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DNA阳性孕妇产后脐带血及乳汁中HBV-DNA载量的检测分析

2013-03-01 01:42赵登贤杨文东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脐带血载量初乳

赵登贤,杨文东

(1、茌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100;2、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447)

HBV-DNA阳性孕妇产后脐带血及乳汁中HBV-DNA载量的检测分析

赵登贤1,杨文东2

(1、茌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聊城252100;2、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447)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阳性产妇产后脐带血及乳汁HBV-DNA载量,探讨胎儿宫内感染HBV及乳汁携带HBV与产妇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选取在产科住院分娩的HBV-DNA阳性产妇149例,采用FQ-PCR方法检测产妇产前血清、产后脐带血和乳汁HBV-DNA载量。结果①选择有HBV感染史产妇304例中149例HBV-DNA阳性,阳性率为49.01%(149/304);②149例HBV-DNA阳性产妇胎儿宫内感染为42.95%;HBV-DNA阳性孕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71.14%)显著高于脐血(42.95%)(P<0.01);HBV-DNA≥1×105组脐带血、初乳及满月乳中HBV-DNA阳性率(61.29%、82.80%、100.00%)显著高于1×103≤HBV-DNA<1×105组(12.50%、51.79%、75.00%)(P<0.01);满月乳中HBV-DNA阳性率(90.60%)显著高于初乳(71.14%)(P<0.01)。结论HBV-DNA阳性孕妇胎儿HBV的宫内感染率及乳汁中携带HBV的阳性率高,与孕妇血清HBV-DNA载量正相关,阻断HBV的宫内感染及减少乳汁携带HBV者,必须有效的降低孕妇血中的HBV-DNA载量水平。

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宫内感染;乳汁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率高达10%~20%,超过1.2亿,其中40%~50%通过母婴传播[1-2],围产期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围产期母婴垂直传播者HBV感染发展结局80%~90%为无症状携带者,但是其确切的传播规律和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宫内感染也是导致婴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是婴儿成长最理想的营养品。若母乳HBV-DNA阳性,采取退乳及人工喂养已成为共识[3]。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为HBV存在和复制的直接证

据。为了探讨胎儿宫内感染HBV及乳汁携带HBV与产妇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我们采用FQPCR方法检测了HBV-DNA阳性产妇产后脐带血及乳汁HBV-DNA载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择在本院住院分娩的有HBV感染史产妇304例,产前采用FQ-PCR方法检测血液HBVDNA载量,据血液HBV-DNA载量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所有产妇均无肝炎症状及体征,ALT正常,全部病例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病毒(如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

1.2 检测项目与方法产妇产前血液(肘静脉)、产后脐带血及乳汁中HBV-DNA载量。采集产妇产前血液及产后脐带血2~3ml,分离血清检测HBVDNA载量水平。采集初乳(产后24h内)及满月乳(产后30d)(注意采前先用温水清洗乳头,轻轻挤出乳汁)各2~3ml,置于无菌干燥管内,于4℃冰箱保存检测HBV-DNA载量水平。以上标本均于12h内进行检测。采用FQ-PCR方法检测,HBV-DNA试剂盒为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PCR仪为美国生产的ABI 7000荧光定量基因扩增分析仪,Backman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Backman高速冷冻离心机。HBV-DNA载量≥1×103copies/ml判为阳性。脐带血HBV-DNA载量≥1× 103copies/ml,即判为宫内感染。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HBV感染史产妇产前血液HBV-DNA载量检测结果及分组选择有HBV感染史产妇304例,产前采用FQ-PCR方法检测血液HBV-DNA载量,149例检测阳性,即HBV-DNA载量≥1× 103copies/ml,阳性率为49.01%(149/304)。据血液HBV-DNA载量检测结果,把149例检测阳性产妇分为1×103≤HBV-DNA<1×105组(56例)和HBVDNA≥1×105组(93例)。

2.2 HBV-DNA阳性孕妇的脐带血与乳汁中HBV-DNA载量检测阳性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HBV-DNA阳性孕妇脐带血与乳汁中HBV-DNA(copy/ml)载量检测阳性结果n(%)

