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内外兼攻

2013-04-29 00:44王玉兵
考试周刊 2013年91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文教育课外活动

王玉兵

摘 要: 过去那种让犯了错误的学生到办公室写保证书、检讨书,然后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手段都简单,那些空洞的说教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学生犯错,还是以拯救心灵为宜,应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心灵救治。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语文教材 课外活动 育人之功

随着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工具的发达,我们时常听闻学生犯罪的消息,他们有的才13岁,最大的也不过18岁,宿舍矛盾、抢夺钱财……面对这些祖国的未来,教师该如何负担起自己的教育功能呢?这一件件,这一桩桩,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也令人痛心不已。他们都是在花样年华误入歧路的学生。

这是对生命的漠视,既不珍爱别人的生命,又不自爱自己的生命。如何教育引导?语文教育中有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陶行知先生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德育”为本。他说:“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传统的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到办公室写保证书、检讨书,然后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方式手段都太肤浅了,那些空洞的说教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要尽可能地避免学生犯这些错误,还是以心灵拯救为宜,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课堂内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灵救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灵救治呢?我认为可以立足文本,内外兼攻。从课内利用教材、课外利用活动两方面入手。

一、课内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唤醒他们的真性情。

教材是教师感化教育学生的武器,它是教学的蓝本,是传授知识、组织训练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课堂不是阵地,阵地是杀伐之处、征战之所,师生之间不存在一方战胜一方的关系。课堂应是舞台,是师生共舞之地,是人性养育之圣殿。在这舞池里,在这圣殿里,以教材为媒介,师生全情投入,学生体会生命、人生的意义。教师要深入钻研具体课文,科学使用课文,充分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利用教材中潜藏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1.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呼唤学生的理性,教导其学会珍爱生命。

一些学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尤其是那种仿真人真刀真枪的游戏,那血淋淋的场面令我都毛骨悚然,学生却对之漠视、麻木了,这不利于培养关爱生命、体贴他人的良好思想品格。

要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爱,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利用文本时不时地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的思考的教育,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比如:我在上《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时,给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堆圾如山的鞋子、满屋子的头发,还有遍地森森的白骨,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学生对杀人的罪行感到震惊与愤怒,自然对生命产生珍爱之情。

再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我让学生讨论:如果海子没有自杀,则现在在做什么?会有什么贡献?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中,慢慢明白:活着多好,生命多好。

通过教学,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善于捕捉文章的精妙之处,抓住这一契机,找到学生心灵的突破口,敲击学生的心灵之扉,唤起学生的理性思考,使其学会珍爱生命,不去伤害别人,也别伤害自己。

2.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唤起学生的亲情,学会感恩。

李密在《陈情表》中表示“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他愿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来回报祖母的养育之恩,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感恩之心来回报晋武帝的网开一面,实实打动了师生的心灵。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表达出了浓郁的可以滴出水来的亲情,他“借一阁寄三世之情怀”,对于对自己寄予厚望的袓母、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母亲、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爱妻,他都体现了亲情的无限。

在感受文本中的亲情的同时,我组织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恩之情。许多学生在这一次活动中,好好自省了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么多年以来,自己从来都是在向父母不停地索取,而从来不曾感谢过他们。而今,在这一次的写信中,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爱护,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再如《兵车行》一诗,开篇就描绘了一个凄惨的送别场面。“牵衣顿足拦道哭”用“牵”、“顿”、“拦”、“哭”等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写出了亲人之间的不舍真情。兵车隆隆,马鸣萧萧,似乎永远不曾消逝。我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了改写,写成了一篇记叙文。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想到了血淋淋的场面,想到了枯骨遍野。而回想现在,生在这样平和的国度里,是多么让人庆幸的事,真该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免受战乱之苦。

3.利用教材中的文本,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时时培养学生的爱心,学会爱人。

在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杜十娘当着李甲的面,把金银珠宝,一个一个、一件一件地扔进海里。学生不明白杜十娘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学生认为:“李甲这人太差,重新找个相爱的就行了,为什么要怒沉百宝箱?”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最终他们认识到杜十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为了自己苦苦追寻的美丽的爱情,是对不公平命运的控诉,是对薄情郞、负心汉的怒斥。在封建社会里,没有真情生长的土壤,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极低,男女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她们只能附属男人。正如《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她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在课堂中时时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已见,最后,他们对这些苦命的女子的行为表示了赞同,对在封建社会里受压迫的女子表示了深沉的同情,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组织感情饱满的、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再现教材中蕴含的足以唤起情感的因素。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感情体验,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感情交流,于感情的交流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递与智能训练的任务,使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学会爱人。

二、利用校外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教学计划上课,但仍有许多课余时间可由学生自由分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如果不利用有意义的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他们就可能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而从事不好的活动。

校外活动是教育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多方面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而且可以有效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我安排学生进行了一次“探访闽地风情,展现宁德魅力”的研究性学习,在这次学习中,学生在搜集宁德的“魅力人物”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英雄的魅力。

如宁德市消防支队屏南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贺曦同志主动请缨奔赴汶川抗震救灾一线,先后辗转都江堰、绵阳等重灾区,挖掘出遇难群众13人,成功营救出1名幸存者,搬运救灾物资120余吨,抢救各类财产共计700余万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救援任务。

再如戚继光,在宁德漳湾横屿大败倭寇,他受命入闽剿倭,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铲除了祸害福建多年的三大倭寇,基本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我带学生来到了宁德市漳湾镇,这里依然传扬着他的英雄事迹,漳湾镇上有他的祠堂、塑像,祠堂的大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学生从这副对联中深深感受到了戚继光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之后我又带学生来到了宁德城关戚继光公园,英雄雕像,提枪跃马,英姿勃发。学生从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被戚继光的爱国、护民之心感动,最后,同学们都发出了深深的敬仰之声。

通过英雄人物对学生进行正面启发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方向和道德行为标准。我根据一般学生好胜心强、向往英雄模范人物的特点,注意多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典型的道德行为实例和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思想、好风尚、好品质,具体形象地引导教育学生。

总之,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立足文本,内外兼攻,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增长学生的才干,把学生培养成一代新人。充分发挥文本本身固有的道德因素,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等熏陶教育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撒做好人的良种,不让他们误入歧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靳希斌主编.教育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3]许世桐主编.陶行知教育理论.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出版,1991.

[4]陈毛美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人文教育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