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构库中信息资源版权问题的对策

2013-04-10 21:24蒋锡军刘静姿石德万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库中出版商机构

蒋锡军 刘静姿 石德万

(广西工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机构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是由机构构建,用以收集、整理、长期保存本机构的数字成果,并提供开放获取的资源管理系统,也称为机构知识库、机构仓储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课题指南》将《机构知识库应用研究》列入其中,表明2007年我国已经从国家层面重视和加强机构库的应用与研究工作。但是,从ROAR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中注册的机构库数量来看,到2012年上半年,全球的2910 个机构库中,中国只有80 个(其中香港5 个,台湾63 个,大陆12个)。[1]可见,中国(特别是中国大陆)机构库的发展非常缓慢,已经难以满足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共享与转化的需要。而要加快机构库的发展,就必须研究和破解机构库发展的制约因素。这方面国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国内的研究较少,并且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宏观层面、或者只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2-6],鲜有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国内外有关机构库的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知识产权问题,是制约机构库建设的瓶颈。而机构库建设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支撑机构库正常运行的相关软件的版权,二是机构库中信息资源的版权。由于机构库可以采用Dspace 这类免费、成熟的开源软件,从而有效避开知识产权问题。[7]因此,制约机构库建设的瓶颈,主要是机构库中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本文就高校机构库建设中信息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 高校机构库中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版权归属

资源的版权问题与资源的类型及其归属有关,不同类型及不同归属的资源,涉及的版权问题及解决的办法都不尽相同。要解决高校机构库中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就必须先厘清高校机构库所收藏的信息资源的类型,并从法律的角度明确其归属。高校是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学术机构,因而其机构库存储的信息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包括机构或机构成员的灰色文献,如教案、课件、教学录像、科研实验数据、教学笔记、各类研究报告、设计、学生的学位论文等等;又有机构成员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教材、专利、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多媒体等等。这些资源虽然来源广泛、类型多样,但从版权归属来说,这些信息资源可以归为以下三种:[2]

1.1 版权归属机构的资源

这类资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者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第11 条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这类资源版权归属法人所代表的机构所有。

另一种是部分职务作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6 条规定,职务作品的归属分三种情形进行处理:第一种情况是除法律规定的特定作品类型外,职务作品的版权人仍为作者,单位只能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作品。我国的职务作品大多属于这种情形,这类作品包括学术专著、学术论文、受各类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教材、教案等,它们构成了机构库资源的主体。第二种情形就是法律规定的特定作品类型,版权归机构所有,作者只有署名权。这种特定作品类型只有4 种,即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和计算机软件。第三种情形是根据合同的约定职务作品的版权归机构所有,作者只享有依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劳动报酬请求权,而不享有版权中的任何权利,甚至连署名的权利都没有。[5]可见,以上第一种情形的职务作品版权归属作者个人或第三方(如果作者公开发表作品并把版权转移给出版商),而第二和第三种情形的职务作品的版权归属机构所有。

1.2 版权归属个人的资源

在高校机构库中,版权归属个人的资源,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课程资料、教案、教材(自然人个人独立创作)、课件、预印本等,以及学生的学位论文、课程作业,同时还包括个人的各种专利等个人成果。

1.3 版权归属第三方的资源

著作权归属第三方的资源主要包括高校科研人员为了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将版权转移给出版商的作品,也包括得到其他机构赞助的科研成果。高校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专著、会议论文等等,属于这类资源。这类资源的版权到底该归属于出版社还是其它机构,往往要根据作者所签署的版权协议而定。这类资源最容易产生版权纠纷,而高校机构库收藏最多的也是这类资源。

2 解决高校机构库中信息资源版权问题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版权归属。因此,我们认为,各机构库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各类资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对策解决高校机构库建设中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

2.1 版权归属机构的资源

如上所述,这类资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部分职务作品,另一种是作者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这类信息资源,由于版权归属机构所有,因此,高校机构库可以直接收藏,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2.2 版权归属个人的资源