表1显示:149例HBV-DNA阳性产妇产后脐带血中HBV-DNA阳性64例,发生率为42.95%;HBV-DNA阳性孕妇乳汁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脐血(P<0.01);HBV-DNA≥1×105组脐带血、初乳及满月乳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1×103≤HBV-DNA<1×105组(P<0.01);满月乳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初乳(P<0.01)。

3 讨论

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HBV母婴传播的方式有三种:产前宫内感染、分娩时传播(产道感染)及产后水平传播(产后感染),其中宫内感染是最主要的母婴传播方式[4]。因此,研究胎儿宫内感染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案,对控制HBV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报道[5]:胎儿宫内感染HBV的感染率随母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的升高而增加。HBV-DNA是衡量HBV复制和传染性的最可靠的指标[6]。HBV经胎盘侵入胎儿的主要途径是经血和/或细胞传递的方式而通过胎盘实现的,但新生儿脐血检测较胎盘更能客观反映是否存在宫内感染[7],新生儿脐血检测也是反映胎盘屏障功能的客观指标[8]。本文,149例HBV-DNA阳性产妇产后脐带血中HBV-DNA阳性64例,发生率为42.95%,也就是胎儿宫内感染率为42.95%,略高于文献报道的0.9%~40.1%[9]。HBV-DNA≥1×105组脐带血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1×103≤HBV-DNA<1×105组。结果表明胎儿宫内感染率与孕妇血中HBV-DNA载量有关,载量越高其发生率越高[10],孕妇血中HBV-DNA载量水平高低是决定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婴儿HBV-DNA载量水平随母亲血液HBV-DNA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存在呈正相关[9]。因此,阻断胎儿HBV的宫内感染,必须有效的降低孕妇血中的HBV-DNA载量水平。

血液中的HBV来源于肝脏,乳汁中的HBV来源于血液。婴儿吸吮母乳也可吸入含有HBV的血液,HBV虽不通过消化道传染,但当新生儿或婴儿的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HBV就可能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新生儿或婴儿感染。婴儿通过乳汁感染HBV与母乳HBV-DNA载量及母亲有无及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有关[11,12]。采用FQ-PCR方法检测乳汁HBV-DNA载量结果来判断是否母乳喂养是可行的方法[3]。本文,149例HBV-DNA阳性产妇的初乳及满月乳HBV-DNA检测阳性135例,阳性率达90.60%,母乳喂养能增加婴儿感染HBV的危险,为了避免母乳喂养传染婴儿,149例产妇均接受医生建议,采取了退乳及人工喂养。满月乳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初乳,原因可能是,HBV从血液循环向乳汁播散的程度及时间有所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乳汁需求量的增加,从血液渗透到乳汁中的HBV量也在增加,导致HBVDNA阳性率的显著增高。初乳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脐带血,可能是胎盘屏障所致。

综上所述,HBV-DNA阳性孕妇胎儿HBV的宫内感染率及乳汁中携带HBV的阳性率高,随着孕妇血清HBV-DNA载量的升高宫内感染率及乳汁携带HBV者也增高,阻断HBV的宫内感染及减少乳汁携带HBV者,必须有效地降低孕妇血中的HBV-DNA载量水平。有HBV感染史的孕妇应重视产前FQ-PCR方法检测HBV-DNA载量,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HBV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1]刘敏,钟清华,钟水娇.乙肝携带孕妇与新生儿乙肝标志物的表达形式及其胎儿宫内染感率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 515-517.

[2]曾艳梅,张思泉,娄国强,等.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诊断学,2012,15(4):443-445.

[3]马庆海,杨文东,王秀艳.HBsAg阳性产妇血清与乳汁HBV-DNA载量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0):1616-1617.

R512.62;R446.61

A

1674-1129(2013)01-0064-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1.023

猜你喜欢
脐带血载量初乳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脐带血要保存吗
犊牛饲喂初乳好处多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