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这般姹紫嫣红,只因东风扑面

2013-04-29 00:44李秀玲
考试周刊 2013年94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苏教版文本

李秀玲

在小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是决定其语文能力的要素。事实是否如此呢?显而易见,综合考量语文能力,的确与阅读和写作两项密不可分,其中阅读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好比姹紫嫣红的美景,而吹开满目胜景的是那富有生机的东风。东风恰似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如何才能从课内阅读抓起,强化小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呢?针对当前课内阅读的状况,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课内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课堂阅读教学中有一些怪现象,教师讲得多,学生听进去的少;教师提问自问自答,学生似乎成了陪衬,随口敷衍应付,课堂仿佛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在唱独角戏。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发言并答上来的就那几个学生,仿佛成了好学生的专场,而其他学生都成了陪衬。更有甚者,教师遵循新课标理念,从文本出发,让学生进行探究合作,结果却抓不住问题所在,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看似一片热闹繁华,内里空洞无物。整个阅读课堂中,学生一直都在读课文,写生字词,无法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更不用说和文本进行对话。

究其原因,语文教师有很大责任: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深入钻研教材,从理论上不多研讨,对文本没有自主探究解读,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元解读;在教学中图简单省事,只要将任务布置下去就行,学生写写,读读,背背就完了。这种教学模式敷衍潦草,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厌倦,更讨厌进行课文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提高?课改中提到的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话。针对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树立阅读意识,加强对学生课堂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

二、加强课堂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一方面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引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行个性化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会乐于探索语文阅读的奥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师要先从课堂导入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如猜谜语、游戏、制造悬念等,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乐于探索,这时能够让学生乐于投入精力,课堂就变成了知识的宝库,学生可以尽情探宝。

另外,教师要适当采用变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顺式导学,按照课文的顺序按部就班,缺乏新意,无法提供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思维定式僵化。

为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我独辟蹊径,拓展学生思路,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蛙螂捕蝉》中,我从课文的结尾入手,让学生根据文中的一段话,进行想象。(课文最后一段话:“听了少年这番话,昊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学生心中的疑问很多,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少年到底说了什么话?道理何在?昊王弄懂了什么?为何要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进入自主探索阅读的课堂中,根据自己的体会,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更深刻理解“蝗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

当然,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还要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其理解能力。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课时,我播放那些狂野奔放的安塞腰鼓的视频画面,震天响的鼓点,红绸子白羊肚的西北民族风格,一下子扑面而来,震撼学生心灵,再通过文字体会,让学生加深了印象,同时从文本中抽捉到了安塞腰鼓的迷人魅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二)传授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学生的课堂自主阅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还需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我常采用如下方法:

1.紧扣重点段,训练概括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如何有效对话,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呢?我认为,要让学生扣住重点自然段自主阅读。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课文《郑成功》一课时,我抓住最后一节让学生分段,明确哪些内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哪些内容是郑成功建设台湾。在此过程中,学生读懂本节内容是对郑成功的肯定和赞美,通过思维发散理解文中的思想内涵。

2.提出关键问题,训练拓展能力。

对有些课文,学生可能一下子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通过关键问题的设置,使学生由点到面,进行思维发散,并进行拓展,打开思路。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如何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作者对船长的赞美,如何深化船长精神,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所在。我提问:危急关头,哈尔威船长如何应对?从他的行动中你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根据问题自主探究,从而深刻理解哈尔威船长的性格:沉着、镇定、机智,指挥有方,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学生顺着关键问题这条纲,去思考,去理解,就能理解课文,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3.围绕课后的问题,训练自主理解能力。

一套教材凝聚了教材编写者的心血。教师与学生要能够与编者“对话”,充分发挥课后练习题的作用,围绕课文后面编者设计的相关问题理解课文,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题:你对“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理解的?仔细阅读有关课文,画个示意图,给大家说一说。

这道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画示意图的同时,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从而准确画出居庸关采用的“两端开凿法”和八达岭采用的“竖井开凿法”的示意图。另外,这一练习题还要求学生画好后“给大家说一说”,这对学生又是一个综合的口语交际训练,一题多练,训练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课内阅读教学中师生应注意的问题

在训练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可否认,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少讲,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另外,教师要少包办,多鼓励。让学生多一些空间和机会,即使是错误的理解,也要给予充分信任,在鼓励的基础上一起探究,最终使学生获得理解,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显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多方面努力。只要我们在日常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注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热情自然会有所提高,课内自主阅读的能力也会像那冬风吹开的春景般姹紫嫣红。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苏教版文本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