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新版中收录的网络语言及其原因分析

2013-04-12 17:22潘文年何培瑶包育晓
关键词:新华字典辞书义项

潘文年, 何培瑶, 包育晓

(1.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化产业研究】

《新华字典》新版中收录的网络语言及其原因分析

潘文年1, 何培瑶2, 包育晓2

(1.浙江工商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安徽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对于网络语言正式进入《新华字典》这样一本汉语权威辞书,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本文在对比新旧版本《新华字典》的基础上,对《新华字典》收录网络语言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网络语言走进《新华字典》主要表现为:增加新的读音、义项,采用网络词汇作为例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字典编辑理论的要求;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体现;语言自身的发展要求;读者语文生活的需要。

新华字典;网络语言

《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前后修订11次,发行量超过4亿5千万册,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作为国人学习和掌握汉字的实用工具书,60多年来,它的十几个版本不仅反映了我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也折射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

2011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历时近8年而共同完成的第11版《新华字典》在全球同步上市。新版共收单字1.3万多个;以字统词,收带注释的词语3 300多个;新增正体字800多个;增收繁体字1 500多个,异体字500多个。在上一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的容量,修订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1]。其中新版《新华字典》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应该要数一些新的语言现象,尤其是网络热词的收入。对于网络语言正式进入《新华字典》这样一本汉语权威辞书,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本文拟在对比新旧版本《新华字典》的基础上,对《新华字典》中网络语言的呈现及其原因进行探析,以期透视辞书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元素。

一、《新华字典》收录汉字的范围变迁

《新华字典》作为我国权威汉语辞书,其历次修订都及时反映着我国的各项语文规范标准。《新华字典》的字头设置有着明确的参照标准,根据国家语委颁布的《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一系列相关规范,在历次修订中进行字头的增删和调整。《新华字典》的收字范围主要包括姓氏人名用字、地名用字、自然科学学科术语、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用字,自然科学学科术语包括天文、气象、地理、工业、农业、中医药学、生物学、遗传学、冶金学、土壤学等门类的术语用字,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门类的术语用字。

传统《新华字典》收字不似现今可以通过电脑记录,从国家语委词库、传统书报以及网络上甄别、筛选,而主要是采用卡片记录的方式,从各种图书、报刊上随时记录下各种词汇、语句备选。从《新华字典》的收字以及所采用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时代印记。如最初的《新华字典》收录有“生产队”、“人民公社”等政治性很强的术语,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各种“主义”和“思想”的词汇,改革开放后,经济、技术等词汇开始大量增多。至第十版,字典在编辑上进一步体现了规范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且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增补的新词、新义、新例涉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增加克隆、白领等新词,删除一些动物名词中“肉可食”、“皮毛可做装饰品”等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的改变。

二、《新华字典》中网络语言的呈现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发展最为迅猛的科技领域,正在全方位地冲击着大众的社会生活。网络环境中,一些普通的汉语词汇逐渐被赋予新的内涵,并受到广泛的认可,大批网络新词语就此诞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也从网上走到网下,成为大众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新词语的强烈冲击下,作为大众语言“百科全书”的《新华字典》,在收词和义项设置上逐步发生了改变。新版《新华字典》中网络语言的呈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增加新的读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词不断走进汉语世界。越来越多的外语词汇在汉字中找到了自己类似的读音,由于透着“洋气”而深受年轻人的青睐,进而被大众所接受。作为外语词汇音译的对应汉字成为社会生活日常交往中的常用词,并且沿用着外语的发音。新版《新华字典》将这些作为音译的汉字读音纳入到汉语系统中,正式成为汉语的规范发音。比如,“拜拜”一词,来源于英文“bye-bye”,网络聊天中通常将其以汉字“拜拜”的形式输出,而人们又在学习工作中将网络上的习惯用法带到现实世界,“拜拜”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能够表示英语“bye-bye”的音译词。“拜”字的读音,《新华字典》第10版只有一个读音bài,第11版增加了新的读音bái,仅用于“拜拜”的发音,表示“再见”,也引申为“结束某种关系”。

