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差与译者主体性——从哲学阐释学视角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013-04-07 23:05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韦利视域译者

何 芳 周 维

(衡阳师范学院 外语系,湖南 衡阳 421008)

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视角,译者文化身份和主体性得以彰显。自古以来,译者的地位卑微,而今,对译者主体的研究已登上历史舞台。对译者主体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肯定译者的劳动价值,调动译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更可以客观评价译者的劳动,强化译者的社会责任。袁莉指出,主体研究是一个“多少带有哲学和思辨意味的选题,必须借助一个足够成熟且自身极富渗透力的理论体系”(袁莉,2002:402)。这就为哲学阐释学引入翻译主体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契机。

一 国内译者主体性研究现状

翻译领域长期被历史界、理论界和知识界所忽视。直到上世纪50年代,翻译还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刘祥清,2008)。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学者开始进行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杨武能对文学翻译家的人格心理做了探讨,认为“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造的客体。而在这整个创造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杨武能,2002: 5)。袁莉则着重论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再创造过程中主体发挥的客观限制以及译者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她认为“一部译本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主体意识,忽视了这一点,就谈不上解决翻译中的根本问题”(袁莉,1996)。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21)。

二 视域融合、视域差与译者的主体性

伽达默尔在著作《真理与方法》中首次提出“视域融合”理论,认为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多种视域之融合的过程,或者说“视域融合”就是一个视域和其他视域的碰撞和交融,并且在此过程中促使了新事物的产生。伽达默尔阐释学中的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视域包含了从某个立足指点出发和看到的一切。

在翻译过程中,是几种视域的交融才能形成最终的译作。视域差是指与翻译密切相关的各因素的视域之间的差异。其中包括译者视域、源语文本视域、目的语文化视域、目的语读者视域等(朱健平,2009)。

源语文本视域是相对客观的,他不以任何译者的主观视域所左右;而译者对源语文本该如何解释,在这一点上,目的语文化往往有着独特的主观要求和期待。目的语文化作为集体意识,对源语文本所负载的源语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这形成了目的语文化视域,而这种目的语文化视域显然是与源语文本视域所包含的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有差异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到源语文本视域和目的语文化视域的同时,也不得不兼顾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目的语读者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就像是一个即将读到译作的读者群,这个群体的文化观、意识形态以及读者群所期待的翻译效果等等就形成了译者假想的目的语读者视域。一旦目的语文化视域和目的语读者视域形成,译者便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进而影响目的语文本的生成。综上所述,译者视域、源语文本视域、目的语文化视域、目的语读者视域等各种视域的差异将影响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作”,不同的译者面对各种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发挥程度都是不相同的。金圣华说过“翻译的过程是得与失的量度,过与不足的平衡”,她所说的“量度”、“平衡”和“选择”,实际上是赋予了译者以创造地位,也是对译者主体意识的一种肯定(许均,2003)。

三 以《道德经》两英译本为例论译者主体性发挥

例如《道德经》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韦利译文:

He who holding the Great Form goes about his work in the empire can go about his work, yet do no harm.All is peace,quietness and security.

辜正坤译文:

He who holds the great image (Tao), attracts all the people to him.Coming to him and not harming each other, they all live in peace and happiness.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此例中,源语文本注重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之间相互制约,不重语言间的逻辑关系,而目的语文本注重语言间的关联,重逻辑。英语作为一种意合语言,无主句经常出现,更不用说这种两个动作的发出者同时不见的情况了。源语文本视域与目的语文化视域的差异、东西方译者的本身的视域差异就形成以上不同的译本。

在此例中,第一句的主语是“君主”,而第二句的主语则为“臣民”。古汉语注重言简意赅,字字千金。虽然原文中的两句主语不同,但韦利都把主语给省略了。韦利生活在西方语言环境中,而目的语文化视域中的语言也是西方语言,源语文本视域与目的语文化视域的差异造成了韦利的误读,英译时也将以上两句译成一个主语。另外,从目的语读者视域角度看,目的语是英语,读者多半是以讲英语国家的读者为主,虽然韦利期待的目的语读者视域是让西方人多感受东方古典文化底蕴,但韦利理解源语文本时带着西方文化视域,他会用西方语言思维去衡量古汉语,而形成了以上译本;而辜正坤作为中国译者,当然期待西方读者更多地感受到东方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便会在译作中更多地体现古典汉语的语言特点。以上两位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释具有合理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我们应该尊重译者在翻译中的“平衡”和“选择”,应该充分尊重译者创作时主动性的发挥。

四 小 结

本文选取《道德经》韦利译本和辜正坤译本中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用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中的视域融合作为理论基础引申出视域差概念,用来论述译者在解释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一方面,研究译者主体性能唤醒人们对译者工作的尊重;另一方面,哲学阐释学理论为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为文学文本意义的阐释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1]刘祥清.从中国翻译史看翻译的认识及其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8,(3).

[2]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3]杨武能.翻译、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之一[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1996,(3):4-8.

[5]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A].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7]朱健平.视域差与翻译解释的度——从哲学诠释学视角看翻译的理想与现实[J].中国翻译,2009,(4).

猜你喜欢
韦利视域译者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爱心圆
爱心圆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