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写意”中国画教学中意象思维的探析

2013-04-29 19:10姚征花
考试周刊 2013年91期
关键词:写意郑板桥中国画

姚征花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很大比重,但是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觉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1)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评价标准在改变,以“像不像”评价美术作品;(2)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正确引导与培养,从而导致无法把握中国画造型法则的实践和应用;(3)缺乏对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针对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我谈谈自己多年来的中国画教学实践经验。

一、在“写意”中国画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辨证的审美标准。

近代,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标准在改变,绝大多数人都以“像不像”评价美术作品。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面貌与艺术风采,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熏陶下成就的“意象”思维方式与“写意”的造型观。这种思维方式与造型观,是中国画及其技法形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源泉。正如林风眠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中所说:西方艺术是以模仿自然为中心,结果倾向于写实一方面;东方艺术是以描写想象为主,结果倾向于写意一方面。这正体现了东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念的差别。西方绘画注重的是追求视觉冲击力,追求科学性,它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是“写实”的艺术。中国绘画是画家主观精神的表现,追求一种意境,形成中国绘画“写意”这一特性。所以,我们不能以西方的绘画审美观评价东方的绘画。

例如:我们在评价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兰、竹、石时,我们就不能拿它与自然界的竹子或与西洋画中写实的竹比较,因为郑板桥作画强调的是“入世”精神,他认为:“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绘画给人以审美愉悦,应“慰天下之劳人”。在创作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他画竹不拘泥于成局之法,要会心深神,写出竹子的君子豪气,不为俗屈的凌云之志,为竹传神,为竹写生,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最后变为“手中之竹”,竹成为寄托感情的化身。其画兰,用焦墨挥毫,以草书的中竖长撇法为之,脱尽时习,“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又如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张大千的众多作品不单纯展示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更重要的是无一不闪烁着“意象”思维的智慧之光和对“写意”艺术性的创造。这些突破客观物象的明暗、体积和写实手法的作品,将人对事物的认识提到“神会意通”的艺术境界,从而使中国画形成了“意在笔先”、“不求形似”、“以形写神”的特殊画风。这种更富于“情”、“理”、“性”及艺术愿望的表现法则,彰显了中国画以“写意”为核心的独特与伟大。

所以,对于不同的绘画作品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以辩证的审美观赏析中国画。

二、在“写意”中国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造型基本功的训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以往的技术不断被各种新科技代替。如钢笔、圆珠笔的产生弱化了毛笔书法,电脑的逐渐深入又慢慢弱化了硬笔书法。技法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之一,有其不容轻视的价值。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画到宋元的山水花鸟画,众多作品无不显露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而初中学生的中国画教学,仍属于入门阶段,更应该注重“墨线”的训练,此时,《芥子园画谱》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条件欠缺,那么教师可以用传统的练习画菊花花瓣,画“品”字形叶子,这就如同学习西方素描要从画石膏圆球开始一样。况且作为中国画的特点,也就是画笔以毛笔为主,其特殊性就是不能擦和不好改,不易一下子画得准。即当你看不准、想不透时就不敢乱下笔。每下一笔都要成竹在胸,因为每一笔都会牵连全局,所以笔笔都必须从整体出发,使每一笔都能起到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勤学苦练的心态,绝不能急功近利。

我们把中国画的学习过程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步是“不似”,第二步是“似”,第三步又是“不似”。第一步的“不似”是指初学者在造型方面还不能达到准确的程度,这是难免的现象。从第一步的“不似”到第二步的“似”,必须经过一个艰苦锻炼的过程,这个“似”,指的是形似,所以第二步还不是艺术上的最终目的,还有第三步的要求,即求得形似之外,还必须做到神似。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没有经过第一步的“不似”和第二步“似”的艰苦锻炼是达不到第三步的。就如白石老人晚年的写意水墨画,非常简练而且高度概括,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使人非常喜爱。但如果要学习白石老人,只是简单模仿那肯定行不通。我们首先得研究他所走过的道路,他的艺术造诣是后天习得的,是他毕生的勤学苦练的结晶,是多年扎实而又丰富的造型技巧的积淀。正因有了他早年精工细致的忠实于对象的严格基础,才能创作出晚年的“形神兼备”的写意水墨画。因此,初中阶段美术教学不能忽视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

三、在“写意”中国画教学中抓基本功时不能忽视“意象思维”的训练。

“意象”既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是处于二者之间的独特思维方式。“意象”思维把“意”(即人的意识,意志、意念、主观)与“象”(即客观物象,宇宙万物)看做是一个互通共识的有机体,将事物“人格”化,寻求人与事物“感应式”的认识法则。“黑白成象”、“阴阳相生”,倡导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的共存性和可知性,视认识的完美为“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思维方式与认识观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认识观,也突出中国文化强调主观意识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孕育“创造性”的先决条件。中国画的“写意”式造型观正是依此而创立的。

中国画强调“意在笔先”、“本立于意”,而且将画中所蕴含的精神性因素的多少与高低视为衡量艺术品格的重要依据。从谢赫的“六法”首标、“气韵生动”到黄休复高扬“逸品”理念,都与倪瓒标举的“逸气”一脉相承,都说明了写意的精神性在绘画中的主要作用。中国画绘画品格的提升过程也就是物质性减弱,精神性提高的过程。因此,前面所说的第三步的“不似”,与第一步的“不似”有所不同。这个“不似”,是指造型上不必全似,有的地方要省略,有的地方要加工,以期达到形神兼备。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经过反复的临摹、模仿后应该脱离原稿。例如:我们要学习竹子,在经过画枝、丫、叉,“个”字“介”字形竹叶,风竹、雨竹,整幅图的临摹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加以思索:如果是郑板桥《石竹图》就应该体会到它的君子豪气,它的不为俗屈的凌云之志;如果是吴昌硕《兰竹图》就能看到它的水墨淋漓,潇洒纵逸,也可看出吴昌硕晚年气吞牛斗、飞龙走蛇的艺术生命。也就是说,学古人的画不止摹其形更应揣其意。

四、在“写意”中国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形成艺术个性。

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如郑板桥的不为俗屈与他的政治生涯离不开;吴昌硕晚年的大气与他的生活经历也离不开。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蒸蒸日上的当代,学生学习中国画不能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应该联系生活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中国画,有别于小学生对于世界观的认知,他已经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审美观,对周围生活作出评价并逐渐把这种评价反映在生活中,当然这中间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在这一过程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阳光蓬勃、积极向上的个性,使之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无限憧憬。

因此,在中国画这一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让学生掌握“写意”的造型观,依此指导技法、驾驭技法,并联系生活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才能使中国画教学的目的得以贯彻,才能使中国画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写意郑板桥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郑板桥劝学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