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3-04-03 09:42温俊生张敏洪曼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温俊生 张敏 洪曼

[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病例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药物和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对尘螨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关键词]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37-02

目前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相对较高,属于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曾有相关研究证实,变应性鼻炎会受到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据统计约有20%~38% 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现阶段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体系大致分为:对接触变应原进行避免、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在这其中免疫治疗为世界卫生组织(WHO) 所推荐的一种唯一对因治疗手段,该疗法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肯定[1]。该研究出于对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展开分组治疗,并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病例,共抽取78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8例,年龄8~57岁,平均(36.7±12.4)岁,病程1~13年,平均(5.6±1.7)年;观察组中有男22例,女17例,年龄6~58岁,平均(37.3±13.1)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5.2±1.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抽取的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对其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药物治疗,在患者出现症状时给予其抗组胺药物以及鼻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从而缓解症状。观察组: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给予患者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注射进行治疗,将治疗疗程分为剂量累加与维持剂量两个阶段。剂量累加阶段,给予患者每周注射1次,15周后疗程过度到维持剂量100 000SQ-U(SQ-U为疫苗标准化剂量单位),而后便开始进入维持剂量阶段,剂量保持不变,逐渐延长注射的间隔时间指导6~8周左右。每次注射后应进行密切的观察,时间不得少于30 min,并对注射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的记录[2]。

1.3 疗效评估

在治疗期间对患者每周进行鼻部症状评分,评分项目主要有鼻痒、鼻堵、喷嚏以及鼻涕等,每项均分为0~3分几个分度,0分者无症状,1分者轻微,2分者中度,3分者重度[3]。

1.4 统计方法

该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为(9.5±2.7),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为(3.4±1.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为(9.6±2.3),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为(6.7±2.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发生荨麻疹1例,眼痒红2例,没有哮喘和血压降低等症状发生;对照组发生荨麻疹4例,眼痒红4例,哮喘2例,血压降低1例。显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据调查尘螨为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一种重要致敏原,其为节足动物门、蜘蛛纲、真螨目、蜱螨科、尘螨属。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并且同人类的生活起居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尘螨体本身、皮屑、卵以及排泄产物等飘散在空气中均能够产生相对较强的致敏性[4]。尘螨一般分为屋尘螨与粉尘螨两类,前者一般在室内枕头、床垫以及屋内灰尘中存在较多;而后者则是主要存在于粮尘当中。曾经有相关研究[5]表明我国粉尘螨主要抗原DerfⅠ以及DerfⅡ的cDNA 序列同Genebank 上已公布的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并且其生物学特性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这一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尘螨的抗原性变化相对较小,欧洲标准化螨变应原疫苗能够用于对我国螨过敏症患者进行治疗[6]。该研究中,对观察组中的39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明确过敏原的情况下应用标准化尘螨疫苗展开了特异性脱敏治疗,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发生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取标准化尘螨变应原免疫法对变应性鼻炎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并且鼻炎的发作次数以及发作的严重程度。该疗法具有起效快的显著特点,患者在接受注射1个月后便能够获得明显的症状改善。这一结果提示在短期内免疫治疗便能够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改善,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对其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宝清,赖克方,李靖,等.广州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11,21(21):46-47.

[2] 陈欢,刘光辉,祝戎飞.武汉地区支气管哮喘常见吸入变应原调查[J].临床内科杂志,2009,21(13):785-786.

[3]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等.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20(17):204-206.

[4]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26(12):246-248.

[5]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0(14):166-167.

[6] 郝敏麒,徐军,钟南山.粉尘螨Ⅰ类变应原(Der fⅠ)的cDNA 克隆及序列分析[J].免疫学杂志,2009,17(22):213-215.

(收稿日期:2012-11-14)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