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教学中专业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3-04-13 01:0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文秘秘书意识

冯 岩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文秘教学中专业意识的培养策略

冯 岩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文秘教育一直在探索中前行,近年来多数专家学者试图从培养模式、培养策略等方面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实主观地积极面对与热情参与才是根本。专业意识的培养作为培养对象的一种积极反馈,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有其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文秘教学培养中注重专业意识的培养是这个实践学科的客观需要,学习者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文秘教学;专业意识;培养策略

一、引言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2005年10月,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企业总数已达787.8万户(《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日第二版)即使每家企业平均只有一名秘书,全国的企业秘书也应该有800万人,而党政军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存在着文秘人员更新和业务素质提高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应该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目前的文秘学生就业却不容乐观。

二、专业意识淡漠成为文秘教育中的一个致命伤

万事万物的成因成果必然有主客观的综合作用与影响,文秘学生就业前景堪忧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某些局限,高校培养的模式过于封闭落后,但是就文秘学生主观而言,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秘学生专业意识淡薄是一个非常普遍又致命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文秘专业没有热情

最好的工作动力就是兴趣和热爱。然而现在很多的文秘专业学生对自己的文秘专业认识并不清楚,有的根本不想做秘书,甚至有的学生选择文秘专业也是茫然之举。如对具有26年秘书专业教育历史的广州大学秘书学系的调查反馈意见表明,学生存在专业意识不强、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如在问题—— “请问您选择秘书专业的初衷是?”的答题结果中发现,尽管有50.89%的同学是因为“秘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而选择秘书专业,但是也有近41.96%的学生是由于“不喜欢其他方向的专业”而选择秘书专业,希望以后从事秘书工作的学生仅仅只有8.93%。又如在问到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的时候,有70.54%的学生认为是自我学习态度的问题[1]。

2.封闭的就业观念也使得文学学生根本不寄希望于本专业

很多学生不懂得聘用制的开放就业观,即便应聘去“三资”企业工作,也想最终走向“铁饭碗”单位,所以上述的考公务员的学生才会如此。受“官本位”的观念影响,一些学生就业目标就不纯粹,觉得秘书无非就是以后要升值当官的跳板,所以并不看重自己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而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向上爬上面。

3.专业的知识结构并不完整

其实文秘的专业理论并不多,也不难懂,于是一些学生在校期间认为秘书专业容易学,无师自通,甚至很多学生打着“上课无用论”的旗号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错误地认为秘书工作的好坏主要是社会关系和漂亮的长相,所以他们在校期间不像理科生那样刻苦攻关,强化专业技能,也不像中文专业那样广泛涉猎,而是满足于课堂“填鸭”和期末考试过关,学分修满,混张文凭。这导致他们知识面窄,不能真正成为综合性专业人才,也就无法广泛适应社会需要,这也最终导致了前面提到的大部分单位觉得找不到真正合格的秘书人员。

三、加强文秘学生的秘书专业意识是文秘教育的关键所在

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是搞好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前提。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教育,首先是一种专业意识的培养、熏陶和教育,其次才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2]。但是,综合我国秘书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可以看出“当下秘书专业教育的专业意识比较淡薄,专业敏感度和自觉程度都不理想。”[3]在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方面应该是循序渐进、慢慢渗透得以逐步形成的。任何一门学科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熏陶都会有耳濡目染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通过教学、实训、作业、讨论、活动、实习等多种方式传输给文秘学生,达到全程培育的效果。

1.有计划地渗透专业培养策略

如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的肖生福、杨锋就在论文《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中提到他们的想法,笔者觉得非常适用:“在大一的初步学习阶段,发放《专业手册》等对专业进行介绍,举办师兄师姐的专业经验交流会,激发他们对秘书专业的兴趣。到大二,通过开办秘书专业内刊和秘书专业网站、开办‘秘书节’、开设秘书专业讲座以及定期的师生交流会等措施,适时地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不断发展。到大三,渗透关于就业实习方面的相关信息,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也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秘书实务工作者进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还要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见习。进入大四,就进入专业意识培养指导的‘收官’阶段。”[3]

其实,笔者所在的院校就在入学之初进行秘书专业导学,由秘书专任教师介绍专业性质、内容、目标等,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在正常的教学之余,还进行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演讲等活动。一般到了大二即鼓励学生积极报考秘书资格认证的考试,并有专门时间进行考前指导,以便让文秘学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求职资格。到了大三则是侧重求职应聘指导与训练、秘书综合实训练习,将之前学到的全部秘书学知识转变为秘书职业技能实训的内容,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寒假还有实践学期,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等等。大四主要就是实习和毕业论文、就业等环节。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秘书专业的教学目的是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多为活的技能,教学对象是未来的秘书职业工作者,所以教学方法应是精讲多练,讲、练、评三结合。重点是加强方法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以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笔者讲授过的秘书学概论为例,笔者尝试将概论课与实务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内容由秘书概说、秘书工作、秘书素养、沟通与协调、人际关系、日常工作、会议组织、接待、商务活动等部分组成。改革后的教学安排将课堂的大课分为两个环节,先由老师进行理论导入,精讲秘书理论,如一些专业知识、专业术语、注意事项、应变技巧。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对于意义、作用、原则、特点之类的问题完全可以有选择性地择要而授,千万不要将诸如意义和作用等理论性强的问题作为讲授的重点,那样就会造成喧宾夺主,同时也会降低文秘课程实践的特性,也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最终的结果将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笔记上条条框框的都只是一些纸上谈兵。

3.秘书实习要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体验秘书角色

秘书专业属于应用学科,在实习教学上又不能像其他专业一样只是走走看看,应落到实处。高校教学都留有学生实习的时间,只是有长有短,有实有虚。文秘课程实践性极强,应该把文秘学生实习的时间延长,建议秘书的实习时间至少占总学时的一半。高校完全可以将文秘学生安排到学校的各个岗位上,因为学校的行政单位很多,教学单位也有用秘书的必要,所以用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环境,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当然,如果可以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联系那是最好的,可是在各种环境中锻炼。关键是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工作环境中,千万不要将实习当成一次面子工程,没有实质上的工作。所以实习将成为真正秘书的过渡,是一次进入岗位前的实际演练。学生会实习岗位上也许会看到难缠的客户、暴躁的领导、麻烦的日程安排、大型会议和活动的现场,会接触到各类人群,各种表格,各式难题,各种现代化的设备,这都是文秘人员的必修课。

总之,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专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应该贯彻始终,这样才能让文秘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专业身份,认识到这份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回报社会。

:

[1]曾丽慧.广州大学秘书专业建设构想[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郭小聪,陈瑞莲,蔡立辉.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J].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肖生福,杨锋.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G652

A

1001-7836(2013)01-0077-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1.028

2012-06-15

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XJ1410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HGJXHB2110049)

冯岩(1981-),女,辽宁盘锦人,讲师,硕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秘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文秘秘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秘书不在 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办公室文秘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策略
中职文秘专业游戏化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