2、新增加的义项来源于网络的普遍用法。网络社会中,人们在运用网络进行交流时,不断从某些事件中捕捉新信息,并就此赋予某一词汇特定的含义或创造新的词汇。比如,近年来的“hold住”被用来指“从容面对突发状况,控制住各种场面”;“神马都是浮云”指“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等等。新版《新华字典》在综合考察网络用语的规范性、稳定性等方面的基础上,给某些字新增加了一些在网民中间普遍流行的含义。这些新增加的含义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将外语词汇的中文含义增补为新的义项。比如“秀”将来源于英文“show”的中文含义“表演,展示”列为补增的义项;源于“share”的“晒”正式将“展示”的义项收录其中,“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酷”新增加“形容人潇洒英俊或表情冷峻”,也是引申了“cool”的一项中文含义:(因时髦、漂亮且与众不同而)令人钦佩的,绝妙的。(2)吸收源于网络的新义。如“门”字在原有7项释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这一义项;“奴”新增加了比喻义“为了支付贷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族”也将“有共同特点的某类人”作为比喻义收入。

3、采用网络词汇作为例证。新版《新华字典》新增加的义项多来源于网络上普遍流行的解释,因而用例也多采用网络词汇。如“门”在新增的义项下以一度在网上被爆炒的“学历门”、“考试门”作为例证;“奴”收录“房奴”、“车奴”两词,以反映当代民生问题难以承受的流行语作为说明;“晒”、“秀”也都新增加了网络流行的“晒工资”、“作秀”等新词。“烧”字在其新增的“因富有而忘乎所以”这一解释后,附例句“有俩钱,看把他烧的”作为例子说明。

三、《新华字典》中网络语言呈现的原因分析

任何一部现代语言词典,如果要继续为指导人们的阅读、写作、说话服务,它就要不断及时地修订,以正确地反映语言的发展变化。对于《新华字典》来说,及时修订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唯一方法。[2]第11版《新华字典》一改传统的“严肃”面貌,新增加了不少网络流行元素,这并不意味着字典编辑原则的改变,反而恰恰是很好地体现了字典的编辑要求。语言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辞书的修订,是对语言的总结和记录。所以,对于网络语言走进《新华字典》这一现象,除了要看到《新华字典》编辑理念的与时俱进外,更需要将其放到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虑。

(一)字典编辑理论的要求。

字典编辑有着自身的原则要求,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是字典编写的根本原则。辞书的作用是在读者遇到语言文字方面的困难时能够及时找到答案,给读者生活提供方便。任何一本辞书都要求其具有实用价值,“词典若不能记录、传递知识并准确解释词语用法,便失去其编写的意义;若选释离广大人民群众实际工作和生活不沾边的生僻而不实用的词语,便失去其基本读者;若释义所用的词句不贴近人们的情感,不生动,便不能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阅读的手段便软弱无力”[3]。辞书编纂只有很好地反映社会文化现实,充分满足用户查询需求,才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

近年来网络新词语数量剧增,并且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增补新义项和新用法是辞书修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陈炳迢老师在其《辞书编辑学概论》中说:“辞书为人们提供规范知识,人们寄希望于这位‘顾问’的,是先进、博识、严谨,出言稳健而不是相反。”[4]《新华字典》修订过程中要收录新词新义,以适应读者语言生活实际的需要,但是收录并不是一概而论的,所收录的当是发展成熟的语言,能够作为人们交际中的规范用语。新版《新华字典》在考察稳定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及时地正式将产生于网络世界、在大众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已进入大众的语言生活的释义纳入汉语体系,并且采用人们熟悉的网络语言作为例证,生动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所以《新华字典》收录网络词汇并不是对辞书编辑理论的挑战,反而正是出于辞书的编辑要求而为之。

(二)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体现。

语言产生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映照时代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第11版《新华字典》将部分已被大众广泛认可的网络语言收录到字典中,这与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网络走进中国大众的生活,并迅速得到发展。新的技术环境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大批网络新词随着网络的普及而产生,而网络大发展的背后,正是社会的快速进步。1、社会变革过程中产生新的词汇。中国改革开放已取得显著成效,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迅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民生问题,如近年出现的房价高涨,城镇居民住房还贷压力增大,“房奴”一词应运而生;物价飞涨,工资不涨,工薪阶层纷纷“晒工资”以反映自己的生存状况。2、与国际接轨后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地走向世界,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大量外来词伴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涌入而进入大众生活领域,与此相应的语言随之产生,如“拜拜”代替“再见”更成为人们的常用语,又如受“水门事件”的影响,用“某某门”来命名某一事件。3、网络技术普及后模糊了“网上”与“网下”的界线。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以及3G技术的使用,网络融入大众的生活,互联网已经更多地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平台,人们也在逐渐地将网络上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同等看待。许多原本在网上使用的语言渐渐被带到日常生活交流之中,成为日常用语的组成部分。

