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道情与凉州贤孝支流溯源

2013-04-29 00:44张建华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张建华

摘 要: 本文着重论述陕北道情与凉州贤孝的出处,支流渊源及现状,意在整理其发展变化轨迹,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两类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

关键词: 陕北道情 凉州贤孝 支流渊源

一、陕北道情

(一)陕北道情的渊源流变

陕北是一片文化热土,火热的秧歌,热辣缠绵的民歌,高亢入云的信天游,细腻生动的剪纸,栩栩如生的石雕,古色古香的窑洞,朴实酣畅的美味小吃,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这一切无不传递着火热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完全超越了一般人对陕北“羊肚手巾干老汉,黄土高坡一群羊”的刻板印象。陕北道情是这些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精华之王。因为其融合了陕北的气息和生命理念。

陕北道情是一种以苦情和演唱为主,配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动作,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起伏的地方戏曲,演唱分幕,人物众多,现存道情戏内容以劝人为孝为善为主。

要说陕北道情,首先应当回溯其来龙去脉。陕北道情作为陕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按其流行地域和艺术特点划分,可分为东路道情、西路道情和清涧道情。东路道情是指民国初年从山西临县等地传入府谷、神木等县与本地语言、民歌等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道情。西路道情是指从甘肃陇东一带,通过皮影、社火等途径传入定边、靖边、横山等县与本地的语言、民歌相结合而演变发展起来的道情。清涧道情是专指流传在清涧县及其邻区的道情。其中清涧道情最盛行,最具代表性,被誉为“正宗的陕北道情”。因陕北道情是陕北独有的一个剧种,曲调分东路调和西路调,其声音高亢而奔放,柔情而细腻,既有阳刚之气,又有乐府之风。在榆林的清涧、子洲、绥德和延安的子长、延川、延长、安塞、宝塔等县区,群众不仅喜爱陕北道情,多数人还能哼唱几句,尤以子长、延川、清涧为最。

如关中道情的发展轨迹一样,陕北道情最初也是以“坐唱”的形式演出传播的,两三个人,四五件乐器,就可以演出。后来,被广为传播的陕北道情开始慢慢地“描起了眉,画上了眼”,演唱人物不断增多,乐器进一步丰富,并且开始出现有主题内容、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小戏,再后来,就出现了连演三天才能演完的连台本戏。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终点站——陕北,并且开始在这里传播革命精神,由于这股动力的推动,陕北道情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老道情艺人在传统道情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多用来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生活的新道情,因为演出的大都是新编的现代戏,所以,被群众称为“翻身道情”,意为“劳动人民翻身做主”。这种新道情与老道情迥然不同,老道情深沉悲壮,而新道情欢乐、豪放、明快,唱起来朗朗上口,听上去虎虎生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新道情有了进一步发展。各村落的民间班社不断扩大,一些班社还专门购买了新箱,培养出了新的演员,并创作演出了大批现代戏,如《支农忙》、《朝阳人家》、《挑女婿》、《两家亲》、《接婆姨》等。今天,陕北道情依然在陕北高原上如火般跳动,逢年过节,市里的剧院,县城的广场,乡村的麦场,都会扭起红红火火的秧歌,唱起热热闹闹的道情。置身其中,那感觉就像是在看尘土飞扬的安塞腰鼓,又像是在看农家大嫂蒸起一锅热腾腾的白面蒸馍。它在张扬中歌唱,在平实中低语。

(二)陕北道情题目归类

现存的陕北道情,其主题内容可以大致归类如下:

1.劝贤、立孝

这是一类以宣讲孝义为主的剧种。目前较流行的主要有《忤逆子》、《山村母亲》、《劝娘敬老》、《李翠莲大上吊》、《后老婆打后老汉》、《黑风口》、《赌逼妻泪》等。这些戏曲以凄婉动人的陕北风味入场曲子吸引观众,为戏曲定下基调,演出有单折和多部的形式,单折的故事简单,情节集中,冲突高潮出现较快;而多部剧目则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极尽渲染之能事,将不肖子孙和不贤男女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起到教化育人感染潜移的效果。

