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科技视角下的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2013-04-29 10:04吴登李长泰
考试周刊 2013年74期
关键词:农村文化农业科技

吴登 李长泰

摘 要: 农业科技的应用使农村传统文化生态受到了正面或负面的一些影响,农村传统文化生态慢慢消失,古老的村落风貌也失去了应有的特色。本文从农业科技视阈的角度对农村文化生态如何建设进行研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生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有近九亿农民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但是,当代中国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走上了西方人的老路,即先发展、后出现问题、最后进行治理的逻辑,农业科技使用导致了自然生态的缺失,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直存在。科技本身强调对现实的改造,因为科技首先是一种工具,工具是为人类实践服务的,而我国又是一个乡村文化非常丰富并内涵深厚的国家,乡村一直保存着古老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必然会对农村原有的文化生态造成影响,并且有非常大的冲击,它缩减了农村文化生存的环境和空间,因为农村原有的文化生态系统属于传统文化,科技是对传统的挑战。因而,农村文化生态走向衰退或者消失。

一、农业科技引起农村文化生态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文化建筑拆毁

中国是一个乡村文化古迹丰富的国家,各式各样的古建筑群存在于全国各地,有的一直保存下来,时代久远。这些古迹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是因为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性,古老的乡村文化更是遵循了这一传承性。但是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这些乡村古建筑正面临消失或者被毁坏的危险。

(二)农村文化艺术渐失

在农业科技的冲击下,乡村民间的文化艺术正在走向消失和没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思想挤占乡村文化艺术生存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在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双轮驱使下,经济思维成了现代社会人民的首要思维,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农村社会各行各业发生转型,乡村文化艺术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乡村文化艺术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面临重大危机。

2.后继无人使乡村文化艺术不能传承

一是农村青少年接受现代教育走向世界,不可能选择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的乡村文化艺术行业而继承乡村文化艺术传统,此种行业在目前很多青年人看来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二是一些失学或者毕业的青少年外出务工,对传统的东西有一种骨子里的反叛心理,更愿意在外面务工接受现代化的洗刷。

(三)农村文化心理更替

1.文化心理现代性的转化

乡村农民对传统的文化艺术的衰落和消失没有任何感觉和意识,并且这种文化心理状况基本占据了乡村主流意识,对文化存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文化保护意识;在农民心里,现代化才是真正追求。

2.文化心理复杂性的纠结

在改革开放的驱动下,乡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科技化和城市化改变了乡村农民的心理,尽管他们正在向现代化转型,但是农民的文化心理还是比较复杂的,处于传统与现代的纠结之中,一方面向现代化靠拢,另一方面希望保留部分传统。

二、农业科技视角下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途径

基于农业科技环境下的乡村文化生态面临的危机,必须以科学性思维重新建立农村文化生态。

(一)回归乡村文化建筑风格

新的建筑可以大范围地保留本乡村原有的建筑风格样式,不能在形式上全部采用千篇一律的、全国统一的建筑样式,认识到传统建筑风格和文化古迹是一种财富,未来必然会体现出文化和经济价值;文化传统和现代化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权利人为地让传统走向毁灭而保留现代化的东西,对乡村文化建筑和文化古迹必须回归到平等和尊重的伦理地位;社会管理层次对保留乡村古建筑和文化古迹进行多方面的支持和奖励。

(二)传承发展乡村文化艺术

第一,必须认识到乡村文化艺术具有丰富的存在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甚至军事价值。

第二,乡村文化艺术的存在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存在都是平等的、独立的和有个性的,任何人没有权利使乡村文化艺术走向消失,科技化不能只顾推广农业科技而使乡村文化消失,不存在优劣之分,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和相互尊重的,绝不可顾此失彼,必须重新回归正常的文化伦理关系。

第三,乡村文化艺术应该适当变换内容和形式,将新的内容与传统形式相结合,达到保存乡村文化艺术的目的。

(三)建构农民和合文化心理

一方面,要使留守村民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现代化能带来利益,传统文化的存在意味着机会和收入,保留传统文化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的高层次性。因此,传统和现代是一种多元共存的结构。

另一方面,给农民构建和合的文化心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都具有生存权,没有优劣势之分,其伦理关系是平等的,不要千篇一律地以现代风格为发展方向,传统风格更具有特色,给农民构建和合文化心理,使其不过于追求现代化而抛弃一切传统。

三、结语

农村文化生态保护的构建主要通过保护乡村文化建筑古迹和回归乡村文化建筑风格,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艺术,建构农民和合文化心理等方面实现,一是认识到农村原有文化形式的存在是其本身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剥夺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权;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和高下之分;三是传统的东西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潜力,意味着机会和生产力,必须重新回归和建构新文化生态,以利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春林,黄正泉.长株潭农村文化生态发展略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3-26.

[2]鲍雪松.和谐视域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J].理论界,2008(8):141-142.

[3]严俊杰,黄正泉.“两型社会”的文化生态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63-66.

[4]刘强,黄正泉,熊春林.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战略刍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8-41.

猜你喜欢
农村文化农业科技
浅谈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发展
农村科技带头人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对策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及创新
浅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之路径
微信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当前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新常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