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

2013-04-21 01:59余昌泽周志衡黄燕惠杨华杰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25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全科咨询

余昌泽,周志衡,黄燕惠,王 馨,杨华杰,王家骥

全科服务团队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服务功能的延伸[1-3],它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护士等组成,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 “六位一体”卫生综合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的运作初显成效,但至今仍然缺少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全科服务团队的规范化及科学化程度的评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全科服务团队的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成立评价小组 成员由4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硕士研究生1人。其主要负责:制定并修改研究方案;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选择专家;开展专家咨询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初拟评价指标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着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4-5],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1.3 选择专家 在广东省选择了从事全科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社区管理等相关领域的35名专家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大部分专家具有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1.4 开展专家咨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咨询表回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与删减,整理出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在进行第二轮咨询时,同时附上第一轮统计结果以供参考。回收第二轮咨询表后,再次统计结果,对评价进行删减,从而制定出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表统计分析方法,对参与咨询的专家进行评价,包括:专家积极性、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协调系数等。通过对指标的重要性按9、7、5、3、1赋值,计算出各指标的算术均数、满分比及变异系数。运用专家评议的百分权重法[6]与乘积法[7]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

2 结果

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咨询的专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专家基本情况

2.2 专家积极性 本次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40份,回收35份,有效问卷33份,有效回收率为82.50%;第二轮专家函询发出问卷33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90.91%。

2.3 专家权威程度 本次研究采用专家自我评价方法,请专家填写对方案做出的判断依据(Ca)及对问题的熟悉程度(Cs),由此计算专家权威程度(Cr),即Cr=(Ca+Cs)/2。见表2。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本研究中分别计算了两轮评价指标重要性的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协调系数(W)表示。见表3。

表2 专家权威程度

注:“-”表示第二轮已删去

表3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Table3 The specialists′ harmonious coefficient of importan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阶段指标数协调系数(W)χ2值P值第一轮600.231450.3190.000第二轮530.451703.0850.000

2.5 指标的筛选与指标体系的确定 第一轮咨询:初拟定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60个。运用百分数法确定了筛选评价指标的界值,即:保留满分比≥15.2%或算术均数≥5.806,且变异系数≤0.347的指标。同时结合专家的意见,经评价小组讨论,对评价指标做出以下修改:删除一级指标“团队收支情况”,将其二级指标“团队年出诊人次数”并入一级指标“团队服务数量与质量”内。二级指标中删除以下指标:“全科团队参加继续教育获得学分情况”、“最近三年参与科研工作情况”、“最近三年发表文章情况”、“团队向上转诊人次”、“团队向下转诊人次”、“居民对全科服务团队服务质量满意度”、“居民对医疗费用满意度”、“居民签约率”。同时修改6个二级指标的名称,合并“家庭病床管理数”与“家庭病床规范开展情况”为“家庭病床规范开展率”;增加6个二级指标,包括:“护士、公卫医生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培训情况”、“ 全科团队人员在社区工作年限的构成情况”、“ 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居民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 团队成员对团队和谐度的满意程度”。最终,通过第一轮专家筛选共获得53个二级指标。

第二轮专家咨询:第二轮函询中,专家没有提出新的二级指标,采用与第一轮相同的筛选方法,即:保留满分比≥13.3%或算术均数≥6.587,且变异系数≤0.232的指标。最后,经评价小组讨论,最终删除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公卫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情况”、“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情况”、“责任片区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率”、“团队年出诊人次数”。

通过二轮专家咨询,本研究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共53个,其中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49个。根据百分权重法确定了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4。

表4 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3 讨论

3.1 专家积极程度 调查表的回收是对专家意见汇总统计的基础,也能反映专家参与研究的积极程度。一般认为50%的回收率是可以用来分析和报告的起码比例,60%的回收率是好的,70%就非常好了[8]。本研究两轮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2.50%与90.91%,表明了专家对研究内容的支持。

3.2 专家的代表性 专家的选取直接决定了咨询的质量与结果[9]。本研究所选专家均为省内从事全科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社区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同时,考虑到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多样的特点,所选专家来自不同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组建时间短,目前承担该工作的以中青年为主,故本研究中中级职称的专家比例较高(占45.45%)。对于专家人数的问题,有文献报道,专家人数以15~50人为宜[10]。本次研究中,33位专家参与了第一轮咨询,30位专家参与了第二轮咨询,专家人数符合预测的要求。

3.3 专家的协调与权威程度 本研究两轮咨询的协调系数假设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评价意见的协调性高,结果可取。有研究表明,专家权威系数≥0.7为可接受信度[11]。本研究中,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2、0.843,说明所选专家权威程度高,信度较好,保证了本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3.4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能保证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次研究,一级指标“团队人力资源”权重值最高,在二级指标中,“每万居民拥有全科团队人员数”获得权重最高,由此可见,好的人力资源配置是建立优秀全科服务团队的必要前提。田园等[12]指出,全科服务团队成员的学历及职称水平决定了团队的综合素质。全科医生作为全科服务团队的核心,其学历与职称对团队发展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也发现,专家对“全科医生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情况”指标较为肯定,获得权重较高。但专家对全科医生学历的要求不如其工作年限高,提示相对于学历,全科医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更重要。

在“团队制度管理情况”中,“制定团队个人绩效考核制度”获得最高权重,体现了绩效考核对全科服务团队发展的重要。对团队个人进行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估,不仅是保证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还能保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在“团队服务数量与质量”中,“高血压管理率”、“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糖尿病管理率”、“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4个指标获得权重较高,表明专家对于目前社区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管理、控制比较重视,提示慢性病的管理是全科服务团队的工作重点。

范翠萍等[13]对三试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对收入的满意度低,收入对社区医务人员至关重要,个人实际收入明显低于预期会影响队伍的稳定性。本研究中,专家对“团队人员对待遇的满意度”赋值最高,提示创设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让成员获得应有的报酬,是全科服务团队发展的关键。

本研究根据当前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的实际情况,通过咨询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并对资料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建立了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当前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的发展水平。但随着团队的发展与完善,该指标体系也需要不断的修订与更新。

1 钟宁,吴克明,刘德安.建立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3233-3234.

2 玄泽亮.上海市社区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2):3903.

3 吴军.全科服务团队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9):2851.

4 蔡力民,孙洁滨,彭伟.河北省卫生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河北医药,2009,31(4):486.

5 冯丽仪,许军,罗仁,等.亚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37.

6 丁昌慧,祁新辉,蔡辉.卫生服务评价中权重系数的测量[J].交通医学,2001,15(5):484-486.

7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5-383.

8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 闫娟,李鹏,杨云华,等.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5):1435-1437.

10 杨华,祝墡珠,江孙芳,等.建立上海市城市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4):251-256.

11 王妍敏,张彩倩,吴茵茵,等.信函和会议两种形式Delphi专家咨询的效果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3):276-280.

12 田园,冷玉芳,玄泽亮,等.上海市徐汇区全科服务团队人力资源现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213-1215.

13 范翠萍,孙树学,龚勋,等.三试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497-3499.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全科咨询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更正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