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诊治探讨

2013-04-03 09:42王晓红张楠楠王晓东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便秘老年疗效

王晓红 张楠楠 王晓东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便秘患者疗效评价分析。方法 对80例老年便秘患者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培养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患者的精神及心理状态;明确病因者采取病因治疗。 结果 临床痊愈56 例, 有效20 例,总有效率95%。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结论 老年病人可根据个人的体质、体力等情况,选择锻炼方法,提高肌力乃至整个机体的紧张度,调节神经功能和加强生理排便功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反射机制。

[关键词] 便秘;老年;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22-02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将排便时间延长、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便过于干硬、有排便困难感觉者称为便秘。大便在每周3次以下,或者排便困难,粪便坚硬或有排便未尽感。便秘治疗要鼓励老人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结肠运动[1]。为了探讨老年便秘患者疗效评价分析。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便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便秘患者,44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60~79岁,平均66岁。排便时间延长, 3 d 以上1 次; 粪便干燥坚硬。伴有引起便秘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系统病变、卧床时间过长、平日活动较小,患有离退休综合征、丧偶综合征等表现。

1.2 诊断

排便费力,有排便感但不能排出,干球状便或硬便,有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3次/周,排便量<35g/d或有25%以上的时间有排便困难;全胃肠道或结肠延长传输时间。慢性便秘至少为6个月病程。直肠指检病人应左侧卧位,将臀部分开,给予排便刺激,观察会阴的上升。查看肛周皮肤有无粪便污染的痕迹,轻轻地针刺或刮搔,检查肛门反射有无异常。在刺激排便期间,还应观察肛门边缘有无开放。消化道造影可明确肠道有无器质性病变,完全肠梗阻患者禁忌钡剂检查。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直肠病变。

1.3 方法

鼓励便秘老人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结肠运动能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膳食中粗纤维成分,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多饮水,每日清晨饮温开水或蜂蜜水300~500 mL,有助于排便;必要时可口服缓泻药物,肛门用药或肥皂水灌肠。由于老年人长期不良的排便习惯,肠壁变薄,灌肠时注意灌肠液适当的压力、速度等,操作轻柔,防止穿破直肠。尽量避免或少用泻药,必要时短期选用缓泻剂。宜选用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其中渗透性泻剂是临床高效、安全的常用药物。目前老年患者中常用的口服通便药有聚乙二醇4 000及乳果糖。避免滥用刺激性泻药,若长期使用可造成肠微生态紊乱,肠动力下降致药物性便秘,甚至可诱发心、肾功能不全等,应逐步将刺激性泻药撤除。此外,开塞露的应用也较广泛。物理治疗运动不便时,腹部手法按摩可促进排便。老年便秘者易发生粪便嵌顿无法自行排出。患者取左侧卧位,医务人员用右手戴手套涂润滑油,轻轻将食指、中指插入直肠,慢慢将粪便压碎后掏出。

2 结果

临床痊愈56 例, 有效20 例,总有效率95%。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3 讨论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1/5经常便秘。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可见便秘致心、脑疾患的病人病情变化,甚至猝死。因此,重视老年人便秘的防治非常重要。老年人食量减少,且牙齿脱落,喜吃低渣精细食物,缺乏膳食纤维,使粪便量减少,在肠内运动缓慢;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尤其是因病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因缺少运动性刺激而无法推动粪便运动;老年人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量减少,胃肠的张力及蠕动能力减弱,腹腔和盆底肌肉缺乏收缩力,肛门内外括约肌肌力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导致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引发便秘。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经常忽略正常的便意,引起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导致便秘。尽管便秘是常见的症状,但给出其确切的概念和定义却很难,由于人们的饮食和排便习惯不同,仅从大便干结和排便次数多少评价是否便秘是不全面的[2]。排便费力,有排便感但不能排出,干球状便或硬便,有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3次/周,排便量<35g/d或有25%以上的时间出现排便困难;全胃肠道或结肠延长传输时间。慢性便秘至少为6个月的病程。为认识慢性便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老年便秘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老年人产生便秘的主要诱因是运动减少、代谢缓慢、肠蠕动减弱、进食少或食物中水分及粗纤维缺乏。无规律生活、精神抑郁、环境变化、服用药物等。或因身体衰弱,营养不良而引发便秘。便秘时,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久,水分因过度被吸收而变干硬、色黑而导致粪便排出困难。同时,因肠蠕动缓慢减弱,肠内蛋白质被分解而腐败发酵,有害物质累积而不能被及时排出,因吸收进入血液,导致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精神淡漠、食欲减退等,使老人的受到很大精神压力及痛苦。严重者因原本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因用力排便屏气而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血管壁破裂,发生急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

