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暖背景下扬州市人体健康特征分析

2013-04-29 18:44蒋玉兰姜润涵
考试周刊 2013年77期
关键词:疾病控制人体健康气候变化

蒋玉兰 姜润涵

摘 要: 本文初步统计了扬州市2013年1—3月份PM2.5指数,冬季偏高,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分析了扬州地区2011—2012年人体不适度指数与呼吸科、消化科、神经内科及肿瘤科就诊人数的关系,反映了扬州人体健康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疾病控制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类活动和人体健康。如今,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曾预测,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C。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干扰地区的天气形式和生态平衡,影响地区的自然、生物系统,造成对人体健康多方面的严重影响。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有关研究表明[1],近百年来,我国气温已经上升了0.4~0.5°C,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明显。20世纪末我国已经连续经历了14个暖冬。进入21世纪,我国又连续4年出现暖冬。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降水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从各方面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正面影响包括低温可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紫外线对一些皮肤病有帮助等,负面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安全的饮用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居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公众健康所必需的条件,以及高温热浪、空气污染、低温寒潮、地震等极端气候事件直接导致的人体生理、心理疾病甚至死亡。周启星提出[2]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起初,人们主要关注气候变化与极端气象事件(如热浪、寒潮等)。自1995年以来,此方面研究转到与传染病有关特别是与流行性疾病年际变化相关的自然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上,以及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日天气变化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面,并在气候变化对流行性疾病的传染影响模拟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通过近几年扬州市已有的PM2.5指数及扬州市某医院典型科室就诊人数分析扬州地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体健康特征,探讨扬州地区人体健康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PM2.5指数与人体健康关系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了严重的雾霾事件。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雾霾天气期间,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短期内会大幅增加。PM2.5指数是对空气质量有较好指示作用的一个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虽然自然过程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包含来自燃烧过程的直接排放,如化石燃料、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等。其他来源还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有: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洋、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

细颗粒物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细颗粒物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表1为PM2.5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下:

(单位:微克/立方米)

由于扬州市PM2.5监测起步较晚,这里仅给出扬州市2013年1-3月份的日PM2.5检测数据,其变化特征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扬州市这3个月中空气质量处于优良的一共有30天,仅占33%,轻度污染的一共有29天(32.2%),中度污染11天(12.2%),重度污染10天(11.1%),并且1、2月份PM2.5指数明显高于3月份,这可能跟冬季气温低,人们出行多以汽车代替,因而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同时空调使用率较高等因素有关。

图1 扬州市PM2.5指数变化特征

2.扬州市不适度指数与就诊人数关系

不适度指数是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以评估天气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原为美国气象局介绍用于测定人类在夏季某种天气条件下感到不舒适的一种简易方法,又称“不适指数”。温湿指数(THI)可由干球温度(Td,°C)、湿球温度(Tω,°C)、露点(Tdp,°C)和相对湿度(RH,%)中的任意两个值,选用下列各式之一计算:

根据不适度指数大小可分为以下等级,

86—88,4级 感觉很热,极不适应,注意防暑和降温,以防中暑;

80—85,3级 感觉炎热,很不舒适,注意防暑和降温;

76—79,2级 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

71—75,1级 感觉偏暖,较为舒适;

59—70,0级 感觉最舒适,最可接受;

51—58,-1级 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

39—50,-2级 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注意保暖;

26—38,-3级 感觉很冷,很不舒适,注意保暖和防寒;

<25,-4级 感觉寒冷,极不适应,注意保暖和防寒,防止冻伤。

本文选取扬州气象局提供的扬州市2011—2012年24个月的月平均干球指数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查表得对应的湿球指数,根据式(3)可计算得出相应不适度指数。同时选取了同期扬州市某医院与气候变化比较密切相关的呼吸科、消化科、神经内科和肿瘤科月就诊人数。图2给出了扬州市考察时间内不适度指数的统计结果,其变化趋势表明两年中,人体感到舒适的月份均为4月份和10月份,即一年中的春季和秋季。7、8月份不适度指数均超过75,这可能与这两个月份气温太高有关。同样道理,12、1、2这三个月不适度指数在45以下,可能受到气温低的影响,这表明不适度指数的季节特征明显,年际变化规律显著。相应时间内的医院就诊人数统计结果(表2)显示消化科人数占就诊人数的比例最大,达到50%,肿瘤科最少,在10%以下,呼吸科和神经内科基本持平。呼吸科中每年2、3月份就诊人数达到高峰,此时不适度指数较低,这与王祖承和陈洪正[3]的研究结果:呼吸道疾病春夏多发相一致。消化科就诊人数在夏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其相对应的不适度指数也很高,与文献[4]所描述的各型胃炎的复发率四季中以盛夏炎热气候的发病率最高结果一致。神经内科冬季发病率较低,其他3个季节基本相当。此时段气温低,不适度指数也低。通常所说的高山地区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帮助,就是利用了气温低的关系。肿瘤科就诊人数全年相对于其他科室都较低,冬季时段处于全年最低,可能由于冬季气温和不适度指数低,而气压达到了全年最高,有研究结果表示各种癌症死亡人数均与气压呈反相关。

3.结语

通过探讨扬州地区PM2.5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与就诊人数的关系,可以初步对特定的气候环境作用于人体的现象做出客观评定。扬州地区的PM2.5指数冬季偏高,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这可能与人们的活动相关。而人体舒适度指数则呈现较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1]秦大河.进入21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与对策[J].科技导报,2004,(7):4-7.

[2]周启星.气候变化对环境与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38-44.

[3]王祖承,陈正洪.冷空气对武汉市人群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12:15-16.

[4]张月玲.季节变化对复发性胃炎及HP感染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45-46.1262-1265.

通讯作者:姜润涵,E-Mail:qzh624@163.com

猜你喜欢
疾病控制人体健康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影响分析
浅谈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关于西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综合技术
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