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2013-02-14 17:45张军萱
天津护理 2013年6期
关键词:泵入本例胸腔

张军萱

(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 300051)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extracardiac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ECPC)是将体循环静脉血直接引流到肺动脉的一种右心旁路手术。其中上腔静脉直接与肺动脉连接,下腔静脉通过心外管道与肺动脉连接。该手术适用于不能进行解剖矫治的功能性单心室类复杂先心病,如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大动脉转位等。我科于2012年5月29日收治1例行TECPC术的患者,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19岁,于4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平素易患肺部感染性疾病。本次主因胸闷、气短、体力活动受限就诊。查体:口唇及甲床青紫,杵状指。SaO270%,Hb 17.2g/L,心功能Ⅱ级。听诊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Ⅳ 级收缩期杂音,不伴震颤。双源CT诊断为:单发右位心,矫正性大动脉转位,内脏转位,右位主动脉弓,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

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TECPC术。术中将上腔静脉于右心房处横断,近心端缝闭,远心端与左肺动脉上缘行端侧吻合;下腔静脉于右心房处横断,近心端缝闭,远心端以22号Gore-Tex人工血管与右肺动脉下缘行端侧吻合。术中转机209s,阻断56s。常规安置起搏导线,放置心包、纵膈2条引流管。

患者术后即刻转入ICU,接呼吸机辅助呼吸,20min后清醒,6h后脱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于术后第7日转出ICU。

2 护理

2.1 体位 协助患者保持休克体位;上身抬高45°,下肢抬高30°,以利静脉血回流[1]。TECPC术后,上下腔静脉承担了右心房室的功能,需要较高的腔静脉压力来维持肺动脉的灌注。此体位可使上下腔静脉血液由于重力的作用,更好的回流,以维持肺循环血量。生命体征稳定后,恢复半卧位或平卧位。

2.2 循环系统的监护

2.2.1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的监测TECPC术后,上下腔静脉直接与肺动脉连接,因缺乏右心系统泵的动力,肺动脉的灌注主要依靠较高的CVP[2]。本例患者术日遵医嘱静脉补充白蛋白30g,血浆920mL,并根据尿量补充相应的晶体,使CVP由12mmHg(1mmHg=0.133 kPa)升至17mmHg,最后稳定在15~17mmHg。循环系统稳定后,相对稍低的CVP既可以促进腔静脉血液的回流,又可以减轻外周血管的压力。本例患者CVP维持在12~15 mmHg。

2.2.2 低心排的观察和预防 低心排综合征是TECPC术后最易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心率快、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四肢末梢湿冷少尿等。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本例患者术后应用多巴胺5μg/kg·min、肾上腺素0.03μg/kg·min和米力农0.5μg/kg·min经微量泵泵入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同时泵入前列地尔5ng/kg·min降低肺动脉压。密切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对症处理,注意患者保暖复温,观察每小时的尿量、尿色以及时调整补液量。在ICU期间,患者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2.3 呼吸系统监护 呼吸机辅助通气期间注意使患者保持安静,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2.3.1 呼吸机的设置 患者入ICU后接Drager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参数设置为:呼吸频率15次/分,潮气量320mL,吸入氧浓度40%,压力支持5cmH2O。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原则是轻度过度通气,以较小潮气量和较高呼吸频率,保持最小的肺血管阻力和胸膜腔内压,以保证肺循环血量和心排量。因正压通气易增加气道和肺泡内压力,对肺循环阻力产生负面影响[3],本例病例未使用通气终末正压(PEEP)。呼吸机辅助通气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人机对抗,保证机械通气顺利。

2.3.2 血气监测 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密切监测动脉血气,维持pH 在7.45~7.50,血氧分压(PaO2)大于81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25~35mmHg,即轻度呼碱状态[3],使肺血管扩张,增加肺动脉的灌注[1]。同时注意有无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并及时遵医嘱予以纠正。

2.3.3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吸痰前后均给予纯氧吸入1min,以防短时缺氧造成肺动脉收缩。吸痰手法轻柔、迅速,避免过度刺激引起呼吸道痉挛及肺动脉压力增高。吸痰负压为300~400mmHg。吸痰过程注意无菌操作,严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3.4 脱机后护理 遵医嘱予沐舒坦30mg+爱全乐2mL雾化吸入q8h,翻身拍背q2h,排痰机胸部治疗tid。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预防肺不张和肺感染。

2.4 静脉通道的管理 本例病例留置2条深静脉通道,分别是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首先,上腔静脉输入血制品,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造成吻合口处血栓形成;其次,由于上腔静脉直接入肺动脉,通过上腔静脉补充晶体过快过多,容易引起肺水肿,引起吻合口破裂。因此,术后补液、泵入血管活性药均通过右股静脉置管。右股静脉置入三腔静脉管,一根泵入缩血管药物,一根泵入扩血管药物,一根用于补充晶体。血制品均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右颈内静脉置管主要用来监测CVP,并每2h用4%的肝素盐水5mL冲洗测压管道,以免管道堵塞,影响监测结果。

2.5 应用抗凝药物的观察 血栓形成是TECPC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若发生吻合口栓塞,常危及患者生命。本例患者从术后1日开始每日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根据结果口服华法林1.0~2.5mg抗凝,保持INR在1.5~2.5。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未发现皮肤淤点、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等症状,亦未出现血栓栓塞症状。

2.6 胸腔积液的护理 TECPC术后腔静脉压力增高,周围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胸腔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本例患者于术后第4日心包纵膈引流管的引流量由前1日的100mL增至830mL,第5日通过胸片和床旁超声确诊右胸腔中等量积液。在局麻下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浆液性胸水550 mL。继续给患者以半坐位,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无菌操作,遵医嘱静脉给予血浆、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等支持治疗,提高胶体渗透压,同时为患者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通过以上措施,该患者胸腔积液得到了有效控制,于术后第8日拔除右胸腔引流管,第11日拔除心包纵膈引流管。

3 体会

TECPC术是治疗不能行双心室矫治术的复杂先心病的有效手术方法。该手术在功能上恢复了肺循环系统,但因为没有正常的右心泵功能,所以术后恢复的关键在于保证上下腔静脉血顺利进入肺动脉。术后护理重点在于,通过充足的血容量和降低肺动脉压保持心排量,维持呼吸系统稳定,防止出现并发症。细致耐心的观察与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1〕谢周良,顾以茼,葛振伟,等.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7):14-16.

〔2〕李静,张慧,郭春梅.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53-254.

〔3〕李友金.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14(5):384-385.

猜你喜欢
泵入本例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1”的加减乘除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持续泵入刀口冲洗对于预防封闭负压引流堵管的应用研究
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