因老年患者不便于行动,应有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有合适设计的厕所,尽可能避免用床上便盆。步行时的抬腿动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骨盆耻骨联合肌及肛门括约肌的能力,能步行或慢跑10~30 min/d对预防便秘很有效果。对于活动不便的患者,也可用原地活动代替,如加强腹部和盆底肌肉的运动可增强排便时的力量。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可增加粪便的含水量、促进肠内有益细菌的增殖,使粪便的体积增加,加快肠道运输,增加排便次数。便秘老年患者需要更多的纤维素维持大便的体积和肠道传输功能,因此多数学者推荐老年人应摄入足够膳食纤维[3]。选择药物应以不良反应小及药物依赖性低为原则,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

尽量避免或少用泻药,必要时短期选用缓泻剂。中药有大黄、苏打、麻仁丸、番泻叶等。大部分泻药一般在临睡前服用,同时泻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要间断或更换服用,因许多泻药可损伤直肠黏膜,长期使用会导致腹痛、吸收不良或泻药性结肠炎等。如遇腹痛加重、直肠出血等应及时就医。如服酚酞可有碱性尿使粪便呈红色,不必惊慌。软化剂的作用是能够让水和脂肪渗入粪块,软化粪块,而达到排便的目的,常用的有甘油栓剂或开塞露等,润滑剂可包裹在粪块的外层,使粪块变得润滑。所含水分也不易被肠黏膜吸收,家中最常用的润滑剂是食用香油。因此,在烹饪菜肴的过程中加适量的香油,既可增加食欲,又具有通便效果,可谓一举两得。此外,如果病人便秘,也可以口服10 mL香油,2次/d,达到通便的目的。双歧三联活菌、乳酸菌素片等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广泛被用于临床许多疾病的防治,尤其对肠道的疾病如急慢性肠炎、腹泻和腹胀等的疗效确切。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促进对钙、铁等的吸收,具有一定营养作用,这些额外作用使其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对于顽固性便秘的病人,或当病人粪嵌塞时,各种通便方法均无效,可采用人工取便(手抠)的方法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即用手指由直肠取出嵌顿的粪便或者硬而排不出的粪块的方法。操作时,病人取左侧卧位,下肢屈曲,深、呼吸;操作者戴好橡胶手套,手指涂上肥皂液或液体石蜡,用食指轻轻地插入肛门由浅渐深地抠出粪块放入便盆内。取便完毕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部位,必要时热敷,帮助肛门括约肌回缩。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手法要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以及引起肛门水肿;禁止使用器械掏取粪便,因此法易误伤肠黏膜造成损伤;如果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疲倦等表现时,应暂停,休息片刻,或查找原因再继续操作。

该研究结果显示经临床治疗后痊愈56 例, 有效20 例,总有效率95%。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综上,根据老年病人个人的体质、体力等情况,选择锻炼方法,可以提高肌力乃至整个机体的紧张度,调节神经功能和加强生理排便功能,使恢复正常的排便反射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锡岩.老年便秘如何选药[J].医药与保健,2006,14(3):27-28.

[2] 梁堃.老年便秘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1761-1762.

[3] 赵培英.便秘治疗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91.

(收稿日期:2012-11-14)

猜你喜欢
便秘老年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大黄附子汤治疗犊牛便秘研究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