“一部好的辞书应当具有时代性。”[4]当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走进大众生活,《新华字典》理应通过修订及时补充某些新意义和新用法,使之能够与当下时代的语言生活相贴近。新版字典收录这些新词新义,就是当下网络时代特色的体现。

(三)语言自身的发展要求。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不断地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李建国老师在《论面向市场的辞书修订》中分析了语言发展变化的表现形式:“一是词语纵向更新快,旧词迅速消亡和新词大量产生。二是词义的纵向转换和横向扩大快。旧词重新起用,注入新的内容,即旧瓶装新酒,产生新义项;而新的义项又快速横向渗透扩大,构成新词新义,使用开来。三是新词的横向扩大和通用共用快。由于中外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以及行业文化的快速渗透,使原本某一领域的新词新语很快社会化。”[5]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语言日益多样化,这种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字词的组合方式上,也表现在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上,大量的新词语在网络聊天中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原有的词语被重新赋予新的意义和新的用法加以使用。

字典“面对的是正在使用的活的语言”[2],“一个词的产生和流传都有其必要条件和合理性,只要该词能反映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或者虽与旧词概念意义相当,但有不同的语用功能、不同的修辞色彩和风格,都应该予以重视”[6]。辞书的修订再版是对一个时期的语言的记录和总结,也是对新词语的一种规范。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新华字典》修订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收录业已发展成熟的网络语言,才能够很好地记录和传播,同时也能够促进语言的研究和发展。

(四)读者语文生活的需要。

网络社会,特别是进入微博时代以后,数量庞大的网民群体时刻都在创造着这个社会的新元素。他们在丰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出要求,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7]。如此数目庞大的网民中,有60岁以上的老者,也有10岁以下的孩童,学历、职业各异,而且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开始融入网络社会中。由于互联网用户的年龄和文化结构存在差异,对网络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人们需要借助辞书的帮助来更好地认知新兴的词汇。《新华字典》以收集和解释字词为其主要功能。在网络时代下,作为一本权威语言辞书,它需要能够更好地记录语言使用过程中新增加的内容,及时反映汉语言文字上的新变化,以帮助人们理解新兴汉语词汇的意义和语法使用,解决语言交际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新版《新华字典》在秉承辞书编辑原则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收录发展成熟的网络语言,一方面是对汉语言文字系统的发展完善,是对文字使用的规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及时帮助人们解决交往中的语言问题。网络语言是当下这个时代的文化表征之一,《新华字典》收录网络语言,正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编纂与出版的时代性。

[1] 田梅,王佩杰,徐宁.字典“辞旧迎新”,要时尚更要经典[EB/OL].(2011-07-08)[2013-07-20].http://news.xinhuanet.com/xhfk/2011-07/08/c_121639798_3.htm.

[2] 晁继周.关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的几点认识[M]//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辞书的修订与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李正栓.词典的编写与修订[M]//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辞书的修订与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 程荣.语文辞书修订工作的基本特点——从《新华字典》的多次修订想到的[M]//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辞书的修订与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李建国.论面向市场的辞书修订[M]//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辞书的修订与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 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13.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2-01-16)[2013-07-20].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201/t20120116_23667.html.

责任编辑电子信箱

张 超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专栏、周恩来研究专栏、网络与人文研究专栏

E-mail: zhchao053@163.com

王荣江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专栏

E-mail:wrj6363@163.com

刘海宁 都市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专栏、文学、艺术、语言文字

E-mail:hysylhn@163.com

仇海燕 现当代学人研究专栏、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专栏、地域文化研究专栏、社会、历史、国际政治

E-mail:hysyqhy@163.com

孙义清 文化产业研究专栏、新闻与传播、教育与教学

E-mail:yiqing202@163.com

G237.4

A

1007-8444(2013)06-0824-04

2013-08-18

潘文年(1969-),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编辑与出版研究。

责任编辑:孙义清

猜你喜欢
新华字典辞书义项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新华字典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新华字典》获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新华字典》背后那些事儿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あたらずといえどもとおから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