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讨论问题设计与控制

2013-04-29 01:06王佩喜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问题设计

王佩喜

摘 要: 语文有效教学就是要结合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新形势下语文课堂的教学要求,从明确课堂讨论问题设计目的、把握讨论问题的难度和加强课堂讨论的组织监控等方面不断探讨开展语文课堂的有效问题设计策略的研究。最终目标在于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中加强对讨论问题的设计与控制,进而使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 语文有效课堂 课堂讨论 问题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要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思考和讨论,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可以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的层面飞跃,也可以协调教与学、学与学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波澜迭起、抑扬有致,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堂讨论是语文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讨论教学法更显得十分重要。

课堂讨论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在课堂讨论中,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与收获。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回顾多年的语文教改过程,颇有成就的语文教学专家无不是把课堂讨论运用于教学之中。例如,魏书生老师的“六步课堂教学法”,李镇西老师的“研究讨论教学法”等。然而,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往往将课堂讨论形式化,结果不仅不能充分发挥课堂讨论应有的效能,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

课堂讨论很重要,但要开展好课堂讨论很困难。谈论什么,怎样讨论,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应该处理好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明确讨论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教师应对讨论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即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得出什么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和“怎样想的”,即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辨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课堂讨论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所发展。

2.选准讨论问题,突破重点难点

课堂讨论的核心是设定的讨论问题要精当。教师在设计讨论活动时要认真选题,提出的问题要适合讨论活动的开展。具体来说,所选的问题不仅要有启发性和包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思考、分析和归纳的深度。课堂讨论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二是学生中有分歧的问题。三是在讨论中学生思维碰撞出智慧火花的问题。一般而言,知识性内容的教学,采用直接讲授法要比组织讨论的效果要好。教学重难点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因为这类问题具有开放性、思维性、政论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造才能,有利于快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课堂讨论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层次的问题,使讨论活动成为学生交流的动力,把知识的获取、规律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寓于课堂讨论之中,真正把问题讨论作为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主动实践、合作交流的载体,从而全面提高课堂讨论质量。

3.加强过程监控,彰显个性探究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应用有效课堂教学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小组讨论。我听了不少课,但都存在误区,有的对学生不管,有的则完全包办。

有的教师在问题提出后,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自问自答,课堂讨论完全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有的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时就匆匆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有的教师在学生尚未充分展开时就草草收兵,越俎代庖地将“答案”和盘托出;有的教师在讨论中不断地暗示或提醒学生,竭力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预设的答案方向引,致使学生缺少创见;有的教师穿梭在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在摆样子。

其实,课堂讨论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和作者思维碰撞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和教师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师应在研读文本时发现可疑之处,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重新审视,体现认识上的冲突,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促进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训练思维的流畅性、丰富性和灵活性。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是教学的宗旨,并不是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师不可以完全放任不管。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非取消教师的引导。理想的境界是学生和教师在自然的交流中相互促进,同时,教师又不露痕迹地引领学生。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契机——敏锐地发现学生发言和文章重难点的结合点和邻近点。讨论中,教师应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引导,彰显教师在课堂上“平判中的首席地位”。

4.重视讨论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专心倾听,尽可能少讲话,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从讨论中获益较多。若教师对讨论作出评价,则应做到公正,不带偏见和个人感情色彩。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对观点正确、见解独到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表扬,但要把握尺度。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学生,这对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强调对学生尊重与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一味表扬。教师应对讨论的结果给予适度的点评,而不能不加任何点评或一味地拔高。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应本着“去伪存真,求同存异”的原则处理:否定极端错误的,肯定合乎事理的,保留意见分歧的,褒奖创新的。教师适度点评的目的是让课堂讨论锦上添花,取得最优效果,最终目的在于让语文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实现语文课的有效和高效。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问题设计
支持学习视角下,活力数学课堂的方法探析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精设计,巧提问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的实践与探索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