2.婚恋、生活

这一类的道情则主要反映婚姻、生活中的趣事、苦事、繁杂事新旧观念的冲突、对立和融合。目前主要传唱的有《毛红跳墙》、《马家婚事》、《审丈夫》、《赵满多谈恋爱》、《约会》、《姐夫爱上小姨子》、《挂女人》、《抢财神》、《小寡妇上坟》、《蓝衫记》、《三回头》、《小放牛》、《刘二吹唢呐》、《二虎看瓜》等。其中《挂女人》、《照镜子》等剧目合并了小品演出元素,有笑点,演员表演也比较诙谐幽默,趣味横生。

3.翻身道情

这一类道情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大批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人民翻身做主主题的戏剧。主要有《支农忙》、《朝阳人家》、《挑女婿》、《两家亲》、《接婆姨》、《二女子游花园》、《赵二锤子打工》等剧目。这些剧目唱腔欢快,高昂,表达了新时期陕北人民翻身做主后的多彩生活。

二、凉州贤孝

(一)凉州贤孝源流

凉州贤孝的出现和兴起首先是跟这座古城丰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凉州是甘肃武威市的历史称谓,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凉州曾经是五凉之都,西夏国的陪都,元代成吉思汗之子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就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盟,完成了西藏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特殊的历史地位赋予了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凉州贤孝便是这一历史文化名城长期孕育的一种民间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一定的民俗学意义。

凉州贤孝的起源还跟历史上西凉文化的繁荣有密切关系。凉州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汉唐之际,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在这块沃土上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凉乐,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经济文化的繁荣,使西凉音乐舞蹈遍及民间,在民间生根发芽。凉州自古就是音乐之都、歌舞之乡,历代诗人对古凉州歌乐文化的繁荣吟咏不绝。北魏文学家温子升在《凉州乐歌》中写道: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车马相交错,歌吹且纵横。姑臧就是今天的武威凉州。唐郑启在《开天传信记》中说:西凉州俗好音乐。唐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杜牧《河湟》:惟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植根于浓郁文化的凉州贤孝直接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其创始人为清朝年间长城乡红水村一位姓盛的落第秀才。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们师徒间口传心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又因艺人中有善算命者,人亦称“瞎仙”。且凉州贤孝在演唱上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必须用凉州方言说唱,因为特殊的内容、腔调和韵味,必须借助凉州方言才能适得其所地表现出来,若是借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则同样的内容,你再也听不出蕴涵其中的悲凉、戏谑或者豁达等情感因素,反会显得不伦不类。

除此之外,佛教僧侣的俗讲对凉州贤孝的产生也有深远影响。从魏晋到隋唐,佛教在中国流传越来越广,逐渐形成了寺院僧侣向听众进行通俗宣传的文体——变文,这种文体一般通过讲唱形式宣传佛经故事。由于凉州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佛教在凉州的流传非常盛行。东晋太元十年(385年),前秦吕光迎西域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到姑臧,讲经16年之久,坐落在武威市凉州城北大街的罗什寺塔,就是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在姑臧弘扬佛法、翻译佛经而建造的。和佛教俗讲流行的同时,古凉州民间艺人在佛教俗讲的影响下,也采用变文这种形式讲唱故事。凉州贤孝不但在形式上受变文影响,而且反映的主题思想跟敦煌变文也有一定渊源。敦煌变文的主题主要是佛教教义的宣传,充满因果报应、地狱轮回、人生无常等思想,同时夹杂居家尽孝、奉国尽忠(见降魔变文)及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见《太子成道经》)等封建道德观念。经过长期的流传,现存凉州贤孝已不再单纯是佛教教义的宣扬,而将贤与孝上升为宣扬的主题,但仍然充满因果报应、地狱轮回等佛教思想。由此可见,敦煌变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主题上都是凉州贤孝的源头。在现存文献上所能看到的关于凉州贤孝的记载始于明代,研究者对此有一致的看法。下面转引两段文献记载。明聂谦《凉州风俗录》:凉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末衰,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每由瞽者自弹自唱,间有自语,调颇多,喜怒哀乐之情,择其最者而表之。然所示乐器已非琵琶,大多为弦子,亦有胡琴、唢呐之类……其音苍凉粗猛,殆为塞上古音,听之令人凄然,或曰“瞎弦”,本胡乐也。余亦谓然。张澍《凉州府志备考》载明英宗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七月,凉州一盲艺人钱氏卖伎所唱《候女反唐》、《因果报应》、《鹦哥宝卷》等,原以觅食计,其声腔浩酣,弹拨谙熟,日围观者以数百人计。(按,此伎久盛于凉州,多为男女瞽者所事之。敦煌变文也有《鹦哥宝卷》,这说明明代凉州盲艺人演唱的一部分曲目仍然是敦煌变文一类的传统曲目。)