版权归属个人的资源,理论上根据我国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三章的相关规定,版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版权给机构库,允许机构库存储并传播相关的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会碰到许多具体问题。实践证明,机构库通过知识共享协议获得资源版权拥有者的授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知识共享协议,机构库可以从版权人手中获取部分版权,如复制权、网络传播权等,把归属个人的信息资源收藏于机构库中,并向公众免费提供。

知识共享协议是为了避免现代知识产权以及版权法在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而提出。2001年斯坦福大学法学院Lawrence Lessig 教授发起成立了Creative Commons(简称CC),并于2002年12月发布了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License,简称CCL)1.0版本。目前使用的是2006年推出的3.0版本。2006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CC 合作,推出了简体中文版CCL2.5版本。依据中国大陆版(CC China)知识共享协议规定,版权人针对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可提供4 种基本授权共享方式: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相同方式共享。这些基本授权共享方式可以组成不同的组合,常用的组合有6 种,由严到宽分别是: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署名-禁止演绎、署名-相同方式共享、署名。[5]各机构库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用不同组合的协议。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机构知识库,采用的是“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许可;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机构知识库(RCEES OpenIR)对学位论文、专利等类型文献采用的是“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许可。任何资源提供者都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组合声明自己的作品授权,目前“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许可协议。[2]

2.3 版权归属第三方的资源

已公开出版的作品的版权,有些归作者所有,但绝大多数归作为第三方的出版商拥有。对于版权归属作者所有的信息资源,机构库可以采取上一条策略进行存储。而版权归属第三方拥有的信息资源,则需要根据资源的类型和出版商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2.3.1 鼓励作者自我典藏

对于那些被出版商长期占有版权的信息资源,首先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作者与出版商协商,修改版权转让协议,允许作者自我典藏(Sel-archive),确保至少获得可以在机构库存档的权利。

为了帮助作者从出版商手中保留自己的版权,不少机构研究了版权许可协议的作者附录,即在和出版商签订版权转让协议的时候,同时附上作者的权利要求许可协议。比较有名的协议附录包括ALA的学术出版资源联盟制订的SPARC Author Addendum、Science Commons 制订的三种不同类型的Author Addenda 和麻省理工学院制订的MIT Amendment to Publication Agreement。[3]

2.3.2 推行国家许可证制度

如果第三方不允许自我典藏,可以在国家立法层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推行国家许可证制度。

国家许可证制度(National License),是指通过政府授权,由出版商同第三方的非赢利信息服务组织之间签订国家许可证,允许后者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前者的信息资源并负责向所有公众免费提供接入、检索、浏览、下载、打印或复印的通道。[8]由于在国家许可证制度中,实行由第三方的非赢利信息服务组织单方面承担责任的原则,从而消除了用户的法律风险;同时,国家许可证制度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作者、出版商因为开放其资源而受到的损失予以合理补偿,因而出版商也愿意通过修改担保条款承负可能出现的法律责任;另外,国家许可证制度增加了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程序,使得享有国家许可权利的主体受到了严格的限制,防止对作者、出版商权益的过度弱化。

可见,在机构库建设中实行国家许可证制度,可降低授权成本,提高授权效率,照顾公众利益,消除用户的法律风险,避免作者、出版商对版权的滥用和漫天要价,从而较好地平衡作者、出版商、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效地解决机构库建设中的版权问题。[9]

2.4 其它对策

2.4.1 制定资助机构版权政策

资助机构版权政策,就是将作者向机构库或者其他开放存取知识库提交研究资料的预印本和正式出版本作为其接受资助的一项先决条件。利用这一政策,机构库不仅可以无条件地存储那些受政府、机构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免费提供给社会公众获取、利用,而且可以确保机构库免除版权问题的困扰。因此,这是解决机构库知识产权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已经在国外一些学术研究资助机构(基金会)广泛应用。

如2005年5月2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促进NIH 资助的研究成果出版物存档公共获取政策》,该法案要求凡是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协会(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简称NIH)资助的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原稿被请求(requested)向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 Central 提交电子版,并在被期刊出版12 个月后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007年12月26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的“政府年度预算案”中对NIH 提出的有关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的修订表示赞同,它“要求”(require)而不是“请求”(request)所有受资助的研究者都必须将成果提交给PubMed Central 供免费开放存取之用。[5]2007年12月,欧洲研究理事会(EUC)科学委员会发表开放存取指导政策,也要求所有受该理事会资助的通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都必须在PubMed Central、ArXiv或任何一个机构库中进行自存储,成果正式出版6个月后向公众免费开放。

