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人员在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中的作用

2013-04-03 09:42吴世代刘如玉秦崇涛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创新性技术人员

吴世代 刘如玉 林 凡 秦崇涛 黄 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生化教研室,福建福州 350122

生物化学是中医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一直是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主要采用集中式教学模式,学生严格按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以基础性、验证性和重复性为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培养不足、实验室利用率低的弊端日益突显[1]。对此,许多院校纷纷采用实验室开放的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弥补扩招带来的实验课时不足的问题[2]。

与其它类型院校不同,中医院校的生化教学存在课时少,部分专业学生文理兼收,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3]。这些特点给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带来了新的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该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的实践情况,以实验技术人员所发挥的作用为角度,探讨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的特点与情况。

1 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与模式

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实验教学的课外训练和学生创新性科学活动。其中日常实验教学的课外训练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外再练习机会,目的在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学生创新性科学活动是学生组成科研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撰写课题申请书,经实验室专家小组评审,择优资助部分小组进入实验室,以完成课题的形式进行。

为适应上述实验内容,实验式开放采用全面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开放是指在在每个日常实验项目教学周期中,保留实验室相应的设备、耗材,学生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随时进入实验室练习。预约开放主要是针对学生创新性科研小组成员。受资助的小组进入实验室前,应根据其主要实验内容和目的,预约实验室的使用时间和主要使用仪器,经审批后列入日常的实验教学管理程序,以保证实验室的有序运行。

2 实验技术人员在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中的作用

从上述实验室开放的基本情况中不难发现,实验室开放在加强实验室利用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作量的激增。在中医院校中,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是绝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教师承担授课时数多,无大量精力参与实验室开放的日常工作。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作用,是该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实践证明,实验室开放质量的提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实验技术人员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是提高开放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

2.1 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实验室开放进行的首要因素

实验室开放与常规的集中式教学不同。由于课时所限,常规教学通常由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好相关仪器、试剂,任课教师讲解原理、指导操作,同一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内容。而在开放教学,特别是创新性实验过程中,参与实验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不一,整个实验过程都由学生完成。但是让学生成主角,并不等于放任自由,使实验室开放无序进行。作为实验室日常管理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对学生,特别是对创新小组的骨干成员进行入室培训,如实验室基本规章制度的学习、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参与实验的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最大程度上降低不当操作,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这需要实验技术人员具备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此外,做为医学基础学科的热点之一,医学生物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新的实验技术与仪器不断引进。这些变化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从而为实验室开放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2.2 实验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是实验室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材料的保存、仪器的日常维护以及实验环境的管理,是实验室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开放必然引起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创新性科研小组往往有不同的研究材料。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材料的保管加以监督,保证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按规定存放、使用实验材料,避免造成混乱。另一方面,实验室开放带来实验室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大了仪器的日常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为此,实验技术人员要定期检查仪器状态,发现故障及时联系专业人员维修。同时建立、建全大型、高值仪器的预约、使用记录制度。因此,实验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职业责任感是实验室开放顺利与否的重要保障。

2.3 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实验室开放长期、有效运行的软动力

实验室开放主要包括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时间的开放、实验场所和设备的开放。这必然带来管理工作的复杂,极大增加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如果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实验技术人员事必躬亲,必然导致实验技术人员负担过重,实验室开放难以长期有效进行[4]。因此,推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辅助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长期、有效开放的一个基本制度。该校已建立起了实验室主任决策,指导教师为咨询委员会,实验技术人员为日常主管,学生以社团模式辅助管理的一种有效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下,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如实验室开关门、仪器使用常规培训、使用情况登记、实验耗材补充、实验室卫生维护等,维护好实验室开放的正常秩序,避免与正常的教学冲突。这种模式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从原来单纯的执行者,转变为管理者,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执行力和协调、沟通能力,能根据实验室运行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更新相应的规章。

3 结论

实践表明,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动手操作水平的一种可行方式,可缓解实验学时不足带来的一些问题,是大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方向。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确保这一制度有效、长期开展的关键因素。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高校实验室开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1]王金发,何炎明,戚康标,等.“开放式、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创立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6):97-100.

[2]谢小红,包秋燕,鲍日元.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探讨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11(5):41-44.

[3]杨云,张瑜,李奇峰,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案例教学库的建设与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2):60-62.

[4]张跃勤.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与控制系统[J].现代科学仪器,2003(3):64-66.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创新性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PBL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