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县电视台时政新闻写作常见病探微

2013-04-07 23:05曾伯秋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口语化时政电视新闻

曾伯秋

(湘潭广电集团 时政新闻频道,湖南 湘潭 411104)

当前,“新闻立台”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 因此,专业化新闻频道的确立和有效的频道运作是各级电视台新闻立台的基础和关键。而时政新闻作为电视新闻最重要的组成部门之一,以服务好当地的党委政府,为当地的大政方针当好宣传员、吹鼓手为要职,在电视台新闻采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电视时政新闻是电视时政性新闻内容和新闻报道形式的总称,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骨干和主体。因此,电视时政新闻的写作显得尤其重要。从笔者从事十多年时政新闻采编的经验来看,当前我们在时政新闻写作中主要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常存在套话官话空话连篇的情况;二是夸大事实,“假话”“大话”横行;三是照抄文件,罗列枯燥的数据来表达新闻内容;四是书面语言化严重,口语化不突出。在市县电视台中,这些毛病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与当前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格格不入,必须加以改正。

一是经常存在套话官话空话连篇的情况。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电视媒体尤其是时政新闻部门要服务好当地的党委政府,要为当地的大政方针当好宣传员、吹鼓手,要报道好领导的会议、调研、慰问等活动,这点毋庸置疑。但在有关领导的报道中,诸如“市委书记某某某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市长某某某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某某领导冒雨慰问弱势群体,嘘寒问暖”等屡见不鲜。有时双方简短几句对话也会写成“深入交流”;领导发表一下个人意见,就被写为了“热烈盼望”;领导对一个地方的工作作了几个礼节性的表扬就写成“高度肯定”、领导观看演出和展览(哪怕有瞌睡画面),大多也是“兴致勃勃”“饶有兴致”;只要领导下乡或下基层视察,就会冠以“轻车简从”、“风尘仆仆”字样……媒介戏言:“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接见没有不亲自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效率没有不显著的……”这鲜明地反映了新闻写作中的套话官话空话。新闻媒体理所当然应当注重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但问题是,这种写法在市县电视台的时政报道中蔚然成风,不但难以有助于领导良好形象的树立,反而会给广大受众假大空的感觉,以至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危机日益显现。在有关领导的报道中,还存在故意拖拉的毛病,有些领导出席的活动,本来没有多少新闻价值甚至没有新闻价值,但因为领导出席特别是主要领导出席,本来可以作为简讯处理的稿件,最后写成了正稿甚至作为提要稿件播出。

电视时政新闻写作中存在的另一个常见病是夸大事实而成虚假新闻之弊,即 “假话”“大话”横行。一些记者往往不能恰当把握创作尺度,任意拔高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这不仅反映出工作态度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职业道德的问题。笔者从事编辑工作十余年,看到的对事实不负责任地夸张,缺乏依据地夸大的新闻稿件数不胜数。一个例子是:《某某道路竣工通车 解决城区交通堵塞难题》。笔者所在的城市是个老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城区交通堵塞现象由来已久,虽然新修通了一条道路,对于缓解交通压力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要说解决城区交通堵塞难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第二个例子是《我县掀起冬修水利热潮》。笔者曾看到所在城市下属一个县播放过一条水利建设的新闻,新闻中有“我县抢抓晴好天气,大力推进冬修水利建设,到处人头攒动,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施工景象”的报道,但从头至尾看到的画面是工地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施工建设,施工机械寥寥无几。第三个例子是《我县十万经纪人活跃农村大市场》,湖南卫视新闻中心一位负责人曾收到一位县级电视台记者发来这样一条稿件,说该县有十万经纪人帮农民朋友开拓市场,致富增收,后来一落实,该县总共只有50万人口,有十万经纪人肯定不靠谱。另外关于大学生就业、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等事件的不少报道也存在这种问题。此外,在一些稿件中,一些工程、一些项目随意冠以“亚洲最大”、“国内首家”、“全省第一”等头衔,这些消息来源往往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记者自己并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也没有开动脑筋思考,这些做法很明显是不可取的。时政新闻对所反映的新闻事件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不能夸大其词、言过其实,这正是新闻的真实性的基本要求。

时政新闻写作中存在的第三个毛病是照抄文件,罗列枯燥的数据等公式化模式来表达新闻内容,这种现象在成就性报道和会议报道中泛滥成灾,“滥、长、空、公式化”成为最基本的报道模式。电视新闻稿件不是不能用数据,恰恰相反,数据运用得当精到,数据与数据之间用一些过渡性词语加以修饰、装点能给文章添彩,反之数据运用不当、不精就不成新闻稿件了,而只是简单、枯燥、无味的数字罗列,新闻稿件就变成了统计报表或汇报材料。笔者所在的电视台早年曾播过这样一条新闻:“……为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我市加大财政投入,仅2006年就投入4200多万元,新修水泥道路150多公里,使12个乡45各村受益”,稿件到此本就可以了,但记者画蛇添足,在后面又抄上文件的一段文字,讲叙村村通水泥路达到多少,组组通水泥路达到多少,使多少农民出行告别了“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等等,一篇500多字的稿子仅罗列数据就占了近300字,而对于道路建设如何把好质量关、修好道路给农民朋友真正带来哪些实惠很少提及,而且在制作时也没有运用字幕板、矩形图等,十分枯燥,这篇报道简直就成为了工作汇报,极度挑战受众的心理。

时政新闻写作中存在的第四个毛病就是书面语言化严重,口语化不突出。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快速迅捷的独特传播优势,稿件是给受众听的,而不是给人看的,与报纸等相比,文稿更加要求口语化。但在我们不少记者特别是一些刚入行的记者的文稿中,经常看到“从某某某处获悉”“据悉”等字眼,有时稿件中生僻词组很多,而且整篇文稿中充斥着形容词、修饰语,这些现象都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如拙作“你是不是从北京来的呀?”一改起初官话风格,针对受众的心理,采用口语化的标题,最终荣获第十八届湖南新闻奖。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遣词造句要尽量通俗化、口语化,少用华丽辞藻、少进行修辞形容描述,这也是新闻语言大众化原则的表现之一。

上述常见病的产生根源可以从电视新闻本身的特点和外部因素来分析。就前者而言,首先,电视新闻以声音和图象为主,利用多种传播符号同时作用于受众的听觉和视觉,具有稍纵即逝、不易保存和线性传播等特性,使出现的错误不易发现和追究,而使得少数无责任心的记者存在侥幸心理;二是部分电视台长期形成的“重画面、轻文字”的观念误导,殊不知即便在电视新闻方面,文字与画面尤如“血肉”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不能过度强调以“画面语言”代替文字;三是时政新闻中,以对领导的会议、调研、慰问等活动的报道占了大部分,这也是导致时政新闻写作套话连篇、照抄文件等常见病的原因之一。就外部因素而言,一是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少数记者素养不够,缺乏责任感,工作态度不端正;二是部门负责人和编辑审稿不严谨不认真;另外则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热衷于“赞扬报道”反感“批评报道”“负面报道”。要避免和杜绝时政新闻写作中常见的以上毛病,我们必须从对症下药,真正发挥时政新闻的喉舌作用和舆论监督作用。

猜你喜欢
口语化时政电视新闻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莫言《红高梁》的语言艺术特色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邢非的诗
时政
时政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