目前,国外采取资助机构版权政策的政府部门、基金会、大学和研究团体已经很多,如:英国卫生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英国心脏基金会、英国人文艺术研究理事会、英国癌症研究中心、JISC、苏格兰卫生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加拿大健康研究所、法国研究署、Flanders 研究基金会、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等等。[5]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资助机构版权政策的实施将使机构库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问题,高校机构库应该积极、主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2.4.2 有层次地开放机构库的资源

为了尽可能避免版权问题可能给机构库带来的麻烦,高校机构库可以根据对资源拥有版权的情况,对所存储的资源进行分级管理、层次开放的政策。如对于机构库拥有版权的资源、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资源、提交者同意开放的资源,等等,可以完全开放。而对于那些提供者与机构库有开放约定的资源,可以根据约定的内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限制,如时间限制、内容限制、使用方式限制。[2]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机构库向公众开放资源的目的,又最大限度保护了资源拥有者的权利。台湾地区高校的机构库,对于已发表学术论文的著作权问题,都依据台大图书馆前任馆长项洁教授于民国96年以三权分立模式加以阐述的自我典藏权利(self-archiving ringt)、全文索引权利(full-text indexing right)和全文取得权利(access right),并视不同出版社对于自我典藏的要求制定了3 种不同的典藏政策。[10]他们的这种做法实质就是分级管理、层次开放。

2.4.3 制定IR 信息政策

IR 信息政策,就是机构制定自己的信息政策,对IR 的适用对象、范围、权力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IR 收录的资源类型、范围进行指导,使IR 尽可能地规避知识产权的风险,促进IR 健康发展。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如香港城市大学学术成果及其版权受到该校制定的《大学知识产权政策》保护,香港大学学术库在2010年4月19日公布了《开放存取政策》(OA Policy),为其机构库资源收集、运行提供依据。有的高校机构库还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制定相关的信息政策,如对于IR 典藏不作限制的发行单位(AIP、APS、Hindawi、IEEE、IMS 等)进行全文存储,而对于IR 典藏有限制的发行单位(AMS、ACM、Elsevier、Emerald、IOP、SPIE、OSA、SIAM)在其限定范围内进行存储。[10]这些政策可以不同程度使机构库避开知识产权的困扰,使IR 合理、合法收藏和传播信息资源,对于IR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解决高校机构库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既需要机构库与资源提供者、出版商进行沟通、协调,制定相关具有法律效力的版权授权协议,也需要高校的领导和相关部门,如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和人事处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制定相关的强制性政策,将自存档与教职工的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个人激励制度,以及学生的毕业离校相关联,[11]更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才能保证切实的实施。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成熟和完善,相信知识产权问题将不再是高校机构库发展的瓶颈。

〔1〕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EB/OL].http://roar.eprints.org/.[2012-07-25]

〔2〕张燕.高校机构库建设的著作权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11,21(10):112-114

〔3〕胡芳,钟永恒.机构库建设的版权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7):50-53

〔4〕王亚凤.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法律问题剖析与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5):9-11

〔5〕江向东,傅建秀.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库版权协议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2):62-68

〔6〕翟建雄.开放存取知识库版权政策概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2):33-38

〔7〕乔欢,姜颖.机构知识库软件和内容资源版权问题剖析[J].图书与情报,2011(3):49-52,80

〔8〕李明,邓君.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9,127(9):1328-1331,1350

〔9〕李秋之.信息开放存取中的权益管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8,26(12):1792-1796

〔10〕陈美家,于海洋.我国两岸三地机构库构建现状比较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6):24-29

〔11〕张静,邵晶,侯敏娜等.大学机构库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机构库为例[J].现代情报,2011,31(6):138-140,147

猜你喜欢
库中出版商机构
街头的人
从今天开始
智能盘库在自动化立体库中的探索和应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ID3算法在构件库中的应用
各行各业
2006年国际消费类杂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