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013-04-29 04:44周旭
考试周刊 2013年8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意识能力

周旭

摘 要: 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高校体育教育的革新,使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已经成为通过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契合点。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方法,以培养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自主锻炼 意识 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已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和重视,为此高校体育正从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深刻的变革。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已经成为通过体育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现代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中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如何使大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后很快适应社会,胜任本职工作,同时还能持续、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并在家庭和社会体育锻炼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事实上,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只知道被动学习,部分学校学生在三、四年级体育课停止后,体质就会呈下降趋势。这些现象反映出的事实是,目前大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较差,还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锻炼活动,体育意识与自主锻炼的习惯尚未养成,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现阶段和未来的学习、工作,乃至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途径。

一、依据体育学科的独特性,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

对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来说,这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的独特性。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即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内外中经常锻炼,紧密结合健身理论和运动实践、课内知识教学与活动课自我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导学”、“导悟”、“导练”、“导规”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和组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出科学、自主的锻炼方法。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自练、自评和互相帮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爱上学习。

二、重视教学目标的管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求“人人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重视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激励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热情。在明确教学总目标的前提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实现总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管理的量化和个性化。首先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子目标和锻炼平台,在完成子目标的学习任务后,再进一步发展,直至实现课堂教学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学生的练习组织形式分为同质型分组、帮教型分组、友伴型分组等,以实现目标分层,学生分层;分层施教,分层纠正,分层评价;达到分层提高的目的。这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成功的心理体验,做到不仅因材施教,而且因人施教,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人人发展,整体提高”的教学总目标。

三、提升教学双方的开拓创新能力,获得教与学的双赢。

不断发明、不断创新是体育运动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动力。高校体育教育应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体育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这种教育的活力特别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开拓创新能力的提升上。当然,首先教师真正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才会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体育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创新,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应是决策者、创新者,而不应该是被动的教学任务的实施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面对传统的还是新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应该主动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突破体育课堂教学的常规封闭状态,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和谐、多元的学习环境之中。这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外在变化,其实质是发展学生的身心,让他们在教师适度的组织和指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选择,自主练习,成为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订者、实践者,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实现体育教育教与学的双赢。

四、架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大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学校体育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调动他们自觉健身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建立学生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运动协会,使学生有兴趣选择,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它们既可为学生提供和谐、愉快的体育锻炼场所,又可以为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提高和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实现体育教学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为学生创建一个复习巩固课内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平台。当然,课外体育活动应做到学生自主锻炼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特别是在学生参加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协会活动的初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订锻炼计划,对锻炼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及时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并及时反馈学生的锻炼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运动协会的作用。

同时,还应适当适时地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组织学生现场或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重要的体育竞赛;举办体育知识竞赛;加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的原理、方法。学校还应在体育场地和运动器材上增加投入,不断完善,真正创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大环境。

高校体育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掌握锻炼的手段和方法,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在走向社会后成为终身体育的受益者,体育锻炼的宣传员、指导员和组织者。

参考文献:

[1]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意识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