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2013-04-03 09:42李焕良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防治并发症

李焕良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针对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行相应防治干预,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 结果 术后脑血管痉挛2例,切口感染合并颅内感染1例,癫痫发作1例,脑积水1例。后均经精心护理和治疗后康复出院。GOS评分具体分值为13~15分,随访无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GO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行健康宣教,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针对并发症进行防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并发症;防治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55-02

临床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较为常见,具有较高致残和致死率,在确保手术成功实施的同时加强并发症防治,是确保预后效果的关键[1]。为了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该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的患者,针对并发症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并行相应防治干预,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3~57岁,平均(45.3±2.5)岁。均经DSA检查及CT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进行确诊,其中5例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7例为后交通动脉瘤,8例为前交通动脉瘤。采用Hunt-Hess在术前进行分级,12例为Ⅱ~Ⅲ级,8例为Ⅳ级以上。GCS在入院时评分具体分值为10~13分。

1.2 方法

该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对伤口、瞳孔、呼吸道、神志、肢体肌力及活动度情况进行观察,并了解神经功能有无缺失。与医生就术中情况进行沟通,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行护理对接,以提高整体效果。因动脉瘤有较大的风险系数,临床治疗并不理想,故需加强健康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针对引起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具体操作如下。

1.2.1 血管痉挛观察及防治 病房需保持舒适、安静,对探视人数及次数给予限制,指导患者有效排便,避免用力,情绪保持稳定。对肢体活动情况、瞳孔及神志变化进行观察,若有神经功能障碍、剧烈头痛、偏瘫、失误、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需立即报告并积极处理。对脑血管痉挛、脑缺氧、缺血征兆及时发现。给予5~10mL尼莫地平液静脉泵入,药物用量依据血压情况进行调节。患者若在术后有脑血管痉挛情况出现,需行相关检查,及时救治,呼吸道保持通畅,大脑行有效灌注,避免缺氧,引起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加强观察及监护,避免异常情况发生[2]。

1.2.2 切口感染与颅内感染合并发生防治 严格无菌操作,在术后每天行伤口换药,保持敷料无污染、干燥、清洁,对伤口愈合情况加强观察[3]。并了解血象、体温变化,记录有无脑膜刺激症发生。若患者有切口感染且颅内感染合并发生,需行血及皮下积液等培养,在确定培养结果后,对抗生素行有效选择。保持药物浓度,按量按时给药,对疗效及时观察,做好调整。加强腰穿患者的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量及色泽,行无菌操作,引流量每日需在100~300 mL内控制,依据性状调节。给予切口清创、给予药干预,防止侵渍,疼痛和再创的发生。

1.2.3 脑积水防治 术后呼吸道保持通畅,行积极吸氧,将床头适当抬高,对液体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输入液量加以控制。脱水剂正确应用,并对患者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及时了解颅内压有无增高的症状,在脑积水发生时,立即报告医生,行手术治疗。加强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的焦虑感,肠道功能恢复者行流质饮食应用,避免腹泻、腹痛情况发生[4]。

1.2.4 癫痫防治 给予苯妥英纳片在术前5 d即指导患者口服,术后3d给予丙戊酸钠0.4 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输入应用。并保持病房安静,若患者有癫痫症状发生,需使其头偏向一侧,取平卧位,将口腔分泌物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抗癫痫药物应用。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术后脑血管痉挛2例,切口感染合并颅内感染1例,癫痫发作1例,脑积水1例。后均经精心护理和治疗后康复出院。GOS评分具体分值为13~15分,随访无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GO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有一定的发生机率,为一种脑血管瘤样突起疾病类型,由局部血管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大部分患者以出血为诱发因素,部分患者因动脉栓塞、痉挛,瘤体压迫导致。在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的情况时,易引起死亡事件发生[5]。临床多采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以降低病发动脉瘤的患者破裂突然发生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但若未处理得当,术后多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使患者的生命再次受到严重威胁。故需针对手术中并发症相关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应对方案,行积极、及时的救治,可降低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中,在术后行健康宣教,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护,针对并发症进行防治,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黎志洲,陈汉光,王鹏,等.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32-33.

[2] 唐莎,周莉,刘群,等.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3):214-215.

[3] 傅志坚.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手术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7-38.

[4] 程文兰.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8):150-151.

[5] 孟庆丽,瞿雨英.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2):41-42.

(收稿日期:2012-08-20)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防治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