卿恩明.疼痛与治疗[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86-287.

〔3〕 周会兰,蒋晓莲.分散注意力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39-1141.

〔4〕 倪平,陈京立.母乳吸吮对足月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29-431.

〔5〕 黄云丽,叶永青,黄东明,等.新生儿疼痛影响因素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09-711.

〔6〕 卢林阳.早产儿发育照顾护理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85-87.

〔7〕 刘齐,陈京立.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74-376.

〔8〕 张芳,张琳琪,陈昭兰,等.非药物护理措施对学龄期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583-585.

〔9〕 孙宝谦.中枢性疼痛临床与研究进展[J].中华医药杂志,2008,8(5):412-413.

〔10〕 董加萍.成人疼痛评估与疼痛护理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42-43.

〔11〕 李淳悦.舒适护理在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作用[J].天津护理,2010,18(1):21-22.

〔12〕 刘伟,苏跃,耿万明.胸科手术后慢性疼痛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7):1042-1043.

〔13〕 赵巍峰,姚树桥.慢性疼痛与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5):471-472.

〔14〕 林莉莉,李幸霞,杨晓春,等.疼痛教育对妇科病人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1-52.

〔15〕 刘颖,张春荣.触摸护理在实施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作用[J].天津护理,2010,18(1):5-6.

猜你喜欢
注意力中华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让注意力“飞”回来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