从现在流传的曲目看,凉州贤孝的取材主要来源于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及明清历史小说等,然而凉州贤孝中反映的“贤”与“孝”的主题及因果报应、地狱轮回等佛教思想跟敦煌变文却有极深的渊源。因此,凉州贤孝这一民间说唱艺术起源颇早,至迟魏晋时期古凉州民间说唱艺术就已存在,佛教的流传和佛教僧侣俗讲的流行,给古凉州民间说唱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隋唐时这一艺术达到极盛。宋元以后,民间艺人在题材和主题上对古凉州民间说唱艺术加以改编,除了说唱敦煌变文一类传统的曲目,还不断吸收当代流行的题材并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以表现“贤”与“孝”为主题的新曲目。

由上可见,最初凉州贤孝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形式,自觉不自觉地将凉州地方文化精髓蕴涵其中,并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满足老百姓日常娱乐需要的,也是盲艺人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

(二)凉州贤孝题目归类

根据其涉猎的内容及演出时间长短,我们可以将凉州贤孝分为“段子”和“大戏”两类。

“段子”一般是一事一唱,如《劝妹子》、《小姑贤》、《目连生孝母》等。这些小戏一般曲调固定,四句一段,在简单的故事情节里加入大量的劝诫、议论、说理等内容,简洁明了。

“大戏”则一般在农闲季节演出,多为野史演义及民间轶闻。演唱时间可多达10几个小时甚至上百小时。有的篇幅巨大,要分章分回,数天甚至数月才可演唱完。这就和宋代的话本和章回小说有了一定程度的勾连。这些鸿篇巨制分为“国书”和“家书”两大类。

“国书”主要演绎各个朝代的忠勇义士,以帝王将相、名门传奇、国家兴亡为主要内容。如《伍子胥过江》、《杨家将》、《五女兴唐传》、《薛仁贵东征》、《关云长单刀赴会》、《张良卖布》等,也有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大戏”,比如《鞭杆记》、《打东北》、《打西北》、《解放武威》、《雷锋》、《王婆养鸡》、《盲艺人重见光明》等。

“家书”则主要表现家长里短、妯娌友爱、父慈子孝、婆媳和睦、妻贤夫祸少、尊老敬贤等内容,如《白鹦哥盗桃》、《王祥卧冰》、《丁郎刻母》、《汗巾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三、保护现状

作为地方剧种,无论是陕北道情还是凉州贤孝,都是植根于那一片火热大地的神奇产物,是历史和文化及人性的真实原始的袒露,而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日益加快的现代化生活中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这是一种丢掉根本竭泽而渔的行为。为了不让许多年后的子孙为我们今天的遗忘和轻视付出代价,这些作为民间历史影子的戏曲理所当然应受到保护。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陕北道情已经在申遗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而凉州贤孝早在2006年5月20日就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之一,这是令人欣慰的。

此外,科技手段和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史料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早期的录影带,后期的光盘刻录,现代的网络资料,都是很好的保存史料的工具和手段,且也在事实上起到了传播和保留这些资料的作用,这更是可喜可贺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种网络视频,这些生龙活虎的一手资料不但全面而且现场感更强,更具感染力,客观上为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做足了工夫,是值得推广、变革和进一步发展的现代化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1]孙福轩.道情考释[J].中国道教,2005(02).

[2]吕静.陕北道情与道教.[J].中国道教,2005(06).

[3]温燕.陕北道情的音乐考察与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4]魏育鲲.凉州贤孝初探.[J]音乐天地,2005(04